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农业科学》2010,(4):889-889
<正>浙甜2088(浙审玉2010001)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甜玉米品种。该组合丰产性、商品性较好,品质较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2007-2009年区试平均鲜穗667 m2产量897.2 kg,比对照增产10.5%。该组合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2.1 d,与对照超甜3号相仿。株高222.4 cm,穗位高76.4 cm,双穗率32.1%,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28-1928
菜用大豆浙农3号(原名浙农0912)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选檨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4002)。檨2010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619.3 kg,比对照台湾75增产7.9%,2011檨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檨产量603.8 kg,比对照增产17.4%,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每檨667 m^2产量611.6 kg,比对照增产12.4%。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业科学》2007,(6):728-728
1棉花良种浙凤棉1号(浙审棉2007002)1·1产量表现2004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03·2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2·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23·1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22·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13·2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7·5%;2006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皮棉产量132·5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20·0%。1·2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塔形,叶片较小,叶色较深。浙江省区试两年平均出苗至吐絮121 d,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仿。株高114 cm,单株有效铃2…  相似文献   

4.
浙科糯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江山市郎峰种子有限公司以自交系W10为母本,TN932为父本配制选育的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浙审玉2021006)。2019—2020年2年区试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4.5 kg,比对照增产11.7%,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鲜穗667 m2产量963.5 kg,比对照增产15.8%。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4.3 d,比对照浙糯玉5号长0.6 d。直链淀粉含量2.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得分87.8分。该品种鲜穗产量高,中熟,抗逆性好,感官蒸煮品质优,商品性佳,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上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667 m2 3 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大斑病和玉米螟,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5.
正1浙甜2088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甜玉米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玉2010001,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在浙江省种植,及在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1.1产量表现浙江省甜玉米区试,2007年平均每667 m~2鲜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3)系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秋季菜用大豆品种。2008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667 m2产鲜荚641.5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平均667 m2产鲜荚514.7 kg,比对照增产0.2%,未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平均667 m2产鲜荚658.6 kg,比对照增产10.7%。  相似文献   

7.
<正>浙凤糯7号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选育成功。该品种2004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47.8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0.3%;2005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845.8千克,比对照增产17.3%;2年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96.8千克,  相似文献   

8.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作母本,以自育的优质迟熟材料YT034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三交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2003~2004年参加国家东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每667 m2产量860.90 kg,比对照种增产10.7%,品质综合评分达88.1分,主要表现感官品质好、色泽一致、甜度高、气味和柔韧性好、风味好、皮薄。各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粤甜9号一般每667 m2鲜苞产量900~1 000 kg,高产田块达1 2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9.
2010年梅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8个秋植甜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苞产量在939.2~1 132.2kg/667m2,粤甜19号比对照种粤甜16号减产,其余6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最大为金中玉,每667m2产鲜苞1 132.2kg,比对照增产16.5%,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23-1223
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浙审瓜2011002)。2007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451.6 kg,比对照京欣1号增产0.8%;2009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246.1 kg,比对照增产0.5%;2010年省露地西瓜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1749.5 kg,比对照增产3.6%。  相似文献   

12.
皖甜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皖甜系1号”做母本,外引系“超甜776”为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1号平均鲜穗产量11992.5kg/hm2,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0.3%。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粒黄色,后期保甜度好,可溶性糖含量达22.4%,且果皮较薄,适口性好,品质较优。该品种适宜在国家东南玉米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为母本,以优质、迟熟自交系YT034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而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等优点。2003年国家区试结果表明:粤甜9号每667m2产量为854.2kg,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10.5%。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20-720
<正>水稻品种秀水134(浙审稻201000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0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55.0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产量559.7 kg,比秀水09增产8.6%,达显著水平;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7.5 kg,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15.
1甜玉米浙甜 2018 浙甜2018(原名超甜2018)是浙江省种子公司和东阳玉米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超甜杂交玉米新组合.果穗适合鲜销和加工,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为中熟品种,浙江地区春播生育期(播期至采收鲜穗)约85 d,秋播77 d左右,生育期与对照超甜3号相仿.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业科学》2016,1(11):1936
<正>1浙粳99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浙审稻2016005)。株型紧凑,茎秆较粗,穗大,落粒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1产量表现2013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每667 m~2产量630.2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6.5%,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每667 m~2产量637.8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9.4%,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省生产试验每667 m~2产量600.8 kg,比对照增产8.3%。1.2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淡绿,穗大、直立、着粒密,谷粒椭圆形,颖尖  相似文献   

17.
甬优6号在闽清县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新品种“皖甜210”是以自选系“皖甜系2”为母本,外引系“7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210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鲜穗667m2产量795.3kg,比对照增产5.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国家玉米东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鲜3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衢夏引4号作母本,与上海香豆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品种夏播组区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85.0 kg,比对照增产14.6%,极显著;2008年续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48.6 kg,比对照增产3.7%;2008年生产试验,鲜荚亩平均产量628.4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1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育的自交系H超-l为母本、C5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 经2004-2005年广东省区域试验和2008-2009年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鲜苞产量为845.5-950.2 k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21.56%~22.98%、果皮61.5~62.1 μm,适口性专家评分92.0分,外观商品性佳:国家西南区区试平均每667 m2鲜苞产量873.0~929.3 kg,水溶性糖含量17.24%- 18.6%.皮渣率11.53%~12.383%,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