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栽培方式防虫网架设方式分为拱架覆盖和平架覆盖,拱架覆盖就是利用现有大棚搭建防虫网,平架覆盖则是采用直立支架进行。不同架型栽培方法也不同,矮拱架(如跨度为6m以下的大棚)只适宜搭矮架或不搭架栽培,建议采用矮生豇豆品种密植栽培,可以省  相似文献   

2.
王强 《长江蔬菜》2011,(5):23-23
1栽培方式 防虫网架设方式分为拱架覆盖和平架覆盖,拱架覆盖就是利用现有大棚搭建防虫网;平架覆盖则是采用直立支架进行。不同架型,栽培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夏季蔬菜大棚利用应遵循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基地特点与种植者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栽培种植模式,可作为秋播育苗苗床栽培;夏季遮阳、避雨、降温栽培;防虫网覆盖栽培;揭膜后露地种植丝瓜、苦瓜、瓠子等爬藤蔬菜或种植爬藤蔬菜+食用菌等;高温闷棚杀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兰陵县是蔬菜生产大县,有山东南菜园之称,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左右,以拱棚辣椒为主,但冬季温度低,拱棚内单层覆盖无法正常种植辣椒,采用拱棚5膜覆盖(大棚+二棚+内拱3层)栽培,辣椒能提早10~15天上市,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文章对拱棚5膜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其他地区拱棚辣椒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红英 《长江蔬菜》2019,(15):65-66
导读:山东兰陵地区早春季节气温低,此时期普通大棚栽培大白菜上市晚、产量低、效益不高,而如果采用大棚三膜覆盖(大棚+二棚+内拱)进行早春大白菜栽培,可比同品种双膜(大棚+二棚)种植提前20天左右上市,批发价可达1.0~1.5元/kg,增收效益显著。对早春大白菜大棚三膜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傅国平 《西南园艺》2003,31(2):24-25
福建省邵武市常规种植苦瓜前期往往由于低温多雨、日照不足和冻害难以提早播种 ,始上市时间一般都在 6月上旬左右。且苦瓜种植面积小 ,温室栽培成本高。近年来 ,本市农业部门土法上马 ,采用大棚四膜覆盖、电热增温催芽育苗 ,反季节栽培苦瓜 ,克服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使苦瓜上市时间提早一个月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 栽培设施选择有电源 ,地势稍高 ,土壤肥沃、排水方便 ,前作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地栽培苦瓜。大棚于播种前搭建 ,大棚宽 1 0m ,长度随田块长短而定。用毛竹、杉木或钢管作横、立柱 ,棚中高2 .6m ,侧高 2 .3m ,边高 1 .7m。立…  相似文献   

7.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苦瓜春提早种,采用地膜套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可使苦瓜提早到4 月中旬上市,持续收获75 d(天)右,每667 m2 产值逾8 000 元。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苦瓜春提早种植,采用地膜套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可使苦瓜提早到4月中旬上市,持续收获75 d(天)左右,每667 m2产值逾8 000元。广西南宁市兴宁区苦瓜年栽培面积近1 667 hm2(2.5万亩)。其中,兴宁区的五塘镇苦瓜年播种面积在1 333 hm2(2.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8万t,已成为全国有名的苦瓜生产基地。兴宁区位于广西南部、南宁市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当地年平均气温21.4 ℃,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兰州百合鳞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旱地条件下,对兰州百合进行了秸秆+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4种栽培方式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兰州百合鳞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百合生长前期,土壤平均温度和含水量均是秸秆+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覆盖栽培>不覆盖栽培.并且秸秆+地膜覆盖栽培百合茎粗,株高,叶片数多,出苗期较传统不覆盖栽培提前10 d,鳞茎产量提高12.15%.  相似文献   

10.
黑苦瓜是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种新型苦瓜,其口感清脆,苦味较淡,营养价值丝毫不比普通苦瓜差,其根、茎、叶、瓜、花还可作为日常药材,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模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可赋予其更高附加值。黑苦瓜在副食品和中药材精、深加工方面潜力巨大,今后可延伸拓展黑苦瓜全产业链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1.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 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苦瓜起源于热带,耐热不耐寒,通常以夏季栽培为主。山东省寿光市为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冬暖式大棚秋冬茬苦瓜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秋冬茬苦瓜是指夏末秋初在露地播种育苗,定植于大棚内,在秋末霜降前覆盖保温,使其能够继续生长发育,产品在初冬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15.
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112 和野生苦瓜自交系THMC170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采 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734 和半野生苦瓜自 交系AVBG1602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对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遗传符合2 对等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6 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为 15.81%,多基因遗传率为7.83%。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对不分叉受1 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卷须分叉表现为显性,卷须不分 叉表现为隐性。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苦瓜植株卷须发生及发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分枝多,果实采收期长。苦瓜具有清热解毒、补肾健脾、养颜嫩肤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加强,苦瓜消费市场增大,浙江舟山市苦瓜栽培面积也不断增大。舟山市属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春季风大雨水多、夏季台风多,为防风避雨,春季苦瓜采用标准跨度8 m大棚栽培。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引进苦瓜品种、采用防鸟网罩铺设栽培墙、加强采收中后期管理等措施,适当密植,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大叶鸡冠和宝交早生两品种二层覆盖(大棚+地膜)和三层覆盖(大棚+小棚+地膜)的栽培试验,初步探明早熟丰产的保护地栽培形式。结果表明:(1)三层覆盖与二层覆盖成熟期基本相同,三层覆盖前期产量高于二层覆盖,但总产量是二层覆盖高于三层覆盖。二层覆盖具有省工省料,操作方便之优点。试验认为二层覆盖为草莓保护地生产的最佳覆盖形式。(2)宝交早生前期产量、总产量显著大于大叶鸡冠,是适宜于保护地栽培的比较好的品种。(3)宝交早生二层覆盖栽培是获得早熟高产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钢架大棚覆盖攀爬网作支架,进行苦瓜/芋立体间作栽培,不仅可以满足苦瓜和芋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用量25%、农药用量15%。苦瓜为一年生攀援作物,根系发达,根群分布直径达1.5 m左右,深0.5 m左右,茎节易发生侧蔓,连续坐果能力强,对光照需求高;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潮湿,较耐阴,在较长时间荫蔽的散射光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苦瓜和芋均为春栽秋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装式圆拱架,其搭架效率高、省工省力、美观大方、内外皆可种植蔬菜,且内外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利用该新型拱架,通过合理安排拱架内外蔬菜种类、茬口及轮套作,集成了一套辣椒—丝瓜—蕹菜高效栽培模式,667 m~2总产值20 170元,实现了周年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0.
陈玉梅 《蔬菜》2021,(10):79-81
为了解决漳平市苦瓜常年复种栽培,苦瓜疫病普遍发生并呈日趋严重之势,常给当地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害的问题,2019年漳平市西园镇钟秀村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苦瓜新品种"超群春宝"嫁接苗进行大棚春提早试种,通过科学安排茬口、药剂+温汤浸种、苗期乙烯利去雄、全面闷棚消毒、前期轻施肥水、结果期改善光照、精准人工授粉、适当提前采收等措施的应用,试种取得较大成功,每667 m~2产量为4 000~6 000 kg,最高产量在6 500 kg以上,基地苦瓜产值2 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