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优树选优6个因子及其9年生子代生长量3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代生长量与优树绝对生长量不存在相关。但与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百分比存在显著相关,第1对典型变量相关系数可达0.6981至0.9635,其中起主要作用是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及胸径百分比,对子代林的单株材积及胸径生长量影响最大。按照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优的测定结果,其入选率可达71.43%,表明选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湖北省内柏木主产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柏木优树选择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主要指标结合形质评价,采用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共选出不同龄优良单株123株。通过分析,选择的优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大于五株优势木17%以上。优树平均材积大于五株优势木100%以上。通过柏木资源调查和选优,收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性状突出,开发利用价值高的优树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09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37倍。按此标准入选的优树有12株,入选率为27.3%,所选出的顶果树优树可为良种繁育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利用选出的杉木优树或优良林分中的优势木,建立杉木种子园,在生产上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目前,在选优工作中,大都是根据宏观的表型来选择,因而要将初选出的杉木优树经过较长时间的子代鉴定,或几年时间的当代无性系鉴定后,再行建园。这与尽快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同时,杉木的数量指标和表型受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不稳定,反映在遗传性上的不可靠性,特别是由于优树的误选,若不鉴定,在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优树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代测定是鉴别优树表型优劣的主要办法,为了验证表型值与遗传值的一致性,以便提供遗传改良依据,我们从1980年开始,开展了华山松优树子代的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平坝华山松种子园的育种材料来源于滇西、川西南、黔西和黔中的种源,优树无性系均采用5株优势木比较法选择。本文仅反映其中一部分优树子代材料,即1984年采种,1985年育种,1986年3月造林的114个家系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米老排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材积、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树干通直度、冠高比、饱满度、分枝粗细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米老排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14~22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优树选择标准,即14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54%、25%、21%以上,22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75%、11%、26%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9.0,共选择米老排优树11株,入选率为64.7%。同时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还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确保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在省农林局和金华地区农办的组织推动下,在开化县林业局的具体领导下,开化县林场和全县七个公社开展了衫木选优的群众运动,经过复选落实共选出衫木优树113株。为开化县的衫木良种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击了右倾翻案风。选择优良母树只是衫木良种工作的开端,要使这些初选优株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还要对它们进行遗传上的鉴定和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对优株的子代鉴定是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9.
桉树优树选择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茂元 《热带林业》2001,29(1):42-45
选优是进行植物良种繁育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选优是根据植物表型进行选择。所选出的优树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杂交再进行不同地区子代鉴定,对其表型遗传基因进行检验,从中选择出真正符合优树指标,适合海南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 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闽粤栲优树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粤栲人工林中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初选优树5株,与对比木相比,平均胸径大17.3%-108.8%,树高大10.9%-49.5%,单株材积大50.0%-384.1%。表明在闽粤栲人工林选择优树是可行的,旨在为今后闽粤栲选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8、1991年种植在广西柳州、桂林两地的邓恩桉为选优林分对象,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同时研究了优树的入选标准.通过对50株候选优树和250株5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分枝与干形得分值的分析,确定了本次选优的标准为: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2倍(或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0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44倍、分枝与干形二者综合得分5分以上(含),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6株,入选率为52%.该选优标准适合所研究的林分及与研究林分情况相近的邓恩桉林分的选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材料来源于南阳境内37株楸树优树,首先对37个楸树优树半同胞家系种子进行播种育苗,然后进行家系间选择,选出9个优良家系。又进行家系内的选择,从9个优良家系中用间比法选择出的322超级苗单株。进而连续进行一级筛选和二级筛选,选择出24个优良单株,在全国营建区域对比试验林。以期通过进一步观测,选择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通过此项研究表明:优树表型测定与子代测定相结合,来判断优树母株遗传品质的优劣,可以提高选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东门桉树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树选择是林木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无性繁殖的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优树应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优树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长量指标、形质指标、抗性及适应性要求。东门林场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标准差法和绝对生长量三种方法进行桉树优树选择。在10种树种中,共选出优树1464株。应用于杂交育种和无性繁殖。本文主要介绍东门林场对桉树进行选择的方法及优树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桉树生长快,发育期早,自1975年选优以来,针对以上特点,先进行优树单亲本鉴定,从中选辑部分生长迅速的优良单株、作为建立种园的无性系。今年春天,召开全区桉树科研协作座谈会。会上整理和分析了桉优树单亲本于代鉴定材料,选定了隆缘桉、柠檬桉优树各15株(平均径高生长均比对照株大20%以上,野桉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我区目前所选出的杉木优树,都是按表型选择的,优树的表型是其遗传因素与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良好的表型是位置效应(环境条件的作用)还是其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不能遗传到后代,而又有多大的强度?都需要通过对优树进行子代测定后才能决定。因此,对优树进行子代测定,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优  相似文献   

17.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泉州市国有林场进行黑木相思的选优,总面积约10.5hm~2,共选出17株候选优树。本文先根据优树胸径、树高的优良度对这17株候选树进行初选,有14株候选树通过初选。再以干形、胸径、树高为主要质量性状指标,辅以冠幅、枝下高等作为选择依据,通过5分制综合评分法(干形用10分制)进行复选,确定评分在20分以上的候选优树为入选优树,共选出10株优树。  相似文献   

18.
以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冠形、侧枝角和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火炬松人工林分开展优树选择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不同栽培密度下优树选择标准,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3株入选,总的入选率为48.94%。本研究制定的优树选择标准可为相似栽培密度的火炬松林分中优树选择提供了参考,选出的优树资源为火炬松种子园建设和育种群体的构建提供了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协作计划完成情况和体会我区先后参加了桉树单株选优、建立母树林、种子园、培育新品种、引种、肥效和密度七个协作试验项目.种性不稳定,造林后林分严重分化,前期速生后期低产,是桉树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在见种就采,有苗就种的时期,矛盾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单产与木材质量,首先必须进行种子革命.因此,于1975年秋,在全区的人工实生桉林内,开展了桉树选优的群众性运动。计在山口、钦廉、北海、东门、巨黎、群力、维都、石塘等15个场所共同努力下,共选出优树114株.其中:柠檬桉42株、窿缘桉36株、野桉类36株。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选优。选优后经过复评.选优标准见下表。选优并非良种的终点,而仅是种子革命的开端.为鉴别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