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粮食收购入库环节,传统扦样方式常存在扦样区域划分不科学、扦取样品代表性不足、扦样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及“人情粮”等舞弊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粮食智能随机扦样方法。首先使用双目立体相机获取散粮运输车的左右图像,利用图像分割技术自动识别车厢厢体及装粮区域,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随机扦样规则划分扦样区域并得到一系列扦样点,接着通过视差分析和立体匹配得到扦样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最后自动生成扦样机控制指令,实现全过程智能随机扦样。  相似文献   

2.
散粮装卸系统中扦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涛  魏祖国 《粮食储藏》2006,35(2):55-56
随着“四散”在粮食流通方面的广泛推广运用,散粮装卸过程中扦样的方法和准确性在粮食检验环节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没有相关的散粮装卸系统扦样国家标准,结合港口散粮装卸作业特点,探讨出一些扦样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散粮装卸流程1.1卸车入仓流程L18散粮车→卸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收购中,农民和购销经纪人已经成为储备库的主要供应商,他们出售的粮食数量从几百千克到几十吨不等,且品种多样,质量不一,给粮食入库时的扦样检验造成一定的不便。  相似文献   

4.
7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丹阳市违反《粮食收购条例》,实行“以粮换种、随征入库”的做法。事件发生后,省政府立即发出紧急通知,明确指出“以粮换种、随征入库”是变相代扣;农业部随之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面停止这种做法。丹阳市各级有关部门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粮食储备库以及大中型粮食企业收购时所用的固定式粮食扦样机扦样量大造成的分样困难、劳动强度高等因素,根据我库在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式粮食扦样机的连续自动分样器,大大地节省了来粮检验环节的分样时间,减少劳动强度,确保分样准确度,同时降低了分样过程中大量的灰尘对检化验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仓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地方收购的粮食质量普遍降低,为了圆满完成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及新仓压仓装粮计划工作,2003年11月我库在全区范围内各收储公司站点经过逐仓堆扦样检验筛选,并组织人员驻点监督质量,采取边收边整晒去杂、单收单存等多种灵活收购方式完成了新仓集并4200t粮食的前期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新仓作用,且做到储粮安全达标,我们针对新仓粮层深、存粮多、水分高等特点,依仓房的性能结构、粮食的基本情况而采取了吸出式间歇机械通风降水综合实验。  相似文献   

7.
高大平房仓整仓稻谷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风在原建仓配套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不再投资、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现代储粮工程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而且可以降低储粮水分。随着国家粮食制度的不断改革,推行“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粮食收购方式出现了多元化。在轮换粮源非常紧张和无烘干设备的情况下,对高水分来粮如何处理,是当今粮食入库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粮虫陷阱检测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储藏期为1年和9年的散存稻谷为试验粮食,并对粮虫陷阱检测器和扦样选筛法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工作效率明显高于扦样选筛法.两种方法分析害虫群落物种组成、测定粮堆低密度和高密度害虫分布效果相似。说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效果稳定,重复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储粮害虫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藏是粮储企业购、销、调、存等诸多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期,许多粮食企业体制不顺带来的弊端日益明显,“多渠道”的参与使得收购环境日益严峻,加上“家大口阔”的人员状况、收购资金的“捉襟见肘”、经营亏损的居高不下等原因,已使企业不堪重负。粮食企业要想“重获新生”,只有理顺体制、裁减冗员、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粮食市场逐步放开,每年德阳地区生产的粮食从田间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坚持按标准收购农民的粮食巳不现实,高水分粮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受日晒场地及外界温湿度等因素的制约,对粮食入库后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为使高水分粮既能收,又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水分的标准,确保各级储备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金梅  陶诚 《粮食储藏》2010,39(3):53-56
1背景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购销市场的开放,粮食收购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除各级粮食储备库之外的个体、私营粮食企业进入收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储备库为了掌握粮源,争取主动,不可避免地要收购部分高水分粮,规模偏小的储备库即使不具备粮食干燥条件也不得不轮人部分偏高水分粮,既增加了储粮安全度夏的难度,也给储粮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2.
扦样是粮食貯运检驗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为确保貯粮安全,通常需要較多量的各层样品,尤其是深层和底层样品,用来检驗粮食的水分、含杂、虫、霉等情况。我国粮食仓庫中目前普遍采用矛状和双套筒式扞样器,这类扞样器完全靠人力插入粮堆內,然后打开口,进行扦样。广大粮食职工一致反映使用这类扞样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取样量少(如矛状扞样器一次只能扦取25克左右样品),一般扞取深度只能达3米,扦取的样品中破損粒增多,扞不到底层和靠近墙壁的样品。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创新,如何为国家的粮食储备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粮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新建高大平房仓一般仓长60m,跨度18m,仓容在4500t左右,散装粮面高度近6m。由于粮面的高度增加,给经常全面检查散装仓粮情的取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取样时的使用不便,对扦样管进行了小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对散装粮采用两种扦样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所扦样品的杂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电动扦样和手工扦样的测试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粮食收购过程中,粮农卖粮过于集中,检测不到位,是造成储粮品质差,水分超标的主要原因,对收购入库后的安全储藏造成一定的隐患。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该技术不仅能解决收购粮食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且对提高储粮品质,减少水分超标等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动扦样机扦样检验与现场称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入粮现场实际过筛除杂称重,查验利用自动扦样机所扦取样品的原始检验数据,用以校正原始检验结果。试验表明:实际过筛除杂与单车原始检验数据比较存在差值;全仓原始检验数据与仓内总杂质含量和实际除杂率比较存在差值。两项差值基本一致,说明自动扦样机扦取的原始样品仍不能真实反映粮食的实际含杂量。  相似文献   

17.
重庆铜梁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仓型为拱板式高大平房仓和基建房式仓。在第一期轮换周期结束后。因安全储藏需要通风降温,进而导致粮食严重失水,保管自然损耗量巨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粮食抢购使偏高水分粮入库,进一步加大了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库储粮科技小组对储藏稻谷进行了通风调质初步探索和试验,通过使用粮食施药调质机调质增湿,解决了因水分减量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水分小麦储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中央储备粮每年大批量的轮换,在新粮流通过程中,中储粮企业、原有粮食基层企业、加工业及个体粮贩竞相涌人市场,农民手中的存粮成了香饽饽。自粮食收割开始就有粮食收购企业进驻田间收购。由于现在机械化程度较高,务农劳力少,收购的粮食没有时间、没有力量、没有晒场去晒;此外,农民认为干湿粮都是热货抢手,不需要晒,导致了在每年的收购环节中,上市粮食水分普遍较高的不良循环。中储粮企业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由于我省进行粮食体制改革,实行“两放开、一调整”,收购主体出现多元化,加之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区小麦大面积减产,出现小麦抢购现象,上市的新小麦普遍水分高、糠杂大。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结合我库小麦需求的实际情况,库领导及时决策,调整收购标准,大量收购新小麦。从6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我库就收购小麦4500万千克。入库小麦的平均水分为13.0%,个别高达14.5%,且糠杂含量高,虫害多。同时由于小麦后熟作用产生湿热,导致粮温持续上升,给安全储粮带来了很大  相似文献   

20.
东坡区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98年以来投资新建的中央储备粮库之一,粮库投入使用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储粮工作,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运用、创新“四合一”技术,并且成立了储粮科技攻关领导小组,解决粮食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及储粮技术革新。我库地处四川盆地,由于夏季气温高,仓房隔热保冷效果差,粮温随外温而变化(房顶温度高达50℃以上,仓温42℃,粮温35℃),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粮食温度与粮食陈化速度的试验和研讨,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