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ISSR引物,从分子水平分析了凤尾桑及其芽变株系的遗传变异。从8个ISSR引物扩增结果来看,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株系间无差异,从变异株系扩增条带来看,凤尾芽变变异最大。本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芽变株系的遗传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2.
桑樹在正常情况下,每根枝条的叶眼上都有一个在芽,來年春天由冬芽抽出枝叶。但有的叶眼上冬芽損坏或有冬芽而不萌發,这一个叶眼上便沒有桑叶,成了“瞎芽”。瞎芽現象是普遍的,在皖南蚕桑重点区的每个桑园都有,尤其在秋蚕重点区更为嚴重。据調查在绩溪、旌德、南陵飼养秋蚕的桑園,桑枝上的瞎芽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桑品种春芽未成熟叶诱导不定芽及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冬芽快繁的研究表明,“桐乡青”具有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为60%,“剑持”最低为40%,而生根率与此相反,这说明不同的桑种对激素的不同反应;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结果表明B_5培养基不宜用于桑树的快繁.通过适当的培养方法可提高桑树的快繁能力,为桑树的快繁及遗传改良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成龄桑树的冬芽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关于桑树的冬芽培养,国外曾诱导出试管植株,但未见有移栽的报道。 本试验以成龄桑树的冬芽作外植体,从火桑、剑持、藤桑等七个品种中诱导出完整植株,移栽成活(见下图)。  相似文献   

5.
<正> 前文报道了“成龄桑树的冬芽分离培养”(《蚕业科学》第8卷3期)。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组织培养桑苗的分化系数, 1982年继续进行了研究,现已从火桑、剑持桑等品种中诱导出多芽苗与再生植株,并建立了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前文曾报告了桑树多芽苗及其试管植株的诱导和继代培养的试验结果(蚕业科学,第9卷第2期).为了使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技术臻于完善,于1983—1984年继续进行了桑树试管植株移栽至室外的试验研究.1983年春季移栽室外的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的试管苗共计14株,全部成活,生长旺盛并已定干培养,1984年起开始采叶饲蚕.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经由多芽苗而诱导的试管植株,已经盆栽成活,平均株高50厘米.移栽时间:1983年3月21  相似文献   

7.
<正> 前报巳描述丁关于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试管植株的诱导(陕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六期)。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组培苗的分化系数,我们于1982年继续进行了研究,现已从火桑、剑持等品种中诱导出多芽苗与再生植株,并建立了继代培养。现将试验结果报导于下。材料与方法以20年生的火桑、剑持等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于早春桑芽萌发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开发桑苗的大量繁殖方法为目的。探讨了从未熟叶诱导不定芽,再行继代培养,从不定芽育成伸长的新幼芽,然后用新幼芽生产稚苗的方法。摘取冬芽内未熟叶接种于含BA(10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形成众多不定芽的叶片,移植到添加各种浓度BA的MS培养上,进行继代培养后,从不定芽伸长新幼芽的个数最多者为添加BA 1mg/L区培养基。在不同桑品种中,“疾风盛”诱导的新幼芽最多,其次是盛南,再其次是剑持。并且“疾风盛”中不定芽形成叶片在继代培养中,还形成了不定芽块,一个不定芽块经7个月培养,共计可以获得700个以上新幼芽。这些新幼芽经发根、驯化处理,移植到苗床后,移植个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于此本研究结果启发我们采用来自未熟叶的不定芽块,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桑苗将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对春季条桑饲养原种蚕试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两种条桑摆放形式与芽叶对照饲养原种蚕的对比试验,认为要针对蚕品种和气候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条桑饲养技术措施,条桑饲养原种蚕是可行的,尤其是奈桑直立斜靠形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正> 解除冬芽休眠所需要的低温时数和低温程度,品种间有所差异。因此,对温暖地带的鹿儿岛地区所栽培的四个品种,就冬芽解除休眠所需要的低温时数进行了调查,以推测这些品种是否适合寒冷地区或亚热带地区栽培。调查材料采用鹿儿岛蚕业试验场栽植的4至5年矮干桑,品种为一之濑、新一之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2.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施炳坤  夏明炯 《蚕业科学》1998,24(4):206-209
苏湖16号是从桑种质资源中选出,经过系统的调查、鉴定与综合评价,具有生长旺盛、产叶量高、叶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是优质丰产桑树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15.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条墩桑品种的评价指标和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条墩桑是条叶兼用、粮桑间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灌木桑,优良条墩桑品种应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生态效益好的综合性状表现。从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阐明了条墩桑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评价指标为:产条量、产叶量、条叶总产量、条质、叶质、抗逆性、发根力、根系发达程度、桑墩发芽生长势等。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条墩桑品种的鉴定方法,简要介绍了各项具体指标的调查、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桑树新品种薪-圆作了引种鉴定试验,与荷叶白相比,hm2桑产叶量提高6%以上,hm2头蚕产茧量增12%以上,hm2桑产茧层量增20.7%,每50kg桑叶桑产值高10~19%,强抗桑疫病,适于条桑收获与密植栽培,已成为当地主栽品种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北方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展条叶兼用生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从河北省保存的桑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旱耐寒和丰产性能好的育种材料,以桑叶、桑条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性状,进行株系选择及抗旱性试验和产量、品质性状鉴定试验,并进一步通过区域试验选育出桑树新品种冀桑4号。该品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和生长旺盛的特点,在条叶兼用生态桑树的特定收获方式下,产叶量和产条量分别为6.85、13.44 t/hm2,比养蚕专用桑树品种冀桑2号提高4.74%、70.78%;桑叶和桑条的品质优良,100 kg桑叶产茧量和100 kg桑叶茧层量分别比冀桑2号提高5.85%、7.49%,桑条作为造纸原料的综合品质优于红皮花桑和条墩桑1号。该品种已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适宜在北纬42°以南、海拔500 m以下的北方干旱山地和沙地用于生态造林或作为粮、油作物的间作树木。  相似文献   

19.
果用桑品种红果1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实生桑选出优良单株定向培育和系统选择 ,育成果用桑品种红果 1号。试验结果表明 ,该品种具有果形大、产果量高、果实品质较优及抗逆性强等特点 ,是实现桑果规模化和商品化开发较为理想的果用型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激光诱变选出的优良单株台激761、激7681和丰产型鲁桑品种湘7920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该品种在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丰产性好的特点: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全年平均产叶量为35 311.62 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增产20.25%,并且秋叶硬化迟。该品种的养蚕试验成绩为万蚕产茧量18.38 kg、万蚕茧层量4.475 kg、4~5龄50 kg桑产茧量3.6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6.98%、6.04%、11.96%。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在四川盆地主要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