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1)、当地常规施肥(CK2)、10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T1)、9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T2)、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T3)、7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T4)、6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番茄产量和产出投入比、产品品质、植株养分分配、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番茄合理施肥与提高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单瓜质量和667 m2产量,同时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吸收量;与100%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提高了番茄单瓜质量、产量、品质和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从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磷钾的分配率来看,茎叶分配率最高,果实次之,根最少。因此,减少普通化肥30%的施用量同时每667 m2配施400 kg生物有机肥可增加番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显著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口感番茄风味优于普通番茄的原因,以2个口感番茄品种和2个普通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口感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从绿熟期开始迅速积累,且可溶性糖含量在半熟期达到最高值,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完熟期达到最高值,完熟期口感番茄果实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比普通番茄高43.70%~53.58%、57.98%~96.57%和47.35%~86.59%,其中果糖含量在可溶性糖含量中的占比最高;蔗糖含量从幼果期即开始下降,此时期口感番茄果实蔗糖含量比普通番茄高18.30%~63.03%。口感番茄果实发育前期的糖代谢与积累主要受蔗糖合成酶(SS)调控,后期主要受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调控。口感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均从幼果期开始积累,完熟期口感番茄比普通番茄高73.89%~101.05%;口感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且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番茄。完熟期,口感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5.17~5.64,显著低于普通番茄;可溶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水肥耦合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肥料减施的贡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底肥减施20%和40%、灌溉量减少15%的条件下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中肥(W2F2)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比高水中肥(W1F2)处理提高2.0%,比常规处理(W1F1)提高4.1%。中水中肥处理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5.8%、6.5%、6.3%、4.5%、10.6%。说明中水中肥处理(80%常规施肥+滴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每公顷每次施用51kg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滴灌4次)不仅能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是设施番茄肥料减施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00 年Salmon首先在意大利发现番茄白粉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1919 年日本泽田兼吉首先报道我国台湾省番茄上的白粉病菌为蓼白粉菌(E. polygoni DC.)。在我国的云南、河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曾有过对番茄白粉病的报道。近些年,随着我国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白粉病在我国的番茄生产中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5%~15%,严重地块达80%~100%,已经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大敌。  相似文献   

5.
2013 年秋季,在山东寿光设施番茄植株上采集到叶片脉间褪绿黄化、叶片边缘卷曲、叶片皱缩,后期叶片变厚、变
脆,并伴随着植株矮化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的样本。分别利用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外壳蛋白基因(CP)序列引物CP-F/CP-R 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特异
引物TY1-R/TY1-F、TY2-R/TY2-F、TY3-R/TY3-F 对其进行检测、扩增,分别得到774 bp(GenBank 登录号KC709510)
和2 781 bp(GenBank 登录号KJ546418)的核苷酸序列。经序列测序后表明,KC709510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
ToCV-BJ (KC311375)分离物相似性为99.6%,KJ546418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SDWF-L7(KC999850)
分离物相似性为99.6%。  相似文献   

6.
王永欢 《蔬菜》2023,(7):30-33
为探明活性水对设施番茄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效果,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活性水灌溉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对比分析处理21、36、41 d后的番茄单株根系生长指标(根系总长、根表系面积、根系体积、平均直径、根系鲜质量与根系干质量)。结果表明:活性水灌溉处理21 d后,单株番茄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平均直径、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长56.65%、70.73%、93.33%、11.41%、52.17%和53.49%,各指标(除平均直径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36d后,单株番茄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平均直径、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长76.08%、82.01%、80.00%、7.39%、53.64%和75.98%,各指标(除平均直径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项生长指标在处理21 d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处理41 d(番茄定植5 d)后,单株番茄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平均直径、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长75.19%、85.71%、77.27%、5.92%、63.05%和76.02%,各指标(除平均直径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同时植...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兖州市是鲁西南地区番茄主产区之一,漕河镇及周边乡镇常年种植面积1 466.67 hm2(2.2 万亩)。自2007 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迅速蔓延,轻则减产30%~50%,重者绝产,严重危害了番茄生产正常进行。2009~2011 年,兖州市漕河镇与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联合开展了“番茄抗TY 病毒新品种引进与高产技术研发”,经过3 a(年)的努力,研发出了较为完备的抗TYLCV 番茄新品种设施栽培高产技术体系,筛选出两个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新品种,建立生产基地753.33 hm2(11 300 亩),平均每667 m2 产量达到12 806 kg,比不抗TYLCV 的番茄品种增产3 806 kg,3 a(年)累计总产量增加5 449 万kg,总产值增加14 814.6 万元,农民增收10 370 万元。  相似文献   

8.
于2017~2019年在我国6个省份的番茄主产区,采集疑似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侵染的番茄样本,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 或PCR 扩增,将符合预期条带大小的PCR 产物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我国6 个省份番茄ToCV 和TYLCV 的复合侵染率为25.29%,其中山东省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率最高,为46.4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ToCV CP 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对应序列同源性在98.30% 以上,ToCV CP 基因序列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TYLCV 基因组部分序列与已报道的对应序列同源性在96.00% 以上,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木酢多元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对番茄喷施木酢多元叶面肥的小区、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它能有效地提高番茄产量,增产幅度在8.8%-19.8%,平均增产14.3%。使株高平均增加4.8cm(厘米),株幅平均增加3.7cm(厘米),但对茎粗的影响不明显。施木酢肥处理使番茄的病毒病、叶霉病和早疫病等病害的发病率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甘肃加工型番茄叶果真菌病原鉴定及主要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鉴定出13种加工型番茄真菌病原及病害。其中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叶霉病(Fulvia fulva)、斑枯病(Septoria lycopersici)、白霉病(Ramularia lycopersici)为甘肃省加工型番茄主要流行性病害,是制约甘肃省加工型番茄发展的主要病害。内丝白粉病(Leveillula brassicae)、柱隔孢菌(Ramularia lycopersici)侵染加工型番茄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属新病害。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果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斑枯病(Septoria lycopersici)、煤污病(Cercospora fuligena)侵染加工型番茄在甘肃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CM160为试验材料,设育苗期加富CO_2(MC)、结果期加富CO_2(GC)、整个时期加富CO_2(C)处理,不施CO_2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施CO_2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CO_2都能增加番茄的横径、纵径;但使番茄在不同成熟期果实硬度降低;不同时期施CO_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25.5%~96.4%、13.3%~91.3%、11.3%~80.7%;可滴定酸含量减少,与CK相比,平均降低9.8%~40.4%;不同处理均使番茄开花数,结果数与产量增加。试验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增施CO_2,都可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与产量,尤其是整个时期加富CO_2使番茄果实生长最好。但各项指标与在结果期增施CO_2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期加富CO_2比不加富CO_2果实品质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金棚14-6’番茄为材料,设置2个空气相对湿度水平(高湿:80%~95%;低湿:65%~80%)、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低水:60%~70%;中水:70%~80%;高水:80%~90%),共6个处理,研究其对番茄灰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比低湿处理发病早,病情严重且发展速度快;在高湿条件下的发病程度为:高水>中水>低水;在低湿条件下,中水处理的病情发展更缓慢。低湿中水处理的叶片中菌丝出现比高湿高水处理滞后7 d,叶肉组织细胞受到破坏的程度较轻,时间更晚;灰霉菌侵染前期(接种后1 d)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除上、下表皮外)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侵染后期(5~10 d)高湿高水处理显著低于高湿低水和高湿中水处理,低湿中水则大于低湿低水和低湿高水处理。随灰霉菌的侵染,叶片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相对活跃,高湿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果实品质显著低于低湿各处理。番茄产量以低湿中水处理最高,高湿高水处理最低,各因素处理下灰霉病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含水量>两者交互作用。番茄设施栽培中低湿中水条件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混配对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几种药剂混配对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番茄安全,对番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以处理1(68.75%银法利悬浮剂+30%噁霉灵水剂)防效最高,为94.02%,其次为处理2(10%氰霜唑悬浮剂+30%噁霉灵水剂)、处理3(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噁霉灵水剂)和处理4(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噁霉灵水剂),其防效都在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建议用以上4种配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14.
浙江温州拥有蔬菜生产基地面积约1 200 hm2(18 000 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为666.7 hm2(10 000 亩),主要栽培蔬菜有茄果类(番茄、茄子为主)、瓜类(黄瓜和瓠瓜为主)、十字花科和绿叶蔬菜类(李宝聚等,2010)。特别是当地春季大棚栽培番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然而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种植的现象日趋严重,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番茄髓部坏死病”的病害在番茄种植棚中普遍发生,严重发生时减产可达到10%~20%,直接影响了种植者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研究微生物菌剂护地龙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设置微生物菌剂、 1.8%阿维菌素(药剂对照)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护地龙对根结线虫的 防治效果平均达86.56%,优于1.8%阿维菌素(55.84%);对番茄促生新根效果分别是空白对照、药剂 对照的3.2、2.5倍;株高分别比空白对照、药剂对照高3.4、1.7 cm;叶面积分别比空白对照、药剂对照 多4.5、3.0 cm2 ;茎周长分别比空白对照、药剂对照粗0.5、0.2 cm;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29.78%,比药剂 对照增加9.39%。护地龙对番茄生长、品质、抗性、增产、增收均有促进作用,同时适用性广、绿色安 全、不产生抗药性,适合设施番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番茄作为首批开展全国区域试验品种审定工作的六大蔬菜种类之一,于1983 年正式启动品种区域试验,至2013 年整整进行了30 年。截至2012 年累计参试品种140 个,全国共审(认、鉴)定63 个番茄品种,其中经全国区域试验而审(鉴)定的品种57 个,占90.5%。  相似文献   

17.
杨从军 《中国蔬菜》2019,1(6):64-69
为提高内生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W4 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 2.0%、果糖 1.0%、NaCl 0.2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8.0、接种种龄20 h、接种量5%、装液量50 mL(250 mL 三角瓶)、发酵温度35 ℃、摇床转速150 r·min-1、发酵时间24 h。产生的发酵液稀释25 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2.8%,比未经优化得到的发酵液提高26.9 个百分点。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短短芽孢杆菌W4 发酵液活性,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抗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连、雷公藤、青蒿和川楝子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Vermicularia capsici)的抑茵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g/mL时,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生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茵率为65%~68%;青蒿和川楝子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茵率分别为63%~85%和59%~77%;黄连、川楝子和雷公藤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80%、48%~57%和59%~77%.此外还测定了黄连、川楝子提取物对几种真菌的毒力.该研究为跟踪抗茵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earlyblight)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引起的一种常发性世界病害,该病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希腊等地发病率高,严重时可使番茄减产35%~78%(VloutoglouKalogerakis,200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浙江、湖南和四  相似文献   

20.
冬季番茄丰产栽培技术李桂莲,李猛,王在伦,周惠兴(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贵阳550006)(贵州关岭县科委)(贵州镇宁县科委)贵州省冬季蔬菜历来以白菜、萝卜等叶菜类和根菜类为主,只从外省调进少量番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冬番茄对增加冬菜花色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