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属膜翅目(Hymenoptera)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总科(Tenthredinodea)松叶蜂科(Diprionidae)松叶蜂属(Diprion),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松树的重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太岳山,关帝山的油松林遭受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为害,笔者经化学药剂筛选试验,及人工剪虫枝和挖茧防治试验,探索出一套防治该虫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宁夏、陕西、甘肃的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河北的落叶松锉叶蜂P.laricis和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山西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陕西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云南的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 xiangyunicus和南华松叶蜂D.nanhuaensis的幼虫及茧期病原真菌调查统计,并从以上虫茧中分离出真菌13株,初步鉴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8株、布氏白僵菌B.brongniatii 4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1株。选取5株白僵菌以3龄月季叶蜂为试虫进行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0×108孢子/mL菌液对试虫有致死作用,校正死亡率69.5%~91%。  相似文献   

4.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 Xiao)属膜翅目、叶蜂总科、松叶蜂科。主要是以幼虫取食针叶,一头幼虫一生可取食针叶700cm左右,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通过10多年的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南华松叶蜂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为南华松叶蜂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叶蜂属(Diprion Schrank)昆虫的幼虫以松、云杉、冷杉或落叶松针叶为食,有时为害相当严重。据记载广东省郁南县马尾松林1980年被六万松叶蜂(Diprion liuwanonsissp.nov.)为害,面积达2000余亩。本属昆虫世界上已记载6种~([5,6]),我国过去没有记载。近年来在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西、辽宁等省收集到此属标本若干,经鉴定发现4新种和1新记录。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松叶蜂(Diprion pinivora Maa.)以幼虫取食湿地松针叶,严重时能将其嫩叶吃光,严重影响湿地松生长和成材。为此,笔者于1983年2—10月,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本文报道松叶蜂在赣南地区生活史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全氮含量小于非污染区  相似文献   

8.
简介松叶蜂     
松叶蜂属膜翅目松蜂科,据有关文献记载,本科已知约60种,分为10属。我国已知29种,隶属2亚科,6属。我省有5属,14种,以滇中地区分布较多,主要是南华松叶蜂、祥云新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楚雄新松叶蜂等。松叶蜂主要危害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黄  相似文献   

9.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松叶蜂科松叶蜂亚科和叶蜂科蕨叶蜂亚科、短叶蜂亚科、长背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02号,经鉴定分为13属20种。其中,新松叶蜂属1种、吉松叶蜂属2种、松叶蜂属1种、平缝叶蜂属5种、脊额叶蜂属1种、柄臀叶蜂属1种、凹颚叶蜂属2种、异颚叶蜂属1种、侧齿叶蜂属1种、长室叶蜂属1种、窗胸叶蜂属1种、长背叶蜂属2种、短唇叶蜂属1种。包括1甘肃新记录属:短唇叶蜂属,5科学新种:武氏吉松叶蜂、甘肃平缝叶蜂、黑胫平缝叶蜂、中华柄臀叶蜂、黑肩长背叶蜂,1科学新组合:白唇窗胸叶蜂和11甘肃新记录种和4已知种。  相似文献   

10.
荔蒲吉松叶蜂(GilpinialipuensisXiaoetHuang),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吉松叶蜂属(Gilpinia)。1997年秋末,浙江省仙居县原杨府乡大路溪滩的大面积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林突遭荔蒲吉松叶蜂的猖獗危害,其中约3hm2松林被危害致死。1997—2000年全县发生面积623 3hm2,其中近200hm2严重危害。据查,对荔蒲吉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自1997年冬开始了对该虫的分布与危害情况的调查,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摸索探讨。通过近4a的观察与防治试验,基本搞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1 …  相似文献   

11.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病原线虫防治松扁叶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扁叶蜂,以幼虫取食油松、赤松针叶,作者根据掌握的其生物学特性,探索用生物防治控制该虫的发生。方法是利用芫菁夜蛾线虫在室内和林间侵染松扁叶蜂幼虫。结果表明:病原线虫对松扁叶蜂有较强的致死能力,剂量越大,死亡速度越快,侵染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1998—2001年在马尾松腮扁叶蜂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林问调查、室内饲养、室内外试验结果:已发现的马尾松腮扁叶蜂各虫态天敌有20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提高松树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在马尾松腮扁叶蜂虫尸上获得的白僵菌菌株致病力明显优于其它白僵菌菌株;林虫净白僵菌、速效白僵菌对马尾松腮扁叶蜂的控制能力较强,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松叶蜂是宣威地区针叶林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近年来,通过开展松叶蜂种类的专题调查,发现该区有松叶蜂科昆虫4属6个种,占目前云南省记载6属16个种的37.5%。其中,在宣威分布较广泛且危害严重的是广西新松叶蜂、南华松叶蜂和迪萨小松叶蜂。对这3种主要的松叶蜂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物防治试验,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侠中  宋永昊 《林业科学》1994,30(3):233-240
马尾松吉松叶蜂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  相似文献   

16.
欧洲松毛虫(Dendrolims Pini)、松夜蛾(Panolis flamme a)、松尺蠖(Bupalus Piniarius)、松针毒蛾(Ocne-ria monacha)、松叶蜂(Diprion pini)和卷叶锯蜂(Gilpinia pallida)是苏联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松树最严重的食叶害虫。它们在两类松林发生特别严重:一类是生长在熟耕地壤土和沙壤土上的潮湿松林,苔类松林和越桔松林,其中大部分是人  相似文献   

17.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模拟自然环境饲养松阿扁叶蜂,测定该虫各虫态历期、幼虫期食叶量和咬断后未取食针叶损失量,确定了30cm长油松单枝松阿扁叶蜂各龄幼虫的防治指标值,研究了该虫的物候法、发育进度法和有效虫口基数法预测预报,从而为确定该虫的防治方式及防治适期提供了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孟滦林区 ,危害华北落叶松的森林害虫较多 ,松腮扁叶蜂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由于该虫生活习性复杂 ,世代不齐现象十分突出 ,化学防治由于药效时间短 ,且对叶蜂的卵及蛹根本不起作用。鉴于该虫以幼虫危害 ,于 1 997年进行了用红树蚁除治腮扁叶蜂的生物防治试验 ,效果良好。1 松腮扁叶蜂的生活习性松腮扁叶蜂 ( Cephalia Lariciphila)在孟滦林区 1年发生 1代。以老熟幼虫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入土越冬 ,潜入土层下 8cm左右 ,从入土越冬至第 2年 4月下旬开始化蛹 ,6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 ,遇适宜温度成虫开始交尾 ,产卵。卵期为 8d左右 ,初孵…  相似文献   

19.
<正> 丰宁新松叶蜂Neodiprion fengningensis Xiao et zhou,隶属膜翅目,广腰亚目,中国松叶蜂科Dipriohidae.新松叶蜂属Neodiprion Rohwer。是我们1979年在丰宁采集的标本,经鉴定是个新种。目前国内外对此虫尚无报道。此叶蜂分布范围较小,但危害青杆却很严重。因此,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对于消除其危害、控制其扩  相似文献   

20.
余向军 《湖南林业》2008,(10):29-29
新松叶蜂,又名松黄叶蜂,属松叶蜂科。主要危害马尾松等松属的针叶。马尾松受其侵害,幼虫大量取食针叶,严重影响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