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侍丽霞 《油气储运》2005,(12):27-27
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天开始,在母牛吃足粗饲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的实际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每天再多给1.0~1.5千克的混合精饲料,作为提高产乳量的预付饲料。在整个盛期,精饲料的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面增加,直到增加精饲料乳量不再增加为止。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泌乳盛期约在产后20~7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3个月,泌乳盛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在泌乳高峰期内日粮中增加精料减少粗料给量.以料促奶。饲喂高能量的饲料.粗料以青干草、青贮、多汁类饲料为好.常规饲养法是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泌乳3个月后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调整日粮结构.增加青粗饲料比例.降低精料给量.以奶定料。  相似文献   

3.
少喂精饲料 奶牛产犊后,乳房常有水肿,此情况下,只能喂给少量精饲料。奶牛产后4~5天,开始给予少量多汁饲料,随着乳房消肿变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的喂量,直至达到标准用量(一般7~15天)。奶牛的泌乳高峰在第二个泌乳月份,为充分发挥其泌乳能力,可在乳量上升期内适当多给营养丰富的饲料,直到乳量不再增加时(约需10~15天),停止这部分多给的饲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问:一般奶牛饲料的配比,例如产奶20千克的奶牛喂多少精饲料合适?专家回复:精饲料比例可按每百千克体重计算,也可按料奶比计算。更为科学的方法是根据不同产奶时期(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不同产奶量,并结合奶牛体况来调整精饲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05,(4):53-53
此期体质已恢复,乳房软化,消化机能正常,乳腺机能日益旺盛,产乳增加快,进入泌乳盛期。在分娩后16-100d为泌乳盛期。若头产母牛在15—21d内不催奶,逐步给予良好的营养水平,可使高峰期延长到120d。泌乳盛期是整个泌乳期的黄金阶段,此阶段产奶量约占全泌奶期产奶量的40%左右。高产奶牛采食高峰要比泌乳高峰迟6—8周,就不可避免地在泌乳高峰期出现一个“营养空档”。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产奶期指母牛分娩后到干奶前这一时期,一般为305天,一般分为泌乳早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一、各期的饲养要点1.泌乳早期,时间为分娩至产后21天。饲养要点为产后恢复、疫病防控和产奶高峰准备。母牛产后,及时饮温麸皮红糖水,做好挤奶和子宫检查、消毒或给药;转饲产奶期日粮,每日每头增加0.25千克精饲料,按3千克奶增加1千克精饲料确定精饲料用量,为高产做准备。恢峰时饮温和子宫检产奶期日千克精  相似文献   

7.
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精饲料对新疆褐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新疆褐牛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补饲精饲料0、1.0、1.5和2.0 kg/d/头.[结果]在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料精可以提高新疆褐牛的产奶量.[结论]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泌乳盛期后产奶量下降有延缓作用,对牛乳中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体物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石传林 《饲料博览》1999,11(8):29-29
双乙酸钠毒性极小,不致癌,无残留,被列为国际开发利用的一种食品及饲料使用的营养型防霉保鲜添加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双乙酸钠可增加饲料对畜禽的适口性,可提供乙酸,有利于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的提高;同时双乙酸钠还能防止仔猪下痢,控制和治疗火鸡的出血性肠炎。1 泌乳牛日粮中的应用用添加双乙酸钠的饲料喂泌乳牛可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因为双乙酸钠能分解出醋酸根离子,有利于奶牛中短链脂肪酸的合成。杨岩等(1993)报道,在33头黑白花泌乳母牛的饲料中按每头每日16g添加双乙酸钠,结果表明,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0…  相似文献   

9.
改善饲养管理特别是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措施有:注意饲料选择、日粮营养均衡,各种营养物质符合奶牛的生理需要。干乳期减少精饲料,增加粗饲料的喂量,停喂多汁饲料,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围产前期增加混合精料的喂量,达到牛体重的1%,同时将钙的喂量降到  相似文献   

10.
1.根据泌乳阶段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产后210天至“”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  相似文献   

11.
高产奶牛是指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一个泌乳期的总产奶量在6000kg以上的母牛。高产奶牛的特点是产奶量、泌乳曲线上升到最高峰的时间快(通常在产后50~60d);泌乳高峰持续时间长(约30d左右);泌乳高峰过后奶产量下降速度缓慢。由于产奶量高,牛的采食量大,饲料利用效率较高,新陈代谢旺盛,对饲料及外界环境反应敏捷等等。  相似文献   

12.
《饲料博览》2004,(2):51-52
1奶牛泌乳盛期的生理特点 泌乳盛期是指从泌乳初期到产奶高峰(8~10周)期间。泌乳盛期是饲养难度最大的阶段,因为此时泌乳处于高峰期,而母牛的采食量并未达到最高峰期,因而造成营养入不敷出,处于负平衡状态,导致母牛体重骤减。母牛在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乳房的水肿已经消失、软化;②机体内的催乳素的分泌量会逐渐的增加;③食欲已完全的恢复正常,乳腺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饲养管理 一般奶牛场都制定有不同阶段的饲料配合方案,按饲养标准供应日粮,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干奶期间的母牛膘情过肥,产后牛或泌乳高峰期母牛膘情又过瘦,其原因都是营养失衡。如按五级评分制,干奶期母牛膘情要维持在3.5~3.75,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要维持在3-3.5之间。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制约,能量不足和过剩都会对繁殖力产生不利影响。能量不足通常发生在饲料质量低劣、限制饲养、产后泌乳初期及高泌乳量等条件下,以产后初期最为常见,这是由奶牛产后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当产后初始体重下降20%~24%时,母牛发情周期终止,卵巢静止。奶牛产后的产奶量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产奶牛饲养 泌乳前期 (1)产后第一天,日粮按产前供给,充分供给清洁温水。第一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2)从产后第二天起,以喂给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能量饲料为主,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酌情增喂精饲料,每天增喂量0.7~1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16.
正初产奶牛受生长发育情况和第1胎产奶量的影响,产前按干乳期母牛的要求,产后按泌乳初期母牛的要求来安排。在饲养上要保持中上等的营养水平,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饲粮搭配。初产奶牛饲粮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从进入围产前期(产前3周)开始增加精料,由原来  相似文献   

17.
对19头生长发育及性机能正常的黑白花青年母牛进行了人工诱导泌乳试验,结果能在母牛一生中增加一个泌乳期。此泌乳期的产奶量达到3028.5公斤;泌乳开始后分别在30~116天内怀孕(平均66天),受胎率100%;产第一胎后(第二个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为6270.8公斤,比对照组的5257.29公斤高1013.57公斤,差异极显著(P<0.11);第二、三胎的奶量均在7000公斤以上。人工诱导泌乳后的青年母牛生长发商及犊牛初生重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8公斤乳汁。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一、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体重180~200公斤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6公  相似文献   

19.
正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奶量有直接关系,要做好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个阶段的饲养,注意日粮精料和粗料合理搭配饲喂,利用有限的优质饲料饲喂高产奶牛,以提高养殖效益。一、产奶牛一般饲喂技术1.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根据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奶牛日粮原料应该尽量多样化,以确保能量蛋白降解速度平衡、氨基酸平衡、限制性营养因子均衡供应。一般奶牛的日粮应由4种以上的谷物类、豆类或其副产品组成混合精饲料(内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青、粗饲料应由青绿饲料、青贮饲料、根茎瓜果类和干草等组成。奶牛每天可采食优质干草3~4千克,中等品质干草2.5~3千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业部畜牧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乳牛的饲料过于精化,同时食用干草类的粗饲料数量减少是导致后期产奶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保证产奶量稳定,应适量减少谷物成分的精细饲料,而增加一部分草类等高质量的粗纤维饲料,粗饲料最好是含有8%以上蛋白质和35%~40的纤维素;喂饲适量的精饲料可增加奶牛的胃肠功能,以保证后期产奶量的稳定。粗纤维饲料可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