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同地区禾谷类黑穗病偏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属于高纬度、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谷黍、莜麦、高粱、春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和其他杂粮。近年来,黑穗病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成为禾谷类作物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达10万hm2,占禾谷类作物播种面积的65%,一般田块发病率5%~10%,严重田块达50%以上,产量损失一般为5%~10%,重者达50%~90%。因黑穗病为害引发多起种子纠纷事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笔者进行了5a的田间系统观测和大田调查,基本摸清了禾谷类黑穗病的主要种类及其重发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1发生种类大同地区…  相似文献   

2.
最近参加了两次北方旱粮区有关禾谷类黑穗病防治研究的座谈会,听到不少黑穗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很值得重视,应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它。下边谈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禾谷类黑穗病的发生、回升和为害情况 我国解放初期,黑穗病平均发病率在8%左右,严重的地块达70%,是当时重点研究解决的主要病害之一。后来推广了铜制剂和汞制剂赛力散等拌种剂,加上更换了一批抗病优良品种,到六十年代末期,种子传染的黑穗病,已压低到0.3%以下,如小麦腥黑穗病和谷子粒黑穗病等,几乎不易找到。最近根据北方十一省,区67个县(旗)黑穗  相似文献   

3.
禾谷类黑穗病在我国的发生、为害经历了几起几落。解放初期发生很重,东北地区高梁、小麦黑穗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10%,个别地方高达70%以上。由于推广了铜制剂和汞制剂农药拌种和一批抗病品种,五十年代中后期发病率显著下降,许多地方谷子、小麦黑穗病压低到1%以下。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盲目推广了一些感病品种,放松种子处理工作,黑穗病有所回升。由于防治及时,很快得到控制。第三次回升是十年动乱时期。种子处理少了,加之赛力散因残毒而停止使用。一时又没有新的拌种剂代替,种传黑穗病显著回升。土传丝黑穗病,因推广了一批新的感病玉米杂交种,和栽培制度的改变——连作增多。而在全国春玉米区发生蔓延。高粱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引起杂交种抗病性的丧失。这次回升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宋雅坤,张德顺(辽宁省植保站l10036)(锦州市植保站)辽宁省70年代中后期高粱丝黑穗病曾大发生,经过防治,80年代初发病率压低在1%~3%。1994年全省高粱丝黑穗病又大发生,辽宁西部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朝阳、锦...  相似文献   

5.
齐丽英 《植物保护》1995,21(5):40-40
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1994年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全县高粱播种面积5.58万hm2,该病发生面积达4.99万hm2,占高粱播种面积89%。发病率在30%~50%的为4800hm2,占高粱总播种面积8.6%;发病率在50%以上的为366.7h...  相似文献   

6.
倪学仁 《植物保护》1965,3(5):185-185
近年来,大、元麦的条纹病和散、坚黑穗病的发病面积和发病率逐渐扩大,如条纹病平均发病率在5—10%;严重的田块可达20—30%,发病最严重的大部不能抽穗,少数抽穗的也造成籽粒不实;散、坚黑穗病的发病率,平均在3—5%,严重的田块达15—22%。由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每年亩产损失粮食15—30斤。几年来推广了多种方法的药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高粱丝黑穗病发生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我国北方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每年种植面积为2500万亩左右,辽宁省为主产区每年种植600多万亩。高粱丝黑穗病一直是影响高粱产量的重要病害。建国以来该病曾几次严重发生,较近的一次发生是由于八十年代初从美国引入新抗源 T×622A及其抗病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后而得到控制。那时在辽宁省高粱生产田中几乎找不到丝黑穗病。但自1989年后,辽宁省高粱丝黑穗病又普遍发生,发病率逐年上升。至1991年辽宁及吉林省部分地区该病为害十分严重,平  相似文献   

8.
禾谷类黑穗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小麦腥黑穗、散黑穗,大麦坚黑穗、散黑穗,谷子粒黑穗,高粱散黑穗、坚粒黑穗、丝黑穗,玉米丝黑穗等等。对于这一类病害的产量损失的估算,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即认为产量损失大体上等于发病率。这固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实际,但有时却也并不全然正确。由于作物群体间的补偿作用,实际产量的损失率往往低于发病率,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现举几种有代表性的黑穗病类做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9.
施保克浸种防治大麦散黑穗病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种子处理剂对大麦条纹病、坚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1995年全县调查六棱大麦146.7hm2,散黑穗病自然病穗率5.5%~12.0%,平均6.7%,损失大麦27.5kg/667m...  相似文献   

10.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在我省进贤、九江和鄱阳湖滨湖地区发生十分严重,是芝麻的主要病害,株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一般也在20~30%,植株枯死,产量损失很大。现就芝麻种子带菌的研究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99o年9月,取进贤县云桥乡葫果感病(而有大量黑点分生抱子器的葫果)的本地黑芝麻和白芝麻的种子,进行带菌分离。分离方法是用0二l%升汞做种子表面消毒1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种子置PSA平板上28”C培养。1991年11月,取进贤县前坊乡大田发病收获后的芝麻种子(两个黑芝麻品种青麻和刑案麻),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河北省康保县莜麦坚黑穗病发生和防治概况,初步分析造成近年该病回升的原因为调入种子带菌、药剂拌种剂量不足、莜麦收获后留带菌茬过冬、机械跨区收获传菌、种植感病品种,提出了搞好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检疫、搞好种子处理、加强跨区作业机械的监管等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4):55-55
1987年邯郸地区小麦黑穗病发生73.43万亩,其中腥黑穗病发生5500亩;邢台地区发生47.70万亩,其中秆黑粉占2.35万亩,个别地块损失严重。沙河市孔庄乡南沟村5500亩小麦全部发病,病株率在10%以  相似文献   

13.
三唑醇与三唑酮几乎具有相同的杀菌谱,残效长,并有很强的内吸性。前者作为种子处理剂,防治禾谷类黑穗病,效果好,用量低,而且不会像后者那样,在浓度稍高时会影响作物的出苗。三唑醇的化学结构式:  相似文献   

14.
俞大绂 《植物保护》1966,4(2):65-65
小麦矮腥黑穗病(Tilletia controversaKnhü.)的传染方式和普通腥黑穗病不尽相同。矮腥黑穗病菌孢子能借土壤传染,在土壤内能存活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矮腥黑穗病菌的侵染期也较长,不限于小麦的胚芽鞘期,从12月到翌年4月均能感病,是一种相当顽强和比较不易防治的病害。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带菌小麦。 这种黑穗病菌除为害小麦外,其它寄主还有黑麦和60多种禾本科杂草,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少  相似文献   

15.
禾谷类黑穗病是陕北地区的历史性病害,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推广赛力散等汞制剂拌种,效果较好;1970年后停用汞制剂病害加重,1975年前后延安、榆林地区谷子黑穗率一般10—15%,高的达40%以上。 1976年开始引用“内疗素”和“公主岭霉素”到1980年发病率控制到1%以下,其后又放松防治,1985年黑穗率达10%;1986年组织用农抗769闷种,病株率控制在1—2%。1987年以后,由于拌种剂供应不及时,定边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西吉地区农作物10年来常发生的15种病虫草害造成粮食、生物产量、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运用技术经济原则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出当地为害损失严重的病虫草害是小麦条锈病、小麦吸浆虫、禾谷类黑穗病、双子叶杂草、野燕麦、黑绒金龟等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7.
1982年2月,农业部植保局在河南洛阳召开了防治地下害虫和禾谷类黑穗病座谈会。总结了这几年的工作成绩,交流了技术经验,并分析了近年来这两类病虫猖獗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近年来,地下害虫发生总的趋势是:蝼蛄有所下降,金针虫局部严重;蛴螬普遍上升,已  相似文献   

18.
戴树涛 《植物保护》1984,10(3):38-38
高粱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县粮播面积的11.6%、粮食总产的15%、1976年以来,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现已成为高粱增产的主要障碍。1982年发病率平均达23%,严重田发病达50%。 1983年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全县有6个公社25000多户使用25%粉锈宁0.3%拌  相似文献   

19.
由矮腥病菌引起的矮腥黑穗病于1952年在安大略省首次发现。由于病原菌是土壤带菌也是种子带菌的,这病即刻引起安大略冬小麦种植者的关心。关心带病种子会污染原来没有这病的田块,最终将使正个省内冬小麦地都受污染。  相似文献   

20.
六月禾腥黑穗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贤弟  江霞玲 《植物检疫》1991,5(6):407-411
狐草腥黑穗病是一种我国尚未分布、危害性较大的病害。本文首次报道狐草腥黑穗病菌在六月禾 Poa pratensis 寄生危害,对进口六月禾种子中截获的狐草腥黑穗菌的形态、孢子萌发生理以及孢子荧光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其他近似种和变种的比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