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07-110
以1年生绿宝苹果幼树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对植株的生长、叶片的光合及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在多石砾粘壤土上的幼树,其株高、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可溶性糖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种植在沙土和粘壤土上的幼树,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种植于后两种土壤的幼树;绿宝苹果幼树的净光合速率在多石砾粘壤土与沙土中种植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种植于粘壤土的幼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3种土壤条件下种植时无显著差异。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及幼树的形态表现认为,绿宝苹果幼树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在多石砾粘壤土条件下种植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布鲁克斯和美早樱桃为试材,通过对其生理及光合特性的测定分析,了解其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种植于沙土中的樱桃,MDA和可溶性糖含量、POD和CAT活性极显著高于种植于粘壤土中的樱桃;而种植于粘壤土中的樱桃,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种植于沙土中的;在2种土壤条件下,樱桃的SOD活性和色素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布鲁克斯的净光合速率、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极显著高于美早,而美早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较高;2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土壤条件与樱桃品种对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对抗氧化酶活性、色素含量不存在互作效应。综合各指标分析以及植株的生长表现认为,粘壤土比沙土更适合樱桃的生长;布鲁克斯比美早对土壤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两种地被植物生长及生理指标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花叶蔓长春和金叶过路黄进行盐胁迫处理,以了解两种植物的耐盐能力及耐盐性差异。对新梢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新梢生长量逐渐下降,花叶蔓长春的平均相对生长量高于金叶过路黄;叶片中游离Pro含量增加,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表现为金叶过路黄的增幅大于花叶蔓长春;金叶过路黄叶片中的POD活性几乎无变化,而花叶蔓长春中则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测试指标、外部形态观察以及田间生长表现认为:花叶蔓长春的耐盐性较金叶过路黄强,但均可在含盐量为4mg·F^-1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土壤条件对澳洲青苹叶片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植于多砾石黏壤土、黏壤土、沙土中的澳洲青苹为试材,通过对叶面积、叶厚、净光合速率、色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测定分析,了解其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种植于黏壤土和沙土中的澳洲青苹叶面积极显著高于种植于多砾石黏壤土中的,但叶片厚度以多砾石黏壤土最高;在3种土壤条件下,澳洲青苹的根系活力与色素含量相差较小;黏壤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沙土的叶片MDA含量最高;多砾石黏壤土条件下的澳洲青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较高。综合各项测试指标及对植株长势的观察认为,澳洲青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3种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密花连翘进行1.271(CK)、3、4、5、6mg·g-1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以研究其耐盐能力。对新梢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随盐浓度升高,密花连翘的新梢生长量逐渐下降;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盐浓度处理下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显著,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为极显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综合各测定指标以及田间生长表现认为:密花连翘的耐盐性中等,可在含盐量3.00mg·g-1及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2种木本地被植物耐盐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耐盐力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进行盐胁迫处理。对2种植物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盐胁迫下,除4.0 mg/g处理外,海姆维斯蒂栒子新梢相对生长量比亮叶忍冬大;2种植物叶片中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亮叶忍冬MDA含量达到高峰时的盐浓度比海姆维斯蒂栒子低;海姆维斯蒂栒子叶片中Pro含量变化较小,亮叶忍冬叶片中Pro含量从盐浓度3.0~4.0 mg/g急剧上升,高于4.0 mg/g时,迅速下降;2种植物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增加趋势,但上升幅度均表现为亮叶忍冬大于海姆维斯蒂栒子。[结论]综合各测定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海姆维斯蒂栒子的耐盐能力比亮叶忍冬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对密花莲翘(Forsythia europaea‘Fiesta’)和矮溲疏(Deatzia‘hybrida Boule')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种植物的新梢生长量均减小,密花莲翘的新梢相对生长量高于矮溲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两种植物叶片中的MDA含量逐渐上升,SOD活性则逐渐下降,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表现为矮溲疏的变化幅度大于密花莲翘。综合各项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密花莲翘的耐旱性较矮溲疏强。  相似文献   

8.
将3种不同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种植于不同土壤条件下,研究土壤条件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宝’苹果种植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厚、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最大,在黏壤土中最低;不同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对3种土壤条件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响应不一致。综合各指标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认为:‘绿宝’苹果对种植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生长更好。以八棱海棠和圆叶海棠为砧木的‘绿宝’苹果更适合在多砾石黏壤土种植、以平顶海棠为砧木的‘绿宝’苹果更适合在沙土中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一年生‘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2%、0.4%、0.6%、0.8%的NaCl、Na2CO3处理对其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2CO2胁迫浓度的增大,‘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新梢相对生长量明显被抑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AT活性呈现减小的趋势;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叶片的伤害程度大于Na2CO3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用磷酸水溶液对马铃薯植株根际进行酸处理,调查酸处理植株(AT)的结薯特性,测定微型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pH 3处理3 d的AT植株平均每株结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4.8倍,结薯始期比对照提前12 d。诱导微型薯过程中,AT和对照叶片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同测定时间的AT和对照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和Pro含量存在差异。诱导微型薯1 d时,AT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MDA和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诱导微型薯5 d后,AT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和Pro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以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苦豆子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苦豆子叶片质膜相对透性逐渐增高,叶片中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有所下降,长时间重度胁迫促使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OD、CAT和SOD 3种保护酶先后交替发挥作用,胁迫初期以POD和CAT为主,胁迫中期以POD与SOD为主,胁迫后期以CAT和SOD为主.相关分析表明,Pro含量与质膜相对透性、SOD活性、POD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POD活性、MD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苦豆子幼苗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栽培条件下,观察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对蔬菜上海青造成的胁迫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上海青应对毒死蜱胁迫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喷施91.2、182.4、273.6mg/L的毒死蜱后,短期内(2~4d)上海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受到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有所升高,且伴随POD活性升高的还有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表明毒死蜱在喷施后短期内对上海青具有一定的胁迫;高浓度外源水杨酸可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SOD和CAT的直接抑制,使SOD和CAT活性增强,但对POD活性和MDA、Pro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外源水杨酸可部分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的胁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研究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穗条年龄、粗度与切口位置与方法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成苗率及新梢长度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性影响(P〈0.01)。1~2年的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3~4年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3~4年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5年以上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大于0.20cm粗度穗条扦插繁殖的成苗率与新梢长度显著优于小于0.20cm粗度穗条(P〈0.05)。节下1.5~2.5cm的插穗切口位置效果优于2.5~3.5cm的,单削斜口处理效果优于平剪处理。切口位置因素效应均大于切口处理因素,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进行了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穗条年龄、粗度、切口处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节下1.5~2.5cm进行单削斜口的穗条处理结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甘草的抗盐生理特性,对一年生盆栽甘草移栽苗进行不同浓度(0%、0.3%、0.6%、0。8%)的NaCl盐溶液浇灌处理,测定甘草叶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3%、0.6%浓度NaCl处理下可溶性糖和Pro含量显著高于0%处理(CK),第45天,0.3%、0.6%NaCl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2%、67.2%,Pro含量增加了135.9和190.5%,处理30d随盐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整个处理期间,0.3%、0.6%处理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0.8%浓度下甘草干枯死亡。说明0-0.6%浓度NaCl是甘草正常生长的阈值,在受到盐胁迫时,通过保护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协调作用维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带木质芽接、嵌芽接、舌接、劈接等4种常规嫁接方法研究早春不同嫁接方式对香梨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木质芽接的成活率是28%,成活率最低,但它的新梢平均生长量和粗度最大,分别为35.3cm、0.753cm;嵌芽接的成活率是64%,新梢平均生长量与对照相等,新梢生长量为31.4cm,粗度为0.692cm;舌接法的成活率最高达80%,它的新梢平均生长量为32.1cm,粗度为0.683cm;劈接法的成活率是76%,新梢平均生长量与粗度最小,分别为26.7cm,0.587cm。通过4种方法对比研究显示,芽接法的成活率最低,但新梢平均生长量和粗度最大:枝接法的成活率最高。但新梢平均生长量和粗度量较小。  相似文献   

16.
土壤质地对花生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塑料箱中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的土壤(沙土、壤土、黏土)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沙土壤土黏土,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壤土沙土黏土;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在生育前期表现为黏土壤土沙土,生育后期表现为黏土沙土壤土;对产量性状而言,荚果产量、子仁产量和有效果数均表现为壤土最大、沙土次之、黏土最小。由此可知,沙土虽能够提高花生生育前期叶片的生理活性,但生育后期衰老也较快;黏土则在整个生育期均不利于花生叶片生理活性的提高;而壤土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叶片生理活性,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2份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NaC1处理种子萌发后的根、茎、叶生长量和过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以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5%NaCI胁迫严重抑制供试品种种子萌发后的生长量以及POD和SOD活性,"花11"受抑程度明显小于"花30","花11"的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小于"花30".0.5%NaCI浸种预处理提高了"花30"在1.5%NaCI胁迫下的生长量、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下降;降低了"花11"的生长量和POD活性,SOD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青稞幼苗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瑞君  任有成  熊辉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6-16797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不同青稞品种幼苗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了解其抗寒机理。[方法]以青稞昆仑12号和肚里黄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低温处理前、后和低温处理后恢复2d3个阶段的青稞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及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2种青稞中的SOD、POD活性在低温处理后下降,恢复2d后上升,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各异,肚里黄低温处理后活性下降,恢复后上升,昆仑12号低温处理后先升高恢复后再上升。2种青稞叶片中的Pro、MDA含量在低温处理后都增加,恢复2d后有所下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昆仑12号耐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肚里黄较弱。  相似文献   

19.
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明琴  李焰焰  苗杰  于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39-14241
以新麦1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d2+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mg/L)Cd2+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而高浓度Cd2+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但随着Cd2+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SOD、P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0.
Cd(Ⅱ)对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Ⅱ)对泥鳅肝脏内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在Cd(Ⅱ)胁迫下,泥鳅肝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的变化趋势及其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Cd(Ⅱ)(0.025mg/L)对泥鳅肝脏中SOD活性有诱导作用,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CAT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无显著影响;当Cd(Ⅱ)浓度较高时(0.25、2.5mg/L),SOD、CAT、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Cd(Ⅱ)浓度越高,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SOD活性对Cd(Ⅱ)浓度及时间变化较敏感,CAT和POD次之,MDA含量变化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