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农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四川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发生在东部盆地的紫色丘陵农区,泥土流失主要来自坡度≥6°的坡土。全省坡土面积316-6 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48 % ,坡土中坡度≥25°的陡坡土占17% 。因此,坡土的水土流失治理是我省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坡土水土流失治理,除陡坡土退耕还林种草外,还有83% 的坡土不仅要继续耕种,而且要持续稳定高产,治理难度大且任务艰巨。坡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集雨拦洪(地表径流) 蓄水即治水为中心,旱、洪兼治;主要治理途径是:充分开发土壤、工程( 以小微型蓄水工程为主) 、生物( 森林) 三大“水库”的拦洪蓄水功能,有效集蓄和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兴利除害,为持续农业创造良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中部六省农业研究,发现其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如下①1978年以来,农业产出呈波动性上升,但省际差异较明显。②投入、自然环境、灾害和制度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且呈现空间差异。③资金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大,劳动要素对产出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农区发展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3.
4.
在丘陵山区发展庭园经济应采取“速效项目开路,长效项目跟上,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滚动前进”的策略。在选择项目时,必须掌握因地制宜、市场导向、趋利避害和量力而行等4项原则。关于经营模式,胡桥现有亦工亦农、以农为主、少量多种经营和规模经营等4种模式。前2种皆以农为主、只能经营1~2项庭园经济,此模式不易致富。少量多种经营模式,经营项目较多,但每项数量不大、风险小、有利以丰补歉、搭配忙闲和发挥半、辅劳力作用,值得推广。规模经营模式必须在具备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经营,这是今后发展庭园经济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51年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延安市为例,利用1957~2007年延安市9个气象站温度、降水的气象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曲线、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延安市51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并总结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是冬季升温高,暖冬趋势明显;春季回暖迅速,干旱不断加剧;秋季连阴雨发生频繁。气候变化对延安市的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冬季气温升高,使设施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苹果北移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干旱发生程度加剧,春播不能顺利进行;秋季连阴雨频繁发生,红枣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种高效设施农业开发方式在黄土丘陵山区的调查,分析其不同形式的优缺点,提出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重庆紫色丘陵地区4种典型的农耕土地类型对土壤的质量影响,对土壤养分因子氮、磷、钾、有机质、代换量及有机碳,重金属铜、锌、铅的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对照于荒地,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农耕方式下养分代换量、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下降,而碱解氮、有机质、有机碳有增大的趋势,但土壤退化评价显示都呈现一定程度退化现象,退化指数-9.16%~-15.6%;对土壤重金属环境的影响,铜、锌全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潜在威胁较小,而铅含量均已超出背景值,并且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活化率均受到不同农耕方式的极大影响而出现明显的分异现象。紫色丘陵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利用下的土壤需要注意对土壤肥力质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维持耕地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东北农区农业结构的熵分析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集中系数、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剖析了东北农区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其结构的特点,阐明了农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该区非农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以农为主的农牧结构中牧业增长速度较快。随着农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和优质草业的发展,该区未来农业结构将继续优化,牧业比重将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农业比重。  相似文献   

9.
李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44-347
根据2014年山西省平陆县和垣曲县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目前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是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的情境下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以农户承包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为主;区域规模化的特色农业发展已经形成;绿色资本功能开始渗透到特色农业发展之中;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发展核心内容.指出实现“特色规模化、特色组织化、特色技术化、特色市场化”是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丘陵山地水稻生产种植制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南、中南六省(市)丘陵山地的地理特征、水稻生产的分布区域、种植制度,以及水稻的耕整、种植和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加快发展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农区多属于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因此,时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从界定粮食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内涵出发,对以河南为代表的传统衣区现有的粮食生产方式的现状进行驶了分析,得出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式的结论。基于分析提出了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路径——集约式粮食生产路径,即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粮食产业链和政府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实践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小规模大群体公司联市场、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和优势互补异地肥育3种有效经营模式,并分别在唐河、鹿邑、太康及开封4县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有效经营模式的适应地区、推广条件、发展趋势和实施关键。结合平原农区饲料资源情况和牛群资源现状,研究并设计了2种高效配套的肥育饲养技术和“三三”制育肥技术方案,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平原农区商品肉牛生产的2种高效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农业建设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生产技术的缺乏使得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这种生产方式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大,效果却不明显,农业的生产迫切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本文将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选择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10年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组高效农业生态区实体模型的总结,提出“高效农业生态区建设”的命题,根据多年研究结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讨论了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国土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9—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劳动力项目调查数据,使用OLS与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上考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于贫困地区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通过兼业或者资本换劳动的形式弥补非农就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对家庭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以此提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农户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对农户在标准化生产中的行为选择做了初步分析,得出简短结论:只靠监管部门的监管来确保标准化生产是不可行的,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并使农户在心理上改变并接受、自觉地去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丘陵烟区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生产机械化路径。本文在全面综述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代表性烟叶生产基地单元(遵义县鸭溪、普安县青山和黔西市林泉)的生产实际开展全程机械化测试。首先,通过专家咨询和实际考察,明确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参数;其次,基于烟草农机全程机械化测试结果,确定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型选择原则、作业时限、储备系数和农机配置方法;最后,制定出适合于“坝区”和“山区”烟叶主要生产环节农机千亩配置选择标准。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水平,优化农机配置选型,为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以养猪生产和玉米、花生种植为研究出发点,进行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研究。[结果]示范猪场和示范种植基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研究为我国的养猪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养猪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域特点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要求,研究概述了我国中温带地区种养结合型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的生成、特征、类型及实施,为区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