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的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子房二心皮一室,内具1个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一字型排列;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组成的中央细胞及大量反足细胞。  相似文献   

2.
徐永清  李凤兰  胡宝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83-11385
[目的]研究月见草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规律。[方法]利用传统石蜡切片法对月见草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雌蕊由四心皮组成,中轴胎座。胚珠倒生,体积小、数量多,双珠被、厚珠心。珠心内侧一细胞发育为初生造孢细胞,初生造孢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3个大孢子退化,珠孔端的一个作为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单核胚囊,经2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四核的胚囊。[结论]月见草胚囊发育属于待宵草型。  相似文献   

3.
“红优二号”西瓜的胚珠为倒生型,双层珠被,厚珠心。孢原细胞为表皮下3~4层细胞处的一个细胞,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其核经3次分裂形成蓼型胚囊。成熟胚囊的珠孔处同珠心细胞形成一短珠心喙  相似文献   

4.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赵建伟,黄燕文(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武汉430070)STUDIESONTHEMEGASPOREGENESISANDTHEFORMATIONOFFEMALEGAMETOPHYTEINCHIMONANTHUSPRAE...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丹参不同时期花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有承珠盘结构。孢原细胞位于珠心一层表皮下,直接行使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合点端或合点端第二个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中卵细胞存在极性。助细胞在卵细胞产生极性分化前解体,即助细胞寿命较短。反足细胞在成熟胚囊中退化。极核在受精前融合,核中出现多个小核仁。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主要应用石蜡切片方法,对芝麻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同时初步观察了淀粉粒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胼胝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①芝麻为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②大孢子母细胞直接来源于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四分体,合点端一个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见不到反足细胞;③在胚囊发育过程中,胚囊两侧的珠心表皮细胞解体,胚囊紧贴于由珠被内表皮转变而成的珠被绒毡层之下。合点端珠心细胞转变为承珠盘;④减数分裂前期,大孢子母细胞无胼胝质壁,二分体、四分体也只有横向的胼胝质壁,而侧壁则无;⑤淀粉粒最初出现在子房壁和胎座中,并不断向胚囊提供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委陵菜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委陵菜不同时期花器官解剖结构的观察表明,胚珠类型为弯生型,厚珠心型。孢原细胞纵向分裂或斜向分裂,形成2个造孢细胞,多数情况下,其中一个造孢细胞退化消失,另一个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三分体,三分体在珠心中作纵向直线排列,珠孔端的细胞是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发育经过单核胚囊、2核胚囊、4核胚囊、8核胚囊。成熟胚囊属蓼型胚囊,胚囊成熟时,3个反足细胞解体遗留痕迹。  相似文献   

9.
为给红小豆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系统研究了红小豆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原细胞起源于紧接珠心表皮之下的珠心细胞,几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向内形成造孢细胞,其中只有一个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原珠心,线型四分体,近合端一个形成单核胚囊。胚囊发育为蓼型,开花前两极核融合成次生核,反足细胞早期退化。  相似文献   

10.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盾叶薯蓣(D ioscorea z ing iberensis C.H.W igh t)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雌蕊三心皮三室,子房下位,中轴胎座,每室两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内珠被独自形成珠孔。②珠心表皮下一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周缘细胞和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状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造孢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周缘细胞仅1层。③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2极核受精前不融合,反足细胞退化较晚。  相似文献   

11.
菊属野生种、栽培菊花及种间杂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以菊属野生种、栽培菊花及种间杂种为试材,采用RAPD方法研究其亲缘关系。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条,对23份试材进行扩增,共产生153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2条带,多态性条带占77.1%。通过遗传相似性矩阵及UPGMA聚类分析,结合杂交结实性与幼胚拯救成苗率,认为:父母本亲缘关系近的遗传距离较小,杂交亲和性好,结实率较高,幼胚拯救易成功;反之杂交亲和性差,难以结实,幼胚拯救成苗率低。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栽培菊花的起源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花蕾再生不定芽的机制,构建菊花脑再生体系.[方法]以菊花脑花蕾为试材,研究花蕾大小、生长调节剂浓度和花器官类型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对不定芽再生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直径为0.4 cm的花蕾最适于诱导不定芽再生;花蕾外植体的最适再生培养基为MS+2.0mg·L-1 6-BA+0.25 mg·L-1 NAA,再生率达66.5%,平均不定芽数为4.9.花托的再生率为42.6%,舌状花、管状花再生率分别为16.7%和13.1%,子房仅分化出少量芽体.组织学观察表明,花蕾中再生不定芽的部位为花托.不定芽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1 IBA,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为100%.[结论]菊花脑花蕾再生不定芽属于器官间接发生途径,以花蕾为外植体可构建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锥栗品种黄榛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和胚、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锥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多心皮复合雌蕊,中轴胎座,通常有8-10个子房室,每室倒生2枚胚珠;珠心组织中的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其中靠近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双受精后,原胚经过球胚、心型胚、鱼雷胚和子叶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胚,胚乳呈核型,种子无胚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技术。[方法]以菊花脑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激素设计10种培养基,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菊花脑不定芽和根诱导率的影响,筛选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将无菌苗的叶片外植体接种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0mg/L6-BA+0.2mg/L NAA,培养15d可获98.0%的诱导率;之后将带有少量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切下,接种到最佳芽诱导培养基MS+1.0mg/L6-BA+0.5mg/L NA量上培养,可获94.0%的出芽率;然后再将1cm以上的再生芽转接至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0.05mg/L上生根,生根率这100%;生根25d以上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建立了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g,比对照重1.20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菊花脑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技术。[方法]以菊花脑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叶片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叶柄次之,茎段最低。菊花脑叶片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6-BA+0.5mg/LNAA;叶柄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NAA;茎段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6-BA+0.5mg/LNAA。[结论]建立了菊花脑叶片、叶柄、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组织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菊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菊花脑快繁技术体系,为菊花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菊花脑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5d后,能诱导出幼芽;1/2MS+6-BA0.5mg/L+NAA0.1mg/L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增殖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菊花脑嫩芽组织的培乔应该根据不同的发育期选择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钟海丰  余锋锋  扬毅  史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11-17813
[目的]研究不同因子对菊花芽苗体外繁殖的影响。[方法]以秋菊品种"绣球"和"妃子笑"的顶芽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组合对菊花芽苗体外繁殖的影响。[结果]在MS+BA 0.5 mg/L+IBA 0.1 mg/L的诱导培养基上两品种均能诱导分化出芽。在芽的生长增殖阶段,接种到MS+BA 1.5 mg/L+IBA 0.5 mg/L+GA 0.1 mg/L的增殖培养基上,"红绣球"和"妃子笑"的增殖系数分别可达6.8和6.4,芽苗生长速度快,生长健壮。在1/2 MS+IBA 0.5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所用时间短,根系数量大且粗细始终,移栽成活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绣球"和"妃子笑"菊花品种的组培快繁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菊属种间杂种若干花器官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菊属种间杂种部分花器管性状的遗传表现,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和异色菊,四倍体野菊,同源四倍体菊花脑,栽培菊花(六倍体及其非整倍体)及其种间杂种F1代的花器官性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杂种总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112.4%、108.0%、118.6%,且从二倍体物种组合到二倍体与四倍体组合再到二倍体、四倍体与栽培菊花组合,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但二倍体野生种组合的筒状花数目除外。【结论】F1代的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具杂种优势;栽培菊花比二倍体、四倍体的花色遗传能力强,白色、紫色遗传能力大于黄色;平盘型遗传能力比单窄瓣型强;多瓣型遗传能力比单瓣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