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北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区域特点,本文选取25项相关指标、以40个地市(盟)为评价单元,建立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从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效率、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大多是各省的主要城市区域,发展效率较高地区主要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潜力表现出以大连为中心、向北和向西依次降低的扇形空间格局,综合能力上中部平原地区及南部沿海地市明显高于北部地区、东部林区和西部农牧区,经济基础、发展效率、农业资源以及科技水平差异是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基本公共资源内涵的界定,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5个维度11个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一体化配置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一体化配置水平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密切相关,还与地方政府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数字化率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数字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客观、准确、持续评判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情况尤为重要和迫切,亟待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数字化评价指标。本研究以农业生产领域为突破口,提出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率的概念,构建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调查试点数据,进行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数字化率对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标度意义;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率较低,信息技术应用普及不足,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总体处于起步期;东中西部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差异较为显著,经济、科技发达省份的数字化水平较高;畜牧业生产数字化率明显高于种植业和渔业,种植业生产数字化率提升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探析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并对驱动因素进行识别,以期为实现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5—2021年中国31省(区、市)面板数据,从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农业发展转型、数字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数字化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分析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特征以及驱动因素的识别。【结果】(1)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但在考察期内,整体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空间上呈现出“东高、中次、西低”的区域分布格局,区域“马太效应”明显。(2)从区域差异来看,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从时空特征来看,我国数字农业发展重心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的特征,整体发展离散性小,空间分布上较为集聚。(4)驱动因素识别上,技术研发创新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数字农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且影响力度高于其他因素。【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领跑型省份与落后型省份的联合发展、多方主体融入与农民数字素养的联合培育、数字基础设施资源与技术的联合下行,助力推动我...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休闲渔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对浙江省2006年和2016年休闲渔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休闲渔业整体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各地市休闲渔业发展在这十年间差异明显。根据目前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强对渔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进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丰富产品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渔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等3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佳木斯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区6县(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及指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富锦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其次是抚远、同江、汤原,其余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不同评价指标数值在地区间起伏较大,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章世秀  章棋  张燕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86-11490
[目的]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对策探讨。[方法]分析了我国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水产业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水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渔业行会、生产和加工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结果]我国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药物残留超标、超水体负荷养殖、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名优特品种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水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进一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积极防范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渔业行会以及各种渔业研究机构应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和加工的技术支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应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指导。[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对策探讨。[方法]分析了我国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水产业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水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渔业行会、生产和加工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结果]我国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药物残留超标、超水体负荷养殖、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名优特品种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水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进一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积极防范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渔业行会以及各种渔业研究机构应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和加工的技术支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应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指导。[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算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其差异产生与地理标志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融合地理标志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结果科学可信,验证了主客观评价结合的必要性。整体来说,东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水平最低,这与各省(市、自治区)地理标志数量结果基本相同。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明显等级差异,基本上与地理标志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文倩 《乡村科技》2022,(6):14-17
农业信息化将助力发展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基于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并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厘清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脉络,探究基于农业信息化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农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但2013—2018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发展趋势良好;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来看,东部>东北>西部>中部,东部具有绝对优势;基于泰尔指数分析发现,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区域共建基础薄弱,但2013—2018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差异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11.
区域多维贫困是2020年后我国减贫事业的重要导向,也是减贫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2、2014、2016、201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Moran’sI指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省际区域多维贫困的空间聚类情况及其相关性,以此来分析我国各地区多维贫困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别。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多维贫困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其中北京等地区已逐步脱离多维贫困,西藏等地区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问题,其余地区则呈现不同程度上的多维贫困。同时,各地区的多维贫困存在地理上的空间自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性的多维贫困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国际远洋渔业的作用愈发重要,研究中国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鱿钓渔业为例,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CMS模型,分析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产品的贸易结构和相关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产品的出口市场稳定,能适应国际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与变动,但也存在进口市场不均衡,外部市场需求依赖性强并呈现下降趋势,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从优化市场结构、建立信息平台、盘活资源禀赋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的建议,以提高中国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袁凯琳 《农业考古》2020,(1):153-161
本文深入考察中国台湾地区的档案、报刊、数据库资料,对"改进"时期台湾渔会改进与渔业复兴进行探讨。在此次改进过程中,台湾当局、议会及渔会三方分别从行政、提案、实施层面形成促渔发展的政策条件。本文通过社会经济史视角,将台湾农业社会与经济史结合,探讨其20世纪50年代复兴渔业的路径与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效益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玉米播种面积指数和单产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均位于全国第三位;效益指数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和全国优势省份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位于全国第十二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位于全国第四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远洋鱿钓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该渔业极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国远洋鱿钓渔业,本文结合脆弱性理论和方法,从气候与环境、物种、社会经济三大方面建立了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法、解释结构模型(ISM)法以及交叉影响矩阵相乘(MICMAC)法对影响指标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鱿鱼渔业资源是最核心的因素,对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脆弱性起决定性作用;科技投入、政策与管理、捕捞强度是最具影响力或驱动力的因素;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脆弱性指标可分五大类,要把重点放在关联因素、调整因子和驱动因素上,其次为依赖因素,自主因素无需过多关注。研究认为,除渔业资源外,脆弱性系统可分为四个层级,长期监控L3和L4层指标,重视L2和L3层的指标,针对性地调整L1层指标,是保持我国远洋鱿钓渔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该研究不仅能识别影响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脆弱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可为远洋鱿钓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为脆弱性实证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经过近千年的时代变迁,至今仍是许多人的生存依靠。近代时期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大、形态呈现最丰富的一个时期,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经历了封建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短短百年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形态几经转变,而随之改变的还有土地权力。近代地权转移对依靠土地生存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一方面对其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龙塘村收集到的土地文书代表了这一区域的土地所有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对整个区域经济状态的影响,这对该地区经济形态的历史梳理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进入劳动力市场发展新阶段,一方面,“民工荒”在沿海出现并蔓延到中部甚至农村、农业,要求建立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民工数量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的数量,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0%,使民丁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成为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落后地区应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入手,增强本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中国沿海省份的渔业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并借鉴产业竞争力理论,查阅《中国渔业年鉴(2020)》获取统计数据,运用AHP方法和德尔菲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是沿海省份中渔业产业竞争力最强的省份,各省份之间差异大;影响渔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其次是长期获利能力;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在评价渔业产业竞争力中倍受重视,将成为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推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渔业产业发展及十四五产量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其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是新时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根据1978-2017年我国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对中国渔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并建立与比较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十四五中国渔业产量进行预测。研究认为,40年来渔业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恢复发展期(1978-1984年)、快速发展期(1985-1994年)、扩量发展期(1995-2005年)、稳步发展期(2006-2011年)和转型发展期(2012年以来),每个阶段都有各自发展特点,不同渔业产业对渔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灰色预测模型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总产量稳定在6600-7100万吨,其中近海捕捞在1000-1080万吨,海水养殖为2120-2370万吨,淡水养殖为3040-3260万吨。研究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要坚持生态与渔业协调的发展理念,确立广大渔民的主体地位,制定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发展政策,建立与产业现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开发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技术,为世界渔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Brown callus derived from anther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of anther culture in balsam pear.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perfect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anther cultuer,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vitamin C (Vc) and silver nitrate (AgNO3)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browning in anther culture of balsam pear (Momordiea charantia 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pretreatment at 4 ℃ for 1 day, callus indu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and browning rate was the lowest. Anthers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4-D 0.5 mg/L formed more and better callus. The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Vc or AgNO3 was advantageous to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and reduction of browning. When cultured o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50 mg/L Vc or 5 mg/L AgNO3, callus indu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and browning rate was rather 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