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潘汉奇 《吉林农业》2013,(3):197-197
2012年对刨花楠扦插育苗进行了插床基质、激素促根、插条类型及插入深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带顶芽或不带顶芽保留2片半张叶子,用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10h,插床用黄心土90%+细沙10%的混合基质,插入深度为插条的3/4,扦插生根率86.2%,移栽成活率98%。文章系统总结了刨花楠扦插育苗和苗期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刨花楠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刨花楠是一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常绿阔叶树种。为了探索其人工栽培技术及方法,通过刨花楠与其它树种混交方式,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不同的基肥种类进行人工造林,并对其生长进行定期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⑴造林后两年,刨花楠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0.77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55cm;⑵它适宜在土壤较肥沃、湿润、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林地上生长;⑶其主要造林技术措施为:a.选用1.5年生的壮苗造林;b.造林时间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初的阴天及雨后晴天栽植;c.起苗造林时做到随起随造,以防止苗木根系风吹日晒;d.起苗后应除树叶,适当修根,主根长度保留20cm,并沾泥浆栽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刨花润楠在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设置3.2 hm2固定大样地,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运用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法,对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刨花润楠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种群的各级分布结构整体上呈“L”型,种群中Ⅰ级幼树和Ⅱ级小树的个体数分别占47.75%和39.45%,92.4%的个体高度在10m以下;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接近于Ⅱ型,表明种群在不同生长阶段中表现出相近一致的死亡消失率;种群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型,并具有从早期生长阶段的聚集分布逐渐转变成后期生长阶段均匀分布的动态特征.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刨花润楠种群结构相对完整,属于增长种群,在自然潜在干扰影响中目前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刨花楠干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天然林中的刨花楠解析木资料 ,利用削度方程对其各相对树高处的直径进行拟合 ,并对其干形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刨花楠树种的最优带皮削度方程为 :d =1.191170·(1-h/H) ( 0 .3 0 60 49 0 .43 763 4D/H) ·D0 .951175;各径级树木干形的变化规律为 :随着胸径和年龄的增加 ,各径阶树木从树干基部往上的相对形率的减少速度呈增加趋势 ,高径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及其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刨花润楠为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集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通过对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和播种、扦插育苗技术的介绍,以促进创花润楠的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4刨花楠种源苗木叶片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4种源刨花楠(Machilus pauhoi)苗木叶片长(LL)、宽(LW)、厚(LT)、重(LH)、叶面积(LA)及比叶面积(SLA)等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进行比较,4种源的种子分别来自江西崇义(CY)、遂川(SC)、泰和(TH)和永新(YX)4县.结果表明:(1)刨花楠不同种源间苗木的LL、LW、LT、LH、LA与SLA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LL大小为TH>SC>YX>CY,LW为CY>TH>SC>YX,LT为SC>YX>TH>CY,LH为TH>CY>SC>YX,LA为TH>CY>SC>YX,SLA为YX>SC>CY>TH.(2)叶片的LL、LW、LH与LA四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SLA与LL、LW、LH、LA四者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LT虽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3)不同种源间苗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为SC>TH>CY>YX;4种源苗木各构件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都为叶>茎>根.(4)不同种源间苗木各相同构件间的相对生物量结构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显著(P>0.05),其中叶相对生物量大小为TH>SC>YX>CY,茎相对生物量为CY>SC>TH>YX,根相对生物量为YX>CY>TH>SC.(5)不同种源间苗木的根冠比大小为YX>TH>CY>SC,但相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棚内盆栽控水与添氮方法,以1a生刨花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氮、水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氮、水对刨花楠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会显著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总生物量和叶重比,增加茎重比,但对胞间CO2浓度、根重比和根冠比影响不显著;(2)低氮添加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大于对照,而高氮添加反而会抑制幼苗的光合作用;氮添加(低氮和高氮)后幼苗的总生物量均大于对照,但氮添加后对幼苗生物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趋势影响不明显;(3)水分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充足的供水。  相似文献   

8.
刨花楠采种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丽春  丁银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17-217,243
刨花楠是浙江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主要介绍了刨花楠生态、经济价值及采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刨花楠叶精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chira)叶油的化学成分,至今尚未见报导。由水蒸汽蒸馏而得的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检出59个组分,即萜类及其氧化物28个组分、脂肪族化合物19个组分、薁化物6个组分,氢化萘4个组分及芳香族化合物2个组分。本种油的主要成分是C_3—C_(12)的醛,含量28.48%。本实验为开发天然香料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刨花楠又名香粉树,为樟科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枝叶翠绿、清秀,嫩枝、新叶、果梗粉红色,为优良观叶观果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1.
优良阔叶树种—刨花楠木材构造性质及用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江西省安福县天然刨花楠的生长性状,木材解剖特征,木材性质及化学成分和叶精油化学成分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分析并总结了刨花楠的多种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刨花楠木聚戊糖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刨花楠木中含有大量聚戊糖,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该文建立了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刨花楠木粉中戊糖含量的方法。主要对木材原木粉、经苯乙醇抽提后的木粉、经1%盐酸加热提取后的木粉、经热水抽提后的木粉等样品进行戊糖测定,对各种方法处理的木粉原料中的戊糖含量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对于粗测刨花楠木粉中戊糖含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对7个省份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11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73.24%;2)12对引物的多态性指数介于0.406~0.502,平均值为0.476;3)通过分子方差分析发现,刨花润楠种源内差异占总差异的72.19%,种源间差异占总差异的27.81%,种源内差异为刨花润楠差异的主要来源;4)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可分为4类:第1类为湖南、广东、广西的所有参试种源和江西多数种源,第2类为浙江参试的3个种源,第3类为江西婺源和安徽黄山2个种源,第4类为福建参试的4个种源,分类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刨花润楠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22株优树,采集优树种子测定其种子千粒重,并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优树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1.5年生苗高和基径4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间相关性不强;根据苗高和基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1.5年生时其苗高和基径的平均值分别为55.88和0.49 cm,比母树林混种的苗高和基径分别高出23.16%和11.36%。  相似文献   

15.
对23个种源刨花润楠群体间的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的长、宽、厚、长宽比、宽厚比及百粒质量6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种子长、宽、厚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质量与种子长、宽、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刨花润楠种子长、种子宽及种子长宽比等性状与采种点分布区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即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对刨花润楠23个种源进行聚类,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6.
粉用刨花楠工业原料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不同基肥种类、混交树种、混交方式与造林株行距设计9种刨花楠粉用工业原料林造林方案。通过对各方案中的刨花楠平均直径、平均高及平均木生物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刨花楠粉用工业原料林的造林技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造林8年后,刨花楠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单株材积与平均单木生物量分别为8.02cm、5.96 m、0.01743 m3和23.656 kg。各造林方案中刨花楠生长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方案9(纯林、造林株行距2.5 m×2.5 m,基肥为干粪肥 氯化钾 脲素 钙镁磷)为最好,其平均胸径、平均高与平均单木生物量分别为9.76 cm、6.57 m和37.3565 kg。土壤肥力及其养分结构对其生长有显著影响,应选择土壤肥沃、空气湿润、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林地造林。以营造刨花楠纯林或刨花楠与湿地松或杉木等针阔混交林为好,可采用小块状混交或垂直等高线纵向行状混交方式进行造林。造林后,应加强对造林苗木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7.
贵州野生道真润楠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现存的野生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群落类型与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群落可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分别为丝栗栲+道真润楠+杉木林、杉木+道真润楠+山矾林、杉木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南酸枣林、杉木+马尾松+道真润楠林、槲栎+道真润楠+山矾林。道真润楠在群落中,大多处于优势种地位并属于建群种,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地上部分成层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道真润楠群落中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均匀度达到较高的数值,表明该群落物种较丰富,但从整体看,该群落还未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