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天跃  陈继久 《四川蚕业》2004,32(2):25-26,24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桑树栽培技术除投产桑高产优质外,同时能够在桑树建园上将育苗、栽植、嫁接、养形综合配套,做到省工、省本、快速,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现结合生产实际,对快速建园技术各环节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为缩短桑树投产时间和成本,提升标准化优质桑园建设,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稳步健康发展,会东县进行了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从2018年开始,通过桑树丰产建园技术的实施,改变以前"一年育苗、一年栽桑、1~2年嫁接"的模式,逐步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嫁接养型、当年养蚕见效益",现在基本形成两种模式。桑树快速丰产成园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栽桑、嫁接、养型四个部分组成。我县采用外购商品桑苗的方式,将四个环节形成两组方案即"先栽  相似文献   

3.
<正> 桑树按常规栽培需要2—3年才能正式投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探讨快速丰产桑园的栽培技术,我们从1981年冬开始,在丹阳县横塘公社冷甲大队进行了大面积密植桑园快速丰产的试验。现将一年来的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一、试验方法 (一)基地选择:为了提高桑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快速丰产的目的,以该  相似文献   

4.
桑树是蚕业的物质基础,快速推广良桑新品种是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发展桑树必须先培育实生桑苗,再经嫁接成良桑投产,经过时间长、技术性高、操作工序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不适应桑树快速投产的需要.因此,良桑密植小桑园的快速推广,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优良的桑树品种、改良后适宜栽桑的土壤,三者有机结合并组装配套一步成园.通过三年来的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于密植小桑园的良桑的快速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5.
<正>桑树按常规栽培方法,需要3—5年才能正式投产.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探讨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从1981年冬季开始,在丹阳县横塘乡冷甲村建立新桑园,连续三年进行大面积密植速成丰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树草本化栽培技术参数的研究是桑树草本化栽培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通过对我国桑树密植栽培技术的历史和应用实践进行总结,明确桑树草本化栽培的核心技术参数,揭示其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以期为桑树草本化标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归纳总结了广西桑树栽培技术体系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桑树栽培技术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根据广西自然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等区域特点,从桑树品种多元化发展、"桑产业"研发创新、栽培种植技术创新、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应用现代水肥技术、条桑收获技术、构建桑树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桑树栽培技术体系创新思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桑树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其快速投产,我们开展了“新嫁接良桑用塑膜包扎砧木顶端剪口,嫁接后灌水与不包扎、不灌水”的对比试验,以求得进一步提高桑树成活率,加快良桑化改造进程,促进桑树尽快丰产。  相似文献   

9.
桑树是蚕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养蚕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桑树产量的高低、品质之优劣与栽培环境、栽培技术关系密切,但桑树品种的种性,种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育种的实践证明同等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一个优良的桑品种,对增加叶产量、增产蚕茧,提高茧丝质品质和蚕种的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桑树的生长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与环境条件尤其是光、温度、水份、空气、无机养份和土壤以及栽培技术有着密切关系;桑树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环境条件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桑树发芽期温度、水份是主要因素,分析掌握好它们的规律,为科学养蚕,稳产高产提供依据。我们从气象角度来预测桑树鹊口期,方法简便,容易掌握,预报结果可及时供蚕桑部门确定催青适期,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桑树常规以3年养成.但由于现行农桑系列为杂交桑品种,生长旺盛,在肥水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2年快速养成方法。为使蚕农早投产早收益,我们于2006年向湖州市科技局申报了科技项目“蚕桑规模小区桑树新品种快速成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桑树新品种快速成园的剪伐时间、肥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的试验、调查和研究,经过2006年和2007年的试验、调查和总结,已取得一些成果。现就菱湖镇对农桑14成园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技术对桑树生长的影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桑树品种的优劣与桑园产量和叶质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桑树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以江苏省某灌区为例,就不同栽培技术对桑树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以期得出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促进蚕桑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 发展蚕桑生产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桑树从育苗、栽植、嫁接到投产至少要3—4年,达到高产期要五年。如此缓慢的进程,加之丝绸行情疲软,使得蚕农养蚕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一旦丝绸行情转好,蚕农又盲目增订蚕种,出现缺叶,蚕儿食桑不足,蚕病暴发,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特研究了一种高产桑叶的办法——桑园桑树一窝多株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在1995年亩产达到2750余公斤,明显地提高了桑叶产量,缩短了3-4年时  相似文献   

14.
冬季,是桑树管理的重要季节,是挖掘现有桑树增产潜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幼桑投产,增强树势,延长树龄.增产桑叶,提高叶质,对明年增发蚕种、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将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把桑树冬培管理作为今冬明春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扎扎实实,一抓到底。才能保证明年蚕茧生产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一步成园”栽培技术朱林森(河南省南召县蚕业局)“一步成园”是将育苗和栽桑合在一起,培苗后不经移植,直接建成桑园的一种速成密植栽桑法。它是对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栽桑、四至五年投产的传统育桑方法的重大改进,具有投资少、收益早、效益高的优点,现将技...  相似文献   

16.
叶伟彬 《广东蚕业》2000,34(4):51-58
桑树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又是家蚕唯一的饲料。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基本掌握了栽桑技术。桑树伴随着丝绸之路名扬于世,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解放以后,我国的桑树研究及其栽培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为了让人们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桑树学  相似文献   

17.
<正>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桑树的生长除决定于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与环境条件尤其是光、温度、水份、空气、无机养份和土壤以及栽培技术有着密切关系;桑树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环境条件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桑树  相似文献   

18.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10,30(1):41-42
桑苗定植后要按生产需要进行人工剪定,将其养成一定型式,而良好的树形是构成高产群体结构的前提。为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养型时间,促使新栽桑园早日投产,在肥水充足、管理科学的前提下,通过栽植桑树嫁接苗(桐乡青)的快速养型(中干树型)技术,当年即可剪定树型,养成两级支干,达到当年栽苗,当年养型,次年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兆华  单步明  谢同建 《四川蚕业》2009,37(3):30-30,34
<正>嫁接体"一步成园"是桑树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其具有成活高、成园快、成本低、成效显等特点。在实施嫁接体"一步成园"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桑树嫁接、温床催芽、嫁接体移栽、摘芯分叉、新桑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我县广大蚕农管护桑树的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县90%以上的桑树进行了春伐式修剪,采桑已改一把捋光的不良习惯,现“冬重剪”桑树采桑留叶的面已上升到90%以上,虽然如此,但绝大多数蚕农对采桑留叶的意义和方法不甚理解,出现投产桑梢端留叶片数普遍偏少,一般2片左右;新栽桑、新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