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生长的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但以N肥效果最好。因此,在沿海盐碱地上应施用N肥或P肥来培育银杏叶用园。  相似文献   

2.
对永丰县油茶采穗辅不同施肥措施下穗条产量与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油茶采穗圃进行施肥处理后,单株穗条数量较CK提高10.74%-36.79%,穗条长度增长4.85%-23.36%,穗条直径提高10.13%-32.16%,单穗芽数增加11.37%-25.76%;施肥后的增产效果显著;2)油茶采穗圃采取全年施肥2次,每年11月施油茶专用肥0.15 kg/株,并施用N、P、K元素配方为N1P3K3的配方肥0.3 kg/株,次年2月下旬施尿素0.1 kg/株,穗条产量可获得最大收益,建议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油茶幼龄期施肥及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促进幼龄油茶地径、冠幅和春梢数量的生长。施用N、P肥对促进地径、冠幅乘积、春梢数量效果比施用K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油茶平衡施肥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不同品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平衡施肥处理下不同品系油茶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N肥和P肥对增加油茶产量具有显著地影响,增施K肥对提高油茶产量和产投比有效果,但在幼林期增产效果不明显。(2)油茶各品系之间在相同施肥处理下产量增加具有显著差异。(3)在生产上,在经济条件不允许施肥的情况下垦复也是一种经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施肥是促进油茶生长的一种重要措施。该试验通过N、P、K 3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配方对3a油茶幼林和10 a油茶成龄进行正交施肥,共9种处理和1个对照,并采用多重比较法,对比了不同处理对幼龄油茶生理生长情况和成龄油茶结果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对油茶的生理生长和果实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6、7、8、9四种处理对幼龄油茶的生长影响最大;7、8、9三种处理对成龄油茶的结实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N,P,K 3因素3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分析了不同N,P,K肥配施对福建省沙县毛竹林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施用量范围内的N,P,K肥组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毛竹林新竹的生长,9个施肥处理与对照(未施肥)比较,各处理之间除新竹胸径差异不显著以外,新竹竹高、株数、产量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N3P1K3(尿素1 050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的新竹胸径生长达最大(10.8 cm),比对照增长14.9%;N3P3K2(尿素1 050 kg/hm~2,过磷酸钙1 3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的新竹竹高达最大,比对照增长11.3%;选择施肥后新竹产量作为评价施肥效应的综合指标,极差分析认为,施用均衡且适当的N肥(尿素750 kg/hm~2)、P肥(过磷酸钙900 kg/hm~2)、K肥(硫酸钾150 kg/hm~2),其新竹产量为25.8 t/hm~2,比对照增长79.2%,能为新竹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相似文献   

7.
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N、P、K三要素的不同配比施肥试验表明,不同配比的肥效显著不同,油茶产量差异很大。本试验以N、P、K的配比为1:2:2(单株施肥是0.75kg)的产量最高,效果最好.不同配比对油茶春梢生长、花芽及叶片数的增长均不一样,与产量的变化也不一致。对果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最佳配比的增产效益高达11倍。  相似文献   

8.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巨尾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的生长造成极显著的差异,其中,P肥对巨尾桉生长极端重要,N肥次之,最佳施肥配方是N200P150K0(kg·hm-2),即每1hm2林地施N肥200kg、P肥150kg,不施K肥。  相似文献   

9.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促使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了解肥料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安排了5因素(N、P、K、B、Zn)、4水平(不同的施肥量)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N、P、K、B、Zn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按大小顺序为N>P>K>B>Zn,N250P1000K125B20Zn2组合(即每株施N肥250g,P肥1000g,K肥125g,B肥20g,Zn肥2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麻疯树幼林进行了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N、P、K混合施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的地径、冠幅乘积和树高的生长;(2)仅施用N肥也能明显促进主干地径生长,但仅施P、K肥对地径生长影响不大;(3)N肥和P肥混合施用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幼树冠幅生长,仅单独施用N肥、P肥和K肥对麻疯树冠幅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对生态经济树种及生态经济林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我国经济林的生产现状及发展生态经济林的意义。介绍了浙江省杨梅、山核桃、山茱萸、香榧等主要生态经济树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探讨了生态经济林纯林、混交林、立体经营及散生庭院式的栽培模式及规范化栽培,指出山地或坡地发展生态经济林应以混交林和立体经营为主,减少纯林栽培,提倡四旁、宅院种植经济林以增加收入、美化环境。同时指出生态经济林也是经济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1 965.0万km2的面积受到各种形式土壤退化的影响,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根据最新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表明,全国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0万km2。轻度水蚀区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中度水蚀区绝大部分在中西部,强度及以上的水蚀区主要在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土地资源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市场导致竞争,建筑师的创作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对于建筑师职能的理解,给建筑师提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古树名木的衰败原因,并针对衰败原因提出古树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喷播绿化与喷播机械的技术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喷播绿化种植技术及部分国外喷播机械,分析了喷播机械的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论述了喷播设备的国产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良好地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 ,各项规划建设能以不使环境遭到破坏为标准 ,行为主体的活动能自觉地朝利于维护周围环境并融于自然的天然群落即为生态城市。城市绿化的作用在于改善气候、改善环境卫生、蓄水防洪、防灾减灾、美化环境、节约能源等。目前在我国城市绿化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都市规划缺乏宏观性、全面性和远见性 ;②绿色城市观念没有在大多数市民中形成 ;③缺乏硬性绿化指标 ;④绿化模式脱离国情、市情 ;⑤园林水平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⑥修建大草坪热温度居高不下 ;⑦城市绿化简单化 ;⑧应该绿化可以绿化的地方尚未绿化 ;⑨绿化布局、比例不尽合理与和谐 ;⑩重种植轻管护。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木竹经营加工是湖南祁阳县一个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祁阳县木竹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新时期木竹经营加工发展思路就是要坚持科学布局.加强引导服务,加大政府扶持,加强领导监管.  相似文献   

19.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