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划分,各周期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及其特点,认为播种面积增减是粮食生产波动之基、生产成本升降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本、市场价格涨落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源、对农业予少取多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根,并由此得出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思路:提高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认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生产系统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为了科学的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原因,通过建立中国粮食生产的预警体系,确立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预警指标,指导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粮食生产波动与周期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49--2006年河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3种方法分别测度了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河北省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特征,分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河北省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南粮食生产具有"波动中增长"特征。1978~2010年期间湖南粮食生产先后出现了7个波动周期,人均粮食产量先后出现8个波动周期,每个波动周期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本文测算了1987-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自然灾害、农业政策变化、生产性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从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国家粮食保护政策、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英伟  汪娟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1):212-216
对中国生猪生产50多年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极其相似,说明生猪生产与粮食产量有极大的正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发生偏差,具体是生猪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说明前期粮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后期粮食是基础,其它原因如政府职能的转变、科技进步的贡献、市场机制的引入等对生猪生产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抓住饲料粮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其它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1978-2004年间安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揭示了粮食生产的波动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投入、科技进步、粮食流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泰安市粮食生产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环比法、谱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泰安市粮食生产周期特征、波动动因、生产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粮食生产水平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泰安市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化与特征,运用波动指数法测算其波动规律,并将黑龙江省80年代以来的波动状况划分为4个周期,进一步从单产和播种面积以及两者交互作用来分析不同周期粮食总量变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并结合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评价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的成因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稳定粮食生产价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