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井冈红米方便米饭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井冈红米方便米饭的加工工艺,通过优化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温度为30℃,时间为60min;蒸煮时的加水量为1∶0.6,蒸煮时间为30min;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在浸渍离散时加酶量为0.3g/100g大米,浸泡料液比1∶5,浸泡时间20min,制成的井冈红米饭成品滋味好,营养丰富,香气诱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度40℃,湿度80%,时间60 min;干燥前期,温度45℃,湿度85%,时间100min;主干燥阶段,温度30℃,湿度70%,时间90 min;干燥后期阶段干燥条件是温度25℃,环境湿度,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所得紫薯面条弯曲断条率8.87%,自然断条率0.19%,熟断条率0.67%,蒸煮损失12.55%。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紫薯的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开展紫薯全粉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预处理和干燥工艺对紫薯全粉品质的影响,以及花青素含量、碘蓝值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利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即未去皮蒸煮时间23 min,果胶酶添加量0.04%,干燥时间9 h,干燥温度57℃。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0.03,0.04,0.05,0.06MPa4种真空度,在50,60,70℃温度下分别对云南野生水蕨菜进行脱水干燥处理,测定了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不同干燥时间下的蕨菜品质,并进行复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度0.05MPa和温度60℃是水蕨菜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其复水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5.
从制作米比萨饼皮的原料选择入手,研究探讨米比萨饼皮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蒸饭时间、浸泡时间、水与泡米质量比和浸泡温度,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饭时间40 min,浸泡时间60 min,水与泡米质量比1.4,浸泡温度常温;最后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饼皮的最佳烘烤工艺条件为205℃下烘烤110 s。  相似文献   

6.
从制作米比萨饼皮的原料选择入手,研究探讨米比萨饼皮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蒸饭时间、浸泡时间、水与泡米质量比和浸泡温度,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饭时间40 min,浸泡时间60 min,水与泡米质量比1.4,浸泡温度常温;最后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饼皮的最佳烘烤工艺条件为205℃下烘烤110 s.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草本风味即食手剥核桃,以新疆纸皮核桃为原料,着重对杀青条件、浸泡和烘烤条件进行研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择浸泡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3个影响因素的水平,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确定草本风味手剥核桃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核桃的最佳杀青条件为80 ℃杀青8 h。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各因素对核桃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烘烤温度>烘烤时间>浸泡时间。确定草本手剥核桃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80 ℃,烘烤时间7 h,浸泡时间2.5 min。按照优化的工艺条件加工的草本风味核桃感官品质最佳,核桃色泽美观,核桃仁金黄,草本风味佳,无苦涩味,口感酥脆。研究结果为核桃制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的小公鱼为原料,探讨小公鱼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对盐渍条件、调味配方、油炸条件、杀菌条件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湿盐渍腌制法效果为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盐质量分数5%,浸泡时间20 min;调味时间20 min;油炸温度195℃,油炸时间55 s;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10 min。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0%,食盐6%,辣椒2%,料酒10%,胡椒1%,八角1%,花椒0.5%,在此条件下制得小公鱼方便食品色泽、风味、咀嚼口感好。  相似文献   

9.
使用过热蒸汽方法对鲱鱼鱼体进行脱水,然后加工成鲱鱼罐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鲱鱼罐头感官评价分数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脱水温度脱水时间高压温度高压时间;在脱水温度200℃,脱水时间6 min,高压温度117℃,高压时间57 min时,鲱鱼罐头感官评价分数最高,加工工艺条件最优。过热蒸汽干燥法可有效缩减罐头脱水时间、提高脱水效率,并保持罐头的良好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稻谷主要的产区之一,米饭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主食。方便米饭的出现,既符合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又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方便米饭相关工艺的研究,为方便米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阐述我国方便米饭在蒸煮方式、干燥方式、回生抑制等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鲤鱼为原料,探讨了NaCl及其复合溶液浸泡脱腥对鱼腥味的影响,调味配方及干燥方法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1%的NaHCO3+6%NaCl+10%C2H5OH溶液浸泡30 min,选择质量分数65%五香料+22%白砂糖+1%味精+7%料酒+3%辣椒粉+2%精盐和以6%白砂糖+2%味精+7%料酒+3%辣椒粉+2%精盐+80%水分别作为五香味、鲜辣味鲤鱼干的调味配方,微波低火处理19 min后,在100℃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30 min,为较佳的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浸泡条件、煮制时间、干燥条件及不同配方对即食红豆豆沙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浸泡15 h,煮制1 h后,红豆的出沙良好;在0~0.1 MPa,70℃条件下真空干燥17 h后,豆沙可完全干燥,容易脱模。正交试验对不同配方优化的结果表明,即食红豆豆沙全粉的最佳配方为红豆豆沙粉用量40 g,绵白糖用量15 g,糯米汁用量15 g。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解除菜豆种子硬实的条件,本试验以盛冠硬实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的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不同时间对解除种子硬实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结果表明,盛冠菜豆种子含水量为14.28%时,种子硬实率为38%;未处理的硬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6.5%,17%和23.17;经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均能一定程度解除种子硬实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各自处理的最佳条件分别是:60℃恒温浸种30 min,80℃恒温浸种 2 min以及-20℃贮藏7天。最后,比较3个处理间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同时,考虑到菜豆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硬实破除的最佳效果,对硬实率较高的盛冠菜豆种子用60℃恒温浸种30 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20℃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小麦、玉米、稻谷水分数据,与GB 5497-85中105℃恒重法及定温定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探讨粮食水分快速、实用、简便、经济的测定方法。试验表明:120℃烘干温度条件下,烘干30min、40min、1h的测定数据在90%置信区间内与GB 5497-85中的105℃恒重法比较,其准确度、精确度无显著差异,其中烘干30min是最经济、最易控制的测定方法。试验省去了空置称量盒恒重过程,用烘干后倒掉样品的称重盒重量代替,缩短了测定时间。试验为粮食水分便捷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稻谷为原料,对蒸谷米的复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高压浸泡工序、蒸煮工序、干燥工序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以蒸煮时柠檬酸添加量、蒸煮次数、微波干燥时间为变量,成品复水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蒸煮次数对复水性影响最大,柠檬酸添加量次之,干燥时间影响最小。利用模型确定了较佳参数为柠檬酸添加量1.1%,微波干燥时间6.4 min,蒸煮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吉林延龄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生理活性及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水提取吉林延龄草种子并测定其提取物对白菜、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温水(25,35,45℃)浸种并测定各批次浸提液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浸提液(乙酸乙酯提取液除外)对白菜幼根及胚轴,水稻幼根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吉林延龄草种子水提取液(C)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甲醇提取液(B)的生物活性,吉林延龄草种子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白菜和水稻幼苗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吉林延龄草种子经乙酸乙酯、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经蒸馏水提取获得的水提液Ⅱ(E)对白菜和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减弱;温水浸泡可将其内源抑制物质浸提出来,且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浸提液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2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5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65.89%和25.69%,3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3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2.14%和59.93%,45℃蒸馏水浸泡种子第2天浸提液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对白菜幼根及胚轴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90.62%和83.86%.综合分析表明,吉林延龄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用45℃温水浸泡可有效除去种子内源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7.
破除菜豆种子硬实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运用热水浸种和机械破损种皮等物理方法,初步探索了菜豆种子硬实形成的原因和打破硬实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硬实现象与种子体积、种子百粒重(重量)成低度负相关。应用划破种皮方法可以使菜豆8天后发芽率由33%上升到97%;80℃热水浸种2 min和5 min方法处理种子,8天后发芽率由33%分别提高到98%和91%。上述3种方法均可以打破菜豆硬实现象,使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或超过标准,说明菜豆硬实种子的形成机理主要与种皮致密透水性差有关。在生产实践中从操作简便和成本的角度考虑,使用80℃热水浸种2 min处理种子打破硬实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干燥时间、缓苏温度及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干燥后72h爆腰率越高。缓苏可有效地抑制稻谷爆腰率,干燥50min后,40℃、60℃、80℃三种缓苏温度都可有效抑制爆腰率,使爆腰率降低88.6%。干燥90min后,稻谷水分含量为14.5%,40℃缓苏后爆腰率仍迭到了76%,80℃缓苏后爆腰率仅为8%,可见高温缓苏抑制效果更佳。缓苏温度越高,缓苏效果越好,提高缓苏温度可缩短缓苏时间。稻谷干燥时间延长,应相应地提高缓苏温度,增加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19.
信阳毛尖茶生产线配套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信阳毛尖的生产能力与茶叶的品质,以决定信阳毛尖茶品质的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4个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为对象,对信阳毛尖茶流水线作业的配套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杀青时,滚筒进叶口35 cm处空气温度115~120℃,杀青时间2 min;高、中、低档鲜叶原料揉捻时间6~8 min、15~18 min、25 min;理条时间5 min,投叶量0.75~1.0 kg,温度90℃;初烘温度115~120℃,时间6~8 min、复烘温度70~80℃,时间25~30 min,上述条件下生产的信阳毛尖茶感官评审得分最高,外形和内质俱佳。本研究集成了一套信阳毛尖茶生产线加工技术,为信阳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灌溉方式对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灌溉方式对减缓水稻高温危害的影响,以中籼水稻品种黄华占和双桂1号为材料,在抽穗灌浆期进行高温(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35.1℃/20.8℃)和正常温度(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29.0℃/20.8℃)处理并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15 kPa时复水)、重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30 kPa时复水)和水层灌溉(对照) 3种灌溉方式,观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尤其是在高温胁迫下,与水层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增加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增加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大崩解值,减小消减值,重干湿交替灌溉的结果则相反。两品种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抽穗结实期遭受高温胁迫,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稻米品质。冠层相对湿度降低、叶片活性氧(O2?)生成速率减小、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及籽粒亚精胺和精胺浓度的提高是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重要生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