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冻害是农作物及经济果木在春季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地由于北方冷空气的侵入,气温急剧下降形成霜冻和寒潮。当日地面最低温度降到0℃或百叶箱最低温度2℃时,称心霜冻,群众称为“黑霜”。日平均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摄氏度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的天气称为寒潮。它的来临有时风去突变,风雪交加,有时气温猛然下降,使人感到干冷。  相似文献   

2.
小麦春季冻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抗寒能力下降,因寒潮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而发生的霜冻灾害,因此时天气已逐渐转暖,又突来寒潮,故常称为倒春寒.春末晚霜冻害是指小麦拔节后,穗分化进入幼穗形成期,抗寒能力减弱,遇强冷空气,气温低于-3℃~-5 ℃而导致的冻害.  相似文献   

3.
王华 《湖南农业》2008,(2):17-17
一、寒潮灾害特点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  相似文献   

4.
达县切实采取措施弥补低温寒潮灾害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10~13日,达县遭遇低温寒潮袭击,日均气温降幅达20℃左右,局部地区出现降雪,最低温度0℃左右,低温持续时间达80小时以上。致使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特别是水稻秧苗受害尤为严重。全县水稻秧苗苗床受灾2.5万亩,一般死苗达10%-20%,部分地方死苗达70%。灾情发生后,达县农业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在“查、栽、育、防、管”上狠下功夫,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努力确保大春栽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苏北地区的小麦入春以后,当日平均气温升到3℃时开始返青,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此时,当极端气温降到-5~-7℃时,小麦就会出现轻霜冻害,最低气温低于-7℃时出现重霜冻害。据灌云县气象站20年(1959~1978)气象资料,3月上中旬出现重霜冻害的有7年,平均三年一遇,出现轻霜冻害的有6年,平均3~4年一遇。3月下旬末到4月上旬初,三麦幼穗分化进入中  相似文献   

6.
<正>龙眼冻害的发生与气温降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气温下降到0℃时,嫩叶、幼苗受冻害,-1.5℃老熟叶片受冻害,-2℃当年生枝条受害干枯,-4℃持续3小时连续4天以上,5~10年生树龄的主干、主枝受害,甚至整株死亡。为了减少龙眼因寒流造成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防寒措施,供参考。一、冻前预防1.合理选址:种植地不能随意北移,要看冬天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2.培育健壮的秋梢:龙眼秋梢是来  相似文献   

7.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茶叶产区位于北纬33°以南鄂豫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北麓,年平均气温在15 ℃以上,极端最低温度可达-10 ℃,年降水量1000~1200 mm,相对湿度75%~80%。河南省茶叶产区为中国东部茶区北界,茶树越冬条件较差,易遭寒害、冻害。一、茶树受害症状(一)寒害寒害是指茶树在生育期间遇到反常的低温(一般在0 ℃以上)而遭受的灾害,如春季的寒潮、秋季的寒露风等,导致茶树萌芽推迟,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小麦冻害的发生、防御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主要发生2个阶段:一是越冬期冻害,另一个是春季冻害和低温冷害。1霜冻发生的规律与危害寒潮是引起小麦冻害的主要原因,一般把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大于10℃,在连续降温的过程的终日(或终日的次日),最低气温小于0℃(冬季)或小于5℃(春季3、4月)称为寒潮。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各地出现的寒潮次数也不尽相同,基本规律是淮北地区寒潮比沿江江南多,有自北向南递减趋势。1.1越冬期冻害入冬后,气温逐渐降低,麦苗经过低温抗寒锻炼,细胞组织内糖分积累,细胞液浓度增加,抗寒能力大大增强,一般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1.春霜冻害苗 1.1形态特征;小麦春霜冻害,按受害程度,可分为外伤和内伤两大类。外伤指叶片受冻,内伤即幼穗受冻害。叶片受冻,开始象被开水烫过一样呈水渍状,几天后叶片枯黄。 幼苗内部受冻有以下三种情况: 1.1.1幼穗被冻死。正在进行分化的幼穗,抗寒力较弱,遇到低温,有时茎、叶等营养器官受害不重,而幼穗却被冻死。受冻幼穗开始呈水渍状,失去光泽,以后变成灰白色,随后植株逐渐枯萎。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12月中旬至下旬 ,徐闻县遭受了自 195 7年以来最严重的强寒潮低温霜冻灾害 ,特别是 2 4日凌晨出现了徐闻历史上罕见低温霜冻天气 ,据徐闻气象站观测 ,2 4日凌晨 ,徐闻站最低气温 3.5℃ ,地面最低温度- 1.4℃ ;南华站最低气温 - 0 .7℃ ,地面最低温度 - 1.8℃ ;友好站最低气温 1.7℃ ,地面最低温度 - 2 .0℃。这次寒潮灾害之严重 ,实为历史罕见。据调查统计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约 33万亩 ,合计经济损失 8.95亿元。现将果树、花卉灾害损失情况汇报如下 :  根据我们下乡调查了解这次低温霜冻情况及各乡镇上报的数字 ,综合分析我县灾…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春季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灾害之一,近几年几乎连年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一般发生在早春2、3月和晚春4月上中旬,前者是指北方强寒潮袭击时,气温骤降,下降至-2~-3℃以下时,使一部分已进入起身拔节的早播春性品种受到冻害;而后者指轻度的寒潮袭来,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上2~3℃或5~6℃,使部分正处于抗寒最低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小麦受害,受害小麦以后表现为空颖或难以抽穗.冻害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60%.防御小麦冻害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小麦霜冻是在地面层温度骤降到0℃以下,并低于小麦在一定发育阶段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而使小麦遭受冻害。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渐弱,易遭晚霜冻害。受霜冻害的小麦从植株外部形状看有的是茎部受伤害,有的是叶片变黄,扭曲,严重的植株枯萎,还会造成穗部的雌雄芯受冻,小花退化,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所以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御,常见的防御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的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不利的气象条件直接影响人参的正常生长发育。下面重点介绍早霜、冻害、大风对人参生长的影响。1 早霜入秋后 ,人参进入枯萎期 ,常常由于气温降低遭受霜冻之害。枯萎期是人参贮藏根最后增重期 ,如早霜迟 ,可延长生育期 ,有利人参增重。经验证明 ,在早霜来临前采取防霜措施或利用封闭大棚避免早霜危害 ,能延长生育期 ,促进人参根增重。2 冻害以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情况看 ,在整个休眠期间(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至翌年4月)气候寒冷干燥 ,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在 -15℃以下 ,极端最低气温在 -35℃以下 ,但由于人参耐寒性强 ,一般年份可以安全越冬。在冬末春初 ,常有大范围寒潮降温 ,并伴有大风和降雪天气 ,这时常因气温急降而造成人参冻害 ,尤其是在萌动期出现冻害 ,对人参危害最大。人参冻害通常发生在秋雨多、春雪大 ,土壤过湿的条件下。早春气温开始回升 ,当气温上升至0℃以上 ,积雪融化 ,土壤在表层解冻 ,融水不能下渗 ,土壤表层湿度大 ,此时 ,如有寒潮入侵 ,气温突然下降至0℃以下 ,人参会遭受冻害。因此 ,要及时清除积雪 ,降低土壤湿度 ,以减小或避免冻害。3 大风大风不仅使人...  相似文献   

16.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李、梅,桃、梨等果树开花早,2月初即开始开花。在花芽绽开或花序伸出期气温-3—5℃即有5%致死,花期气温降至0℃以下时,即使只有两天,也会受冻害而减产。因此,李、梅、桃、梨等果树在开花期易受寒潮、低温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致使其受粉不良,坐果率低。为防止李、梅、桃、梨花期遭受冻害,可采取延迟花芽发育、推迟花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业》2013,(24):8-8
天气变化及时传递——★气温偏低局部有冰冻今明后3天全省气温较低,局部地区有冰冻。,提醒广大农民朋友,注意对设施作物、养殖畜禽、在塘鱼蟹等采取适当措施防寒保暖,谨防冻害。具体天气情况:今天多云转晴。最低温度:-2~1℃,最高温度:8~10℃。明天晴转多云到阴.最低温度:-2~0℃,最高温度:10~13℃。13日多云到晴,最低温度:淮北地区-3℃左右,有冰冻,苏南地区1℃左右。其他地区-1~0℃,最高温度:8~13℃。  相似文献   

19.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冻害发生的天气因素是寒潮,即冷空气大规模侵入使温度下降10摄℃以上,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的灾害天气。寒潮发生冻害的程度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20.
1.苗期冷害 西瓜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苗期适宜温度为20~25℃.当最低温度为10℃以下时,瓜苗基本停止生长.受冷害后,初期叶片和茎基部呈水渍状,如受冷害持续时间过长,瓜苗将慢慢干枯而死.若遇寒潮加上管理不当,还会发生冻害,造成缓苗,出现弱苗或僵苗,严重时瓜苗变黑、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