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本刊记者苏放报道:今年一月,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北京召开理事会扩大会议,决定于今年十月一日在湖北举行首届全国盆景学术讨论会。届时将邀请50个省市代表参加,会期五天,讨论内容如下: 1.中国盆景的发展方向,如何继承与创新;2.中国盆景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人是平湖市交通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自1994年开始学习制作山水盆景。多年来,市交通局积极创导发展交通文化,为我工作之余研修山水盆景制作创造了宽松环境。我市还有一批山水盆景爱好者,制作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对我学习山水盆景制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与指点。另外,《中国花卉盆景》等多种杂志更是我学作山水盆景的良师益友。这期间也制作了一些山水盆景,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有关盆景杂志上刊登。但由于受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爸是个盆景迷。早在1986年我刚记事的时候,他养花做盆景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盆景,先后参加过省市和全国举办的盆景展,还出席了华东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在父亲的薰陶下,我不知不觉地也不知从何时起,也摆弄起树疙瘩和石块块来啦。近几年我和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去山区、农村采挖  相似文献   

4.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5.
盆景艺术家是中国盆景事业的中坚力量。在盆景事业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展的今天,盆景艺术家必须真正地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并有端正的艺术道德、高超的艺术风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切实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以获得社会的拥护和尊重。当前,盆景艺术家所承担的使命首先是应大力提倡学术研究。这是提高和发展盆景事业的主要手段,我们的方针是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刊新辟“评点与争鸣”栏目为了使各地盆景爱好者有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依靠大家发现更优秀的盆景新作品,活跃盆景理论学术空气,我刊从本期起,新辟“评点与争鸣”一栏。在这一栏:目中,我们将刊登如下内容的稿件: 1.对有关盆景艺术创作中的学术问题的看法,如对盆景起源、发展方向、流派与风格等进行探讨; 2.评点本刊发表过的盆景作品,对其创作上的得失提出自己的看法; 3.对已发表的文章提出商榷性意见,进行学术争鸣; 我们希望大家涌跃来稿,把“评点与争鸣”办成一个百花齐放、学术空气浓厚、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栏目。大家如有其他新建议,欢迎写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7.
彭春生同志关于举办《中国地方风格盆景展览》的倡议,对于促进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要使这次展览办得具有学术性,能对我国盆景艺术理论的提高有所裨益,最好先展开关于风格与流派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业余盆景爱好者,并非文人墨客,谈不上有什么理论。在此只谈一点我个人的粗浅想法。我所见过的图画,画家都没有把一棵树一枝花草,画成象只飞禽走兽,或象个怪人(除童话作品)。如果真有的话,还算一幅好画吗?我没看过地面长的新树古树,长成象飞禽走兽甚至人物。既然盆景是“立体的画”,难道可以例外,将一草一木加工成飞禽走兽或  相似文献   

9.
我是才疏学浅的一位盆景业余爱好者,订阅购买过许多盆景书刊,在取经学习的基础上也制作一些中小型盆景,兴趣较高。虽身单力薄,也常到野外取回各种不同的中小型树桩、山石等索材,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这项活动上。后来我发现:“我的一切努力始终适应不了目前盆景发展的大气候,即残、奇、枯、古、大等等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一门艺术”这一立论,已得到艺术领域内外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为何在此又旧话重提呢?原因是拜读了朱贞佳同道《论盆景艺术的唯美主义》一文(见《中国花卉盆景》一九九三年第三期,下文简称《论》文),不得不有感而发。一、盆景艺术作为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盆景是艺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和政治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11.
关于盆景的英文译名问题,看似小事,实关重大。正如彭春生同志(见本刊87年7期)所说,它影响到盆景教学、生产、科研、学术交往以及对外交流等等一系列工作。在此,我也谈一些管见。我赞成彭春生同志的意见,以“Penjing”为盆景的英译名。主要理由彭文中已经谈到,我想强调两点。第一,从中文的意义来讲,唯有“盆景”一词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自八六年以来,开展了“象形盆景”的讨论。在讨论中,对“象形盆景”这个不科学的概念本身,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我认为,从古至今,所有的盆景几乎都是“象形”的,无论什么“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也无论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盆景,都是具体地象某种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盆景分类问题,也是盆景界长期悬而未决的学术理论问题之一。由于分类上的混乱,直接给盆景教学、生产、科研、展销、包装、运输、著述、学术交流等带来了一系列争论和麻烦。中国盆景分类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下。笔者根据中国盆景发展的现实情况,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了五级分类系统,即将中国盆景划分为三类、五型、四个亚型、若干式、四个号,如图所示。下面作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在山东兖州,属平原地带,搞盆景和根艺,没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我的家却与根雕、盆景、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我喜欢上这些艺术品,还得归功于《中国花卉盆景》。记得那是1988年,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他是位根艺盆景爱好者,家里摆设了许多根艺和盆景作品,书架上还  相似文献   

15.
在2000年红叶满山的金秋季节,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举办了第六届华中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和大型盆景展览。湘西自治州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山清水秀,世称中国南长城“湘西边墙”。在武陵盆景艺术研究会的倡导和当地政府支持下,武陵盆景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涌现了像曹世卿、王雪书、韩永刚、梁老小、姚本琪、韩中全等一批优秀盆景艺术家。这里刊出的只是展览中的一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6.
笔者是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对《出》连续发表了三篇赞美文章之际,提出不同意见的[1]。可是接踵而来的黄光伟和徐民凯的“商榷”文章[2][3]有些观点值得推敲。首先必须弄清,我们讨论的最关健、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盆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表现生命景象和自然景观的。树木在盆景中既是被利用的素材,又是被表现的题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托于生命景象和自然景象之中的。  相似文献   

17.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18.
关于流派和风格我认为应多谈风格,少谈流派。因为我国的盆景几大流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即便是在他们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一些流派对现代盆景艺术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流派本身也在变。它要么随时代发展而变革,要么因固步自封而消亡,以至各流派在发展变革中相互接近,最终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中国盆景艺术的学术理论建树,笔者拙见:首先应该建立在澄清盆景艺术概念的基础上。只有弄清什么是盆景艺术,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也才能使中国盆景艺术真正成为有别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的绝伦逸群的独立艺术门类。这里笔者试抒几点浅陋之见,请全国方家名流教正。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18日,第六届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暨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在江苏沭阳国际花木城隆重开幕。本次展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沭阳县盆景协会主办,沭阳县花木管委会承办,中国(沭阳)国际花木城、南北花木网协办。莅临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长甘伟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秘书长陈秋幽,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名誉主席的胡运骅,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李克文,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广州市盆景协会会长陈昌,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北京市盆景协会会长沈方,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会长陆明珍,浙江省盆景协会会长袁心义,厦门盆景赏石协会会长魏积泉,湖南省盆景赏石协会会长刘惠忠,湖北省盆景协会会长冯连生,沭阳蓝添花木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生及其他盆景界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