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育种自1973年实现籼型野败“三系”配套,早期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很低,亩产仅90kg,主要问题是籼型不育系穗颈节短,包颈现象严重,异交结实效率低下。80年代初,由于九二0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包颈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对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后随着对制种技术的不断探索,又陆续推出了多种化学调控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制种调控技术,解决了花期不遇、花时不遇、结实率低等问题,起到了方便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成本,大幅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琨  舒昆 《种子》1997,(1):17-20
杂交水稻制种不同于水稻栽培、其结实由柱头外露结实和非柱头外露结实两部分构成;空壳中90%以上是由于没有授粉受精造成的:90%以上的受精拉都能正常发育结实。柱头外露率和受精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施肥、父本大龄秧和机械授粉能有效地提高柱头外露率、花遇优度和结实率及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结实率和充实度的化学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杂交水稻弱势粒的库活性较低,导致其结实率和充实度都比较低,有机物运转率也较低,影响了其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杂交水稻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于水稻抽穗期以喷水为对照,喷施DCPTA和玉米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成熟期考察其对产量和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CPTA和玉米素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二优培九的产量,其原因是提高了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对强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结实对高温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般认为,杂交水稻制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水稻大田生产更为严格,但确实的证据一直较少。2013年长江流域出现罕见连续高温天气,中国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江苏盐城的高温一直持续到常年的制种授粉适宜期。本研究以同一杂交水稻制种组合不同播期批次所经历的不同温度条件为处理,探讨其经历不同气温历期后的结实率差异,及其与高温等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3批次父本和母本在结实敏感生育阶段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温逆境。其中,3批次父本的结实率较常年略有降低,但批次间的结实差异不显著;而3批次母本的结实率较常年降低30%~40%(绝对值),且其在不同批次间差异极显著。此外,母本结实率与其经历的危害温度天数呈极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杂交水稻制种可能确实比普通水稻生产对高温反应明显更敏感。进一步测定各关键不育系及杂交水稻制种的高温受害条件,确立即时性高温御防技术将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森和 《种子》1995,(1):38-39
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杂交水稻制种超高产的关键。根据高产分析,制种产量200公斤/667m2以上.异交结实率要达45-60%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必须从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入手。本文就有关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机理及措施问题进行探讨研究。1提高杂交水  相似文献   

6.
1影响玉米制种结实率的原因 1.1玉米制种田母、父本花期 花期相遇与否是决定玉米制种结实率的主要原因.花期相遇良好,母本种穗结实多,单穗产量就高;如果制种田父本超前或迟后,造成花期不遇,就会造成群体或个体果穗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7.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伦 《种子科技》2000,18(2):114-114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要上新台阶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结实率。如何有效地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 ,一直是水稻制种上探讨的热门话题。通过总结交流 ,吸收借鉴兄弟公司的先进经验 ,安岳县在提高水稻制种结实率方面进行了探索 ,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 合理密植 ,协调父母本颖花比确保制种田母本颖花量 ,大幅度增加父本颖花量 ,是提高母本结实率的决定因素。在保证母本颖花量在2 0 0 0万朵 /6 6 7m2~ 2 50 0万朵 /6 6 7m2的基础上 ,不改变父母本适宜行比 ,加大父本栽插密度和插植株数 ,发足发好父本 ,增加颖花量、花粉量 ,提高田间花粉密…  相似文献   

8.
2011年在杂交水稻川农优528制种生产中,采用父本手插单行,母本设计机插4行、8行、12行、手插8行(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父母本叶龄、生育进程、群体动态、花时、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机插母本分蘖发生早、多,但后期营养不良,成穗少,抽穗不整齐,机插比手工插父母本花时相遇好,父母本1∶8处理的花期相遇好,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协调发展,制种产量高,是母本机插制种较适宜的行数.机插母本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实粒数>结实率>穗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程度、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为:结实率>穗数;结实率和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但结实率通过稳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和穗数通过结实率对制种产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值,在机插母本制种中必须兼顾穗数和结实率才能提高机械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当前杂交水稻繁制种生产上,为解决母本穗粒外露,一般亩需“九二○”8克以上。而且,为了减少授粉障碍母本还要割叶,这不仅大量增加了工本,还由于割叶锐减了叶面积,导致在高产条件下结实期光合产物不足,阻碍了繁制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影响到整个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简化制种工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制种以来,一些新的制种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由于水稻制种生产具有父母本异交结实的特殊性,为维持父母本均衡相应的发育进程,确保花遇良好,改善授粉条件,提高异交结实率,在双亲生长过程中,需经常采取必要的促控调节措施。调节技术大多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如果运用不当,会顾此失彼,限制制种产量与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我们在制种实践中进行摸索与研究,总结出一些应用技术的保护性配套措施,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较好地发挥现有技术的增产效果,实现综合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一、割叶技术的保护措施制种田母本抽穗前进行割叶处理,是一项提高异交结实的有效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清除上  相似文献   

11.
全圣 《种子世界》2007,(1):38-39
近几年来,经常有农户反映种植的杂交水稻在大田表现不结实,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通过在大田观察,农户反映的不结实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表现为结实率低,其分布呈规律性,在稻田四周结实率较高,稻田中央结实率较低;二是其中部分植株不结实,或在大田分布较均匀,或分布较零乱,或呈条块状分布。农户均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其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也有因品种适应性问题造成的,但异常气候、病害以及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杂交水稻不结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试验以日本晴和以其为亲本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5个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水稻株系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上述株系产量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其产量水平相对较低,结实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各株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少,抽穗后叶片功能期相对较短,光合速率低,灌浆结实期茎秆中的干物质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转运率低,引起结实率下降,是导致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产量降低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析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与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平 《种子》2010,29(12)
分析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与高产制种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加快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试验材料的统计分析,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的有效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夺取高产的主要制种技术措施是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调控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分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920",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抽穗扬花期适时适度赶粉,确保苗足、穗够、花遇良好、异交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14.
官建华 《种子》1992,(3):54-55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大幅度提高,除了要对杂交水稻制种几项关键技术措施综合运用得当以外,如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才是获取杂交水稻制种高产,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此,通过几年来对汕优63,汕优桂32,威优64,威优77等组合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 ,异交结实率的高低直接受品种特性、外界环境的制约。在多年的玉米制种实践中 ,笔者常发现一些植株果穗秃顶、秃根和缺粒现象 ,有的甚至全穗不结实 ,一般减产 10 %~ 30 % ,高的达 5 0 %~70 % ,严重影响制种产量。对此必须要高度重视 ,找准症结 ,充分利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1 玉米异交结实的制约因素1.1 品种特性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1亲本对高温干旱敏感 ,抗性差 ,雄花败育严重 ,花粉少而生活力弱 ,其异交率自然就低 ,这是导致玉米异交结实率下降的内在因素。2亲本果穗苞叶紧且长 ,花丝吐出慢而不齐 ,造成授粉不…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的途径和技术江苏省盐城市种子公司杨勤,孙锦馀近几年,盐城市汕优63制种产量一直在2400公斤/公顷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结实率低,一般为35%左右。围绕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虽然各制种单位作了很多努力,但结实率仍忽高忽...  相似文献   

17.
罗培敏 《种子》2007,26(8):106-106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发展杂交水稻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粮食稳步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性强,操作严格,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其生产和发展。抓好制种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和实施,对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尤为重要。1  相似文献   

18.
黎世龄  周蓉 《种子》2003,(5):47-48,50
分析大穗型杂交晚稻不同季别结实性变化.发现部分组合结实率季间变化差异显著,不同组合季问结实率变幅为-1.1%~25.1%。对结实率变幅大的组合的结实性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有的大穗型杂交稻穗基部受精颖花发育成饱满籽粒的比例能显著提高,颖花受精率也获得较大提高.通过异季结实性观察,有助于提高大穗型杂交稻结实性选择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大穗型杂交稻生产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调节技术江西省吉安农校(343011)肖新华戴惠兰杂交水稻的制种,常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父母亲本花期相遇不好甚至完全不遇,严重影响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为此,在栽培管理上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调节花期相遇良好。1...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就是在繁殖制种时需要人工割叶,摘叶和剥苞,不但工序繁琐,劳动量大,而且容易引起叶鞘腐败病、白叶桔病,破坏杂交水稻亲本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严重影响异交结实率和阻障繁殖制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喷施速效调花灵,可免除制种中割叶、剥苞工序,提高繁殖制种产量。速效调花灵系由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及营养配制而成。有二萜类化合物,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