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甜瓜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及抗病毒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甜瓜组织培养、生物技术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下载2010—2019年以甜瓜×育种为主题的科技文献,利用NoteExpress、Excel、R语言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我国年均育成甜瓜新品种数为13个,甘肃、江苏、浙江、河南、黑龙江等省(区)是我国甜瓜新品种育成主要地区,其中科研院所是我国甜瓜育种的主力军。甜瓜育种方向主要是选育早熟、抗病、厚皮甜瓜或薄皮甜瓜等高品质品种;厚皮甜瓜育成新品种多样性比薄皮甜瓜育成新品种更加丰富;甜瓜育种单位所在地区分布与甜瓜栽培面积分布具有相对一致性。《中国瓜菜》《中国蔬菜》等科技期刊是近10 a来我国关于甜瓜新品种选育文献发布的主要期刊。近年来我国甜瓜育种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各种类型甜瓜新品种不断丰富,但仍然存在分布不均、抗病性单一、缺乏特色优质品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同工酶标记对甜瓜起源的研究、DNA分子标记对甜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甜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甜瓜目标基因定位与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种优势分析与预测等5个方面对分子标记在甜瓜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厚皮甜瓜东移历程确定了江苏沿海地区厚皮甜瓜育种资源引进目标及选育方向,对引进的11份厚皮甜瓜代表性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h3、4h14、4h15、4h16、4h26适合江苏沿海地区推广应用.通过连续5年自交选育,获得4h16-1-1-4、4h15-2-2-1、4h15-2-2-3稳定的自交系.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厚皮甜瓜育种现状的研究,提出以挖掘整理薄皮甜瓜地方品种、引进抗白粉病材料、充实厚皮甜瓜育种亲本资源库、加快育种进程、培育超市精品瓜及耐盐特色品种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种育种技术手段培育适合设施种植、具有酸甜味的甜瓜新品种.[方法]利用航空育种、辐射诱变育种或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结合常规育种技术选育新品种,并参加全国甜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甜瓜“风味”系列新品种,表现为坐果整齐一致,肉质具有酸甜味,柠檬酸含量高于普通甜瓜2~3倍,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抗病性强.[结论]“风味”系列甜瓜新品种中,有不同的果型、不同果皮色,肉质脆或软.其中,“风味5号”通过国家甜瓜作物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内西瓜甜瓜育种研究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总结了我国在西瓜甜瓜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组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西瓜甜瓜遗传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二、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甜瓜倍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多倍体甜瓜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并比较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在水分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结果]在水分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株高、茎粗、干物质重量、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分胁迫抑制了二、四倍体薄皮甜瓜植株的生长。四倍体的薄皮甜瓜株高胁迫指数、茎径胁迫指数、干物质胁迫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二倍体叶片中自由水含量和水分饱和亏明显高于四倍体,说明四倍体薄皮甜瓜在苗期抗旱性比二倍体强。[结论]多倍体育种可以作为甜瓜抗性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行倍性育种(棉花、牧草、甜瓜、甜菜) 通过花粉培养、未受精子房和胚珠培养及试管受精等均可诱导形成单倍体;通过胚乳培养也可以获得三倍本;通过植物愈伤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染色变异也能培育出非整倍体变异的个体,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行的倍性育种,可大大的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择效率,还可培育出几种倍性水平的个体,更大的优点是不受季节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有效利用甜瓜种质资源,在对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甜瓜种质资源的起源,重点介绍了甜瓜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应用,展望了甜瓜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AgNO3对甜瓜离体胚囊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作物的花药、小孢子培养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育种工作中。与花药培养相比,离体培养子房或胚珠诱导单倍体植株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某些作物上诱导率和绿苗率较高。早在80年代,水稻、大麦、玉米、青稞和马铃薯等都已建立了未受精胚珠单倍体离体培养技术,而对于葫芦科植物至今尚未找到一条高效的单倍体诱导方法。1999年,FICCADENTI进行甜瓜未授粉胚珠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2003年,LOTFI采用FICCADENTI的培养方法,对不同甜瓜品种进行诱导,结果只得到了3棵再生植株,在未进行倍性鉴定之前死亡。至今,国内甜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尚未报道。  相似文献   

11.
网纹甜瓜生长点,子叶,下胚轴离体培养初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var. reticulatus)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常规育种方法需时很长,同时生产上,由于病害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简化杂种一代制种技术,并可为加快良种繁育速度,培育脱毒苗,实现工厂化育苗,探索一条新的技术途径。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纹甜瓜茎尖、子叶、下胚轴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做了进一步探讨,为无性快繁网纹甜瓜提供了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Ⅰ:供试品种有Arusuheborito春系3号、夏系7号和F_1春3号×夏7号。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学》2008,(8):F0003-F0003
“十五”期间,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优质无子西瓜、甜瓜育种全省全国领先后,成功转向到适应设施农业生产要求的小果型无子西瓜选育,早熟、延秋西瓜选育,以及配套立架高产栽培,无公害有机质无土栽培上,实现了西瓜甜瓜育种的新突破,共选育5个品种:荆灵1号,鄂西瓜7号、鄂西瓜11号、鄂西瓜13号和鄂甜瓜5号,鉴评成果1项,其中荆灵1号小果型西瓜于2006年10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是该院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西瓜新品种,标志着西瓜、甜瓜育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巴蜜37号甜瓜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适宜河套地区露地栽培的早熟、抗病厚皮甜瓜杂交种。现对其选育过程进行总结,包括育种目标、亲本来源及特性、选育过程、试验结果等,并对其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介绍,以期为育种及栽培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彩虹七号是甜瓜育种专家钱桂艳和王学忠于2003年推出的杂交一代甜瓜品种。具有四大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F0003-F0003
“十五”期间,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优质无子西瓜、甜瓜育种全省全国领先后,成功转向到适应设施农业生产要求的小果型无子西瓜选育,早熟、延秋西瓜选育,以及配套立架高产栽培,无公害有机质无土栽培上,实现了西瓜甜瓜育种的新突破,共选育5个品种:荆灵1号,鄂西瓜7号、鄂西瓜11号、鄂西瓜13号和鄂甜瓜5号,鉴评成果1项,其中荆灵1号小果型西瓜于2006年10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是该院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西瓜新品种,标志着西瓜、甜瓜育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五”共获奖3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荆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甜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瓜 (CucumismeloL .)在我国北方地区 ,传统栽培方式多为早春播种 ,夏初收获 ,上市时期很短 (一般 6月中旬前后 )。由于育种工作的需要 ,我们课题研究组开展了甜瓜夏秋季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甜瓜在北方地区可以实现多季种植 ,这不仅解决了育种工作中加代繁殖问题 ,而且也可以为甜瓜反季节栽培提供有益的偿试。现将我们已经获得的栽培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以供广大瓜农参考。1 品种选择夏秋种植甜瓜由于处于高温高湿季节 ,因而要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宜选用硬皮甜瓜亚种 (ssp.africanusLi)光皮变种 (var.inodorusNaud) ,如豫园雪蜜、新抗 …  相似文献   

17.
瓜类遗传育种中的染色体倍性操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西瓜、甜瓜及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单倍体和多倍体诱导、细胞学倍性鉴定、染色体加倍研究的进展,并对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甜瓜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植株果实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甜瓜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植株果实的获得翟文强,廖晴(新疆农科院园艺所,乌鲁木齐,830000)抗病毒病甜瓜品种的培育一直是甜瓜育种界关注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CMV甜瓜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  相似文献   

19.
甜瓜是人们喜爱的夏季水果,其营养丰富,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栽培甜瓜中由于起源不同可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生态类型。以前薄皮甜瓜(俗称香瓜)多零星栽培,以自产、自销方式生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果品多样的要求,甜瓜的栽培面积逐年上升,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由于我国甜瓜育种起步较迟,目前南方各地裁培的薄皮甜瓜大多是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甜瓜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提取或人工合成具有抗病、抗虫、提高品质等某一特性的基因片段,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或基因枪等技术转入甜瓜植株,可获得前所未有的甜瓜新种质,这是提高甜瓜遗传育种、品种改良,拓宽种质资源范围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转基因甜瓜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抗虫与提高果实品质和控制果实成熟等方面,本文就转入的上述外源基因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