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模化养鸡的同时,广大农村还以散养鸡为主.卵孵化后,雏鸡个体较弱,需要集中饲养2~3周龄,适应自然环境,才能投放到农户.我们把集中养殖雏鸡的这段时间称为脱温.因为雏鸡适应性差,需要规范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才能使脱温鸡健康成长.下面笔者浅谈柴鸡脱温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产品色泽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市场上对禽产品的着色,除了要求肉禽皮肤和蛋禽蛋黄有良好的色泽外,对“脱温鸡”脚胫的色泽也提出了要求。“脱温鸡”是指将孵化出来的0日龄肉小鸡饲养到10~15日龄出售的雏鸡。在我国广东、广西和四川市场上对“脱  相似文献   

3.
李霞 《中国家禽》2012,34(19):58-59
与成年鸡相比较,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对雏鸡的良好生长发育具有特殊意义. 1 初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控制至关重要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4日龄开始有所上升,10日龄才接近成年鸡的体温,长羽慢者往往要推迟到15日龄.15~20日龄后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温状态.说明雏鸡的许多生理活动还依赖于环境温度的支持,所以,外界环境温度对雏鸡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生产中常出现由于温度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障碍,消化道疾病发生及瘦弱雏鸡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4.
饲养7日龄雏鸡要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7日龄对雏鸡的很多指标都有重大影响,在饲养中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饮水:雏鸡进舍后2 h进行初饮,进雏2 d内给予凉开水,第3天开始饮用凉水,在初饮时加入少量葡萄糖,以缓解鸡体脱水,雏鸡进入育雏舍,要检查水盘是否有水、漏水.  相似文献   

5.
<正>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此阶段是雏鸡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由于雏鸡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健全,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但能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而且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是整批蛋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育雏过程中,7日龄雏鸡的生长发育、均匀度等情况将显著影响以后鸡群的生长,并且雏鸡前7 d的死亡数可占后备鸡全程死亡数的50%以上,因此做好7日龄雏鸡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喂料、饮水、光照、温湿度控制、通风和体重管理等方面介绍7日龄雏鸡饲养管理操作要点,希望能为蛋鸡养殖业同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经过2007年4月29日,吉水县醪桥镇农户高某饲养的160羽10月龄的大鸡和500羽10日龄的雏鸡。在预防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粉后,出现部分死亡,至30日上午共死亡大鸡42羽,雏鸡137羽,而且所有的鸡都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8.
随机将660只1日龄大午金凤蛋雏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析研究饲养密度对大午金凤蛋雏鸡的生长性能、体尺发育和器官指数、肠道相对长度的直接作用影响,以获得0~8周龄大午金凤育雏期适宜的饲养密度.试验分为两阶段(1~28日龄和29~56日龄).试验组1~28、29~56日龄饲养密度分别为133、2...  相似文献   

9.
<正>某户饲养雏鸡1800羽,3~4日龄出现零星的突然死亡。小鸡表现怕冷,扎堆拥挤。身体蜷缩如球状,精神不好,闭眼打瞌睡,翅下垂,下痢,稀似浆糊状,肛门周围粘满石灰色的稀粪。在正常饲养管理下,雏鸡饲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1我国家禽业的产业结构特征 1.1家禽业产业链的构成家禽产业链的基本构成环节是生产、加工、销售,也就是常说的产、加、销.这三个基本环节依据不同的生产类型又有各自构成的子链条.如肉鸡生产环节:种蛋生产、孵化、1日龄雏鸡生产、肉鸡饲养、肉鸡出栏.在肉鸡饲养上,又因饲养主体是集约化养殖企业,还是普通农户的不同,其具体的链条走向又不同.  相似文献   

11.
由于肉仔鸡饲养周期短,约50d左右,有些大型肉鸡企业甚至己将饲养周期缩短至45日龄即屠宰上市。因此,抓好肉鸡尤其是肉雏鸡(0~21日龄)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由于肉仔鸡饲养周期短,约50d左右,有些大型肉鸡企业甚至己将饲养周期缩短至45日龄即屠宰上市。因此,抓好肉鸡尤其是肉雏鸡(0~21日龄)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遗传育种和饲料营养配方技术的不断改进,肉鸡饲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于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提出新的观点。1.做好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使雏鸡第一周就获得均匀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抓整齐度的工作,雏鸡第一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仔细挑出采食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包括个头较小的鸡,可单独饲喂,给予精  相似文献   

14.
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改进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遗传育种和饲料营养配方技术的不断改进,肉鸡饲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于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提出新的观点:1做好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使雏鸡第一周就获得均匀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抓整齐度的工作,雏鸡第一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仔细挑出采食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包括个头较小的鸡,可单独饲喂,给予精心照顾,这项工作没有明显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日龄小,饲养难度大,易发生死亡。养好雏鸡,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0~5周龄 1~35日龄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到逐渐发育,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雏鸡急性传染病.近些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感染日龄3~6周.由于肉仔鸡的饲养日期比较短,饲养期均在发病易感日龄之内,因而本病是肉仔鸡饲养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接触感染.  相似文献   

18.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从而影响到整个养鸡生产经济效益。雏鸡时期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不健全,其生长发育较快,消化系统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因此,作者提出养殖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只有先将这段时间的基础打牢,之后的雏鸡才能长得更健康。  相似文献   

19.
嘉兴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桑园、果园众多。近几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园地多的资源优势,开展园地放养长日龄肉鸡。园地肉鸡的饲养标准日龄为:母鸡大于120d,公鸡大于130d,阉鸡大于150d。由于饲养日龄长,肉鸡羽毛紧凑、毛色油亮、肉色鲜红、肌纤维结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园地养鸡已成规模化,已成为当地农户一项主要收入来源。养户从传统的养殖方式步入规模化饲养,碰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20.
雏鸡是指从刚孵出到50日龄阶段的小鸡,该阶段小鸡具有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消化和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饲养雏鸡要精心。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和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育雏、饲养管理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