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吉利     
大年三十,芳芳的爸爸挂年画。他挂好第一张后,便叫芳芳从后面看他挂第二张是否与第一张平齐。为讨吉利,他叮嘱芳芳说:“我要是挂高了,你就说发财,我要是挂低了,你就说健康。”当他把画挂好后,芳芳左看右看都一样齐,于是报告说:“爸,不发财,也不健康。”讨吉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做生意喜欢一哄而上,许多小生意人看到别人做某种生意发了财,便放了自己手中的业务,紧随其后,仿效别人,结果不但没有发财,反而丢了自己的赚钱机会。一个公司之所以成功,不论其规模大小和经营什么项目,都与他自己是否在顾客中树立了独特的形象有关。一个较大...  相似文献   

3.
冉江波 《农村电工》2010,18(9):21-21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却在平凡的岗位造就了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他就是浙江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龙泉电力局修试工区主任季晓武。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的时代,人才辈出,微山湖畔的鱼台县,这一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养育造就了众多英才,刘韵清就是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使一个名不见经传、濒临倒闭的小厂,一跃成为县经济效益支柱企业,机械部出口创汇重点企业,全国农机系统的排头兵厂,他本人也被评为省、市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衣机系统知名企业家,并被群众誊为“企业腾飞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5.
吉利话     
建英 《山西农机》2006,(3):38-38
从前,有个地主非常爱听吉利话,便特意给他的两个长工重新取了两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高升”,一个叫“发财”。  相似文献   

6.
联上因特网后,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享受网络带来的优越性。电子邮件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因特网工具。全世界大约有数亿人使用过电子邮件。接入因特网的用户可随时使用电子邮件;未接入因特网的用户也可到网吧去使用电子邮件。如果说因特网是 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技术革新的话,那么,电子邮件是因特网到目前为止最广泛的应用。当被问及人们在网络上做什么时,据各种统计资料表明:电子邮件始终排在第 1位。可以说,电子邮件已成为非常流行的术语。据一则报道说,城市胡同里的老太太也知道什么叫“伊妹儿”——电子邮件。 1.什么是电子邮…  相似文献   

7.
刘永好白手起家,依靠激情和头脑,快速造就了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大型农业企业。创业几十年,他始终专注农业,并涉足金融地产等领域,最终都服务于他建立世界级农牧业龙头的目标。创业至今,刘永好一直保持着简朴、平和的本色,谦虚和健谈让他赢得了尊敬和声誉。  相似文献   

8.
古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令人感喟的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令人称羡的亲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缠绵悱恻的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引人思归的乡情。今天,我也向大家讲述一个人的情,一个共产党员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公仆情。他,就是阿克苏电力系统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温宿供电公司经理赵宜明。 温电人说:“赵倌是我们的排头兵,他和我们有连心情。” 为了这份情,1992年,赵宣明放弃了内地中外合资企业高薪聘请…  相似文献   

9.
<正>在担起供电所所长重任时,他说会带领团队干好每一件事;2018年度民意测评,他带领的供电所获服务行业第1名;2019年1月,他所管理的供电所再次荣膺全省年度供电所劳动竞赛第一名。他,就是国网河南博爱县供电公司园区供电所所长于玮。不忘初心抓管理用电信息采集工作,是供电所管理的重中之重。于玮上任的头一天,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2016年  相似文献   

10.
吉利话     
从前,有个地主非常爱听吉利话,便特意给他的两个长工重新取了两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高升”,一个叫“发财”。正月初五早上,地主要迎财神。他先呼住在楼上的高升:“高升!高升!”高升一听地主喊,便赶忙答道:“下来了!下来了!”地主一听,怒气填心,只好再叫住在马圈的发财:“发财  相似文献   

11.
不懈的追求     
冯义军 《农电管理》2005,(12):38-39
内蒙古九原电力公司总经理史忠孝的初衷是,做一个电力业务技术方面的“大拿”、“专家”。可自从在三产企业经理这个岗位上小试牛刀之后,他对企业的“管理”充满了乐趣,用自己的睿智先后把几个县电力公司管理得游刃有余。他至今先后担任过内蒙古三个旗县电力公司的一把手,之前他还担任过旗县电力公司下属三产企业的经理,担任过旗县电力公司的副经理,在多年的基层供电企业领导岗位上,他沿着“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这条主线,将企业管理演绎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2023,(12):63-64
<正>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感悟:第一是企业的文化的感悟;第二是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创新;第三是集团内部协同发展。首先是企业文化感悟。这次去日本参观,有几个公司对笔者来说感触特别深,第一个就是丰田公司,第二个是京瓷公司,第三个是洋马公司,第四个是筑水公司。并借几个公司谈谈企业文化,探讨一下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中国农机院发展历程是否有契合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一个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有两条纽带发生作用,一是产权制度纽带,另一个就是精神文化纽带。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过程。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人,他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 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 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王雨 《农电管理》2008,(10):52-53
在8年的农电岗位上,他以敬业、扎实、严以律己的主人翁精神,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团结、富有战斗力的班组队伍。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学、勤干的工作态度,使他在2006年农电技术比武中获得了配电线路组第一的好成绩,2007年被伊犁电力公司评为“十佳供电所长”。他经常对员工说:“电力行业事关国计民生,社会责任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就是新疆伊宁市供电公司铁厂沟供电所所长来聪。  相似文献   

16.
二次创业步履艰难人本管理常抓不懈──记忻州地区农机公司“上下同欲者胜”,这是中国兵家的创始者孙武在他的《谋攻篇》一文中的一个论断。其意是说:官兵上下若能齐心合力,必然能取得战斗的胜利。经营一个企业,与众多对手在市场中竞争,就如同是在打仗,取得成功的基...  相似文献   

17.
一个创业者的足迹──记南平市农机公司经理杨和生本刊通讯员邓椿祥1992年6月初,中国农机总公司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农机公司系统优质服务总结表彰会。会上,以内贸部的名义,表彰了全国农机公司系统69名优秀经理,我省南平市农机公司经理杨和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宇寰 《中国农机监理》2010,(6):F0003-F0003
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乡镇企业财务科科长,却完成了让许多科研院所都束手无策的反光膜研发,填补了中国反光材料工业化生产的空白;白手起家,一路拼搏,2009年.他的企业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成为国内反光材料行业的带头大哥。他的工厂纤尘不染,高精尖设备代替工人开展生产,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他,就是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陆亚健。  相似文献   

19.
我在县农机局工作20多年,经常有一些机手或亲属来找我,或是上户办证,或是技术咨询。前些天,有位机手找到我。他说最近买了辆新车,便把原来用了3年的旧车卖掉了。新车及时上了户,卖掉的车还未办过户手续,要我帮他的忙。我说你的新车已上了户,又不影响你出车,还这样着急?他认真地说:“是《山西农机》告诉我的。”边说边翻看我摞在桌上的《山西农机》,“喏,就是这本”。当我打开《山西农机》2000年第6期,果然看到第32面上《旧车交易中的赔本案例》一文中列举的几例因买卖旧车不过户而带来的严重后果,此时我理解了他着急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澧县永丰乡青龙皓村农民陈耀祖被称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1998年他又壮着胆子花9万多元购买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只身驾机到河南参加夏收。说陈耀祖敢吃“螃蟹”,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澧县第一个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人,也不仅仅因为他是澧县乃至常德市第一个驾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