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评价VA5免疫增强剂对禽用多联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VA5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下降综合症-H9亚型禽流感(新-支-减-流)四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和罗曼蛋鸡、与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海兰褐壳蛋鸡,评价免疫后的抗体效价和攻毒后的保护效力。海兰褐壳蛋鸡或罗曼蛋鸡免疫含VA5的四联疫苗、三联疫苗后的第2、第3和第4周,针对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的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持续高于不加增强剂的常规疫苗组,且第3和第4周HI抗体效价均差异显著(P0.05);针对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的粘膜HI抗体效价均亦高于不加增强剂的常规苗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含VA5四联疫苗组的海兰褐壳蛋鸡,在新城疫强毒攻毒后,以临床症状判断,可以100%保护;在禽流感H9变异株攻毒后,可完全抑制不排毒。对上述2种病毒的攻毒保护力均高于常规疫苗。结果表明,VA5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鸡新-支-减-流四联疫苗、新-支-流三联疫苗对蛋鸡的免疫效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田间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鸡、鸭和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鸡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7~14日龄雏鸡和60~90日龄青年鸡免疫3周后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2~3 log2,可持续4个月以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均达到75.0%以上,免疫效力可持续6个月;鸭和鹅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接种3周后免疫组ND-HI抗体效价均≥4.2 log2,对照组均≤2 log2;鸭、鹅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分别在75.0%和62.5%以上。[结论]该二联苗免疫禽类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减蛋综合症(EDS76)病毒株,新城疫(ND)Laosota 株为制苗毒株,分别经鸭胚和鸡胚增殖后,甲醛灭活.灭活毒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加入油佐剂中,乳化制成“二联苗”.对所研制的二联苗的安全性、保存期、免疫效力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疫苗本身安全,对鸡无副作用;乳化度、稳定性和通针性良好;易于保存,常温避光6个月以上,4℃左右12个月,免疫效力无明显下降(P>0.05).2.疫苗免疫效果良好.ND于注苗后7天即产生免疫(HI抗体效价GMT log2为 7.5);EDS76免疫产生较慢,15天可产生较强免疫(HI价为7.3log2);两种HI抗体均于免疫后21天达到高峰值(ND为10.7long2.EDS76为10.2log2);免疫期可持续一年左右,即免疫活360天时,ND、EDS76两种HI抗体分别为7.1log2和6.2log2.区域试验免疫蛋鸡100多万只,临床调查可抽检证明该苗质量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用新城疫(ND)分离强毒油佐剂灭活苗和NDV La Sota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带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免疫后每7d采集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HI抗体.并于免疫后第21、28、35 d用鸡新城疫分离毒和NDV F_(48)E_9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鸡的HI抗体水平没有大的差异,分离毒株灭活苗对鸡新城疫强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效力优于La Sota灭活苗.  相似文献   

6.
用地方分离的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 (LD - 3- 0 0株和LD - 7- 0 2株 )配以传统的LaSota株所制备的灭活油乳苗与LaSota株单价灭活油乳苗进行的免疫效果比较显示 :前者在接种后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与LaSota株灭活苗免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无明显差异 ,至接种后第 4 2天两者均具有 7.3log2 的HI效价。在对具有不同HI抗体水平的试验鸡进行的攻毒试验中 ,对F4 8E9标准强毒株的攻击 ,无论是LaSota株疫苗免疫鸡 ,还是不同基因型灭活苗免疫鸡 ,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以上时均能 10 0 %地被保护 ;但对不同基因型野毒株的攻击 ,尤其是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2种疫苗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LaSota株疫苗免疫鸡HI效价为 6log2 时 ,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保护率只有 0~ 2 0 % ;而具有 6log2 效价的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则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具有 6 0 %~ 70 %的保护率 ;当HI效价达 8log2 左右时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对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也只有 80 %的保护率 ,而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已能 10 0 %地被保护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只有在HI效价在 9log2 以上时 ,方可 10 0 %地抵抗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将50羽21日龄SPF鸡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新流法(新城疫ND-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IBD)三联疫苗进行免疫,1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组免疫剂量0.05 mL,3组免疫剂量0.1 mL,4组免疫剂量0.2 mL,5组免疫剂量0.3。免疫后第21天采血,检测ND/H9血凝抑制抗体和IBD琼脂免疫扩散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BC6/85株F1代点眼攻毒,攻毒剂量为每只0.1 mL,观察96 h后剖检。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第5组血清中ND/H9 HI抗体分别为8.1log 2和 9.0log 2,IBD抗体4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显著高于2组。1组攻毒鸡全部发病,法氏囊外观发黄,呈胶冻样,囊内剖开有黏液,部分肉眼可见出血。1组未攻毒对照和免疫组,均未见异常,免疫攻毒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三联疫苗中免疫剂量为每只0.05 mL,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且不影响疫苗中其他抗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不同基因型灭活油乳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两株分离于当地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LD-3-00和LD-7-02),配以传统的LaSota株(基因Ⅱ型)成功地研制了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灭活油乳苗。经实验室检验及大田试验证明,该灭活苗安全可靠,其产生的HI抗体在接种后第42d仍保持7.5log2的效价,保护率在攻毒试验中达100%;在大田试验中,与新城疫弱毒疫苗联合应用,保护率可达99%能上能下,能有效地控制当地新城疫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制备的三联灭活疫苗分别以不同免疫剂量免疫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后21日,分别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并根据抗体效价重新分组,进行攻毒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联灭活疫苗各组分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均呈正相关,疫苗各组分抗体效价可代替动物效检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我国兽药标准,将三联灭活疫苗血清标准确定为:新城疫病毒HI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值应≥1:16;禽流感(H9亚型)病毒HI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值应≥1:128;Ⅰ群4型禽腺病毒抗体效价应≥1:1。  相似文献   

10.
特异性抗体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特异性抗体对新城疫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鸡源抗体与Ⅰ系苗制备的复合物(ND-IC)对有、无抗体的1,28日龄雏鸡安全,能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14d后获得完全的攻毒保护;18日龄鸡胚免疫接种后不影响孵化率和8日龄内雏鸡的死亡率,14日龄小鸡血清抗体滴度在5log2(HI)左右及获得80%~100%的攻毒保护率。特异性抗体与灭活病毒混合后制备的油佐剂苗免疫1,28日龄鸡,血清抗体水平高于传统油佐剂苗,且免疫原性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鸡源特异性抗体能提高Ⅰ系苗的安全性,而不影响免疫原性;对灭活抗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VA5复方免疫增强剂与市售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黄羽肉鸡,检测免疫后肉鸡的抗体效价、细胞因子及生产性能变化,评价VA5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后,在相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血清和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针对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泪液及小肠黏液中针对NDV、IBV和AIV(H9)的IgA抗体效价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血清中IFN–γ和IL–4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肉鸡出栏前,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组针对NDV和AIV(H9)的HI抗体合格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添加VA5,提高了肉鸡平均成活率和上市率,同时降低了平均料肉比、呼吸道致病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了鸡只均质量,只均综合经济效益增幅达11.67%。综上所述,VA5免疫增强剂能提高新支流三联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 d左右可达到最高峰。1日龄免疫,14日龄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的保护率分别为5/5,4/5;10日龄和10日龄以上免疫,免疫后7 d或7 d以上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苗的保护率分别为4/5~5/5,2/5~5/5,0/5~2/5。攻毒后ND二价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免疫的与对照鸡的肛棉拭子NDV阳性数分别为0/5,5/5,5/5。结果表明,ND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灭活苗,稍优于ND灭活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的免疫效果,为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选取3个企业生产的12批疫苗,免疫SPF鸡、SPF鸭,跟踪至免疫后24周,每3周采血检测Re-6、Re-4 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SPF鸡、SPF鸭分别在免疫后6周和3周Re-4、Re-6抗体即可达到高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SPF鸡抗体的高峰值高于SPF鸭;SPF鸡的高抗体水平的维持期长于SPF鸭;3个企业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LaSota系新城疫(ND)病毒制成ND弱毒疫苗,以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制成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将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组建ND-IBD二联疫苗.将试验鸡分成8个组,分别肌肉注射接种ND弱毒疫苗、IBD重组活栽体疫苗和ND-IBD二联疫苗.最后一次接种后第10天,对所有试验鸡进行采血,分离血清,以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及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NDV抗体和IBDV抗体.对NDV HI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NDV HI效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其他4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试验组(B、C、D、E)4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IBDV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IBDV沉淀抗体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A、B、F 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C、D、G、H 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A、B、F 3组与C、D、G、H 4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诱导雏鸡体液免疫应答方面,ND-IBD二联疫苗与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具有同样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对加入0.5g/L左旋咪唑的ND灭活油乳剂苗试验组,和未加左旋咪唑的对照组分别以0.1,0.2和0.4mL/羽的剂量接种4日龄雏鸡,同时设置Ⅱ系活苗免疫组,于接种后3,6,9,16,23d测定各组鸡血清中抗NDVHI抗体,于免疫后25d,用NDV强毒攻击,观察各组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接种剂量为0.1,0.2或0.4mL/羽的灭活苗试验组,还是与Ⅱ系活苗同时使用的免疫组,加有左旋咪唑的灭活苗产生的HI抗体比未加左旋咪唑的灭活苗有显著差异(P<0.01),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17.
选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JD1、NB、HZ1弱毒株配制成JN(JD1+NB毒株组成)和JH(JD1+HZ1毒株组成)两种二价弱毒疫苗。分别在14日龄首免和28日龄二免SPF鸡,并于一免后14 d、21 d,二免后12 d分别用强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C6/85株攻击;同时观察疫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JN和JH疫苗均能诱导SPF免疫鸡产生优良的免疫应答反应,并能使免疫鸡对IBDV-BC6/85株的攻击产生100%的保护。JN和JH疫苗的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为6 000 TCID50和10 000 TCID50。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以我国首个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Goose/Guangdong/1/1996(H5N1)\[GS/GD/96\]为基础构建的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的免疫保护效力。分别将四种禽流感疫苗以2.8 μg HA/0.3 mL(肌肉注射)、103PFU/100 μL(刺种)、106EID50/100 μL(滴鼻、点眼)、15 μg/200 μL(肌肉注射)等不同剂量和方式免疫3周龄SPF鸡,首次免疫3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2周后用106EI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 GS/GD/96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 d、第5 d、第7 d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的动态变化。所有疫苗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不排毒);在病毒攻击前,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所诱导的HI抗体平均水平分别为875log2、6.5log2、5.13log2和7.88log2。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已经或将在H5亚型HPAIV的防治实践中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使用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佐剂,联合禽流感灭活疫苗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提高了血清抗体水平,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与疫苗组相比多数指标差异显著(P0.05)。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CpG DNA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分别构建的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王岗株gBgC和gD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及CPGDNA佐剂分组肌肉注射 SPF鸡,检测了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观测了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CpGDNA佐剂和DNA疫苗联合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单一使用DNA疫苗的要高,而佐剂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非佐剂组,保护率则高于非佐剂组。这表明 CpG DNA佐剂增强了 ILTV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