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施氮量与斜发沸石耦合效应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将斜发沸石作为土壤改良剂引入稻田管理中,以"千重浪2号"稻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量为主区(N0,0kg·hm~(-2);N1,70kg·hm~(-2);N2,140kg·hm~(-2);N3,210kg·hm~(-2)),沸石量为副区(Z0,0t·hm~(-2);Z1,10t·hm~(-2)),通过2年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与斜发沸石混施对乳熟期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极显著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促使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进而影响产量。斜发沸石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均产生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同Z0相比,2015年Z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分别提高2.8%、7.6%、3.0%、5.2%;2016年Z1处理相应测试指标分别提高3.2%、5.5%、4.3%、5.4%。可见应用斜发沸石能够显著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达到增产效果。在氮肥和斜发沸石主效应中,N3和Z1均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且组合后产量最高,因此N3和Z1混施方法适合该地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 nm)和蓝光(450 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 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速率(CPR)、群体呼吸速率(CRR)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单叶的光合能力,同时降低呼吸消耗,但是随着LAI的提高,CRR增强,造成CPR下降;喷施多效唑减弱地上部的营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LAI,低浓度多效唑促进光合,高浓度多效唑对光合有抑制作用;增施氮肥与喷施多效唑相结合,在保证合理LAI的情况下,CRR下降,CPR上升;从两年的试验结果来看,低氮处理(225 kg·hm-2)同时喷施100 mg·L-1多效唑产量最高,而高氮处理(295 kg·hm-2)并喷施300 mg·L-1多效唑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水氮处理对温室白萝卜的影响,设置3个灌溉水平100%ET0(W1)、85%ET0(W2)、70%ET0(W3)和3个施氮水平240(N1)、204(N2)、168 kg/hm2(N3),观测不同水氮措施下白萝卜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耗水量、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温室白萝卜进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灌溉对温室白萝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施氮和水氮交互效应对其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W3N3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增长最显著;灌溉对温室白萝卜干物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其余品质指标、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施氮和水氮交互作用对温室白萝卜氮肥偏生产力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品质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W1N3处理下温室白萝卜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最大,较其他处理产量提高3.75%~22.13%,氮肥偏生产力提高7.25%~74.48%;各个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范围为208.6~292.4 mm,作物系数值范围为1.12~1.6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叶片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略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片中N、Mg、Fe、Mn元素的含量相应增加,K、P、Ca、Cu元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Zn没有明显变化;随施氮量的增加果实产量显著提高,最高是对照的227%,但果实着色面积、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提出试验条件下生产优质苹果的最佳施氮量为20~30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个日光温室,均设5个施肥处理:对照(CK)不施无机肥;最佳施肥量处理(OPT)温室1施N675 kg/hm2、P2O5171 kg/hm2、K2O 810 kg/hm2,温室2施N 788 kg/hm2、P2O5200 kg/hm2、K2O 945kg/hm2;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1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1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菜农传统施肥处理(FP),温室1施N 848 kg/hm2、P2O5277 kg/hm2、K2O 1 307kg/hm2,温室2施N884 kg/hm2、P2O5338 kg/hm2、K2O1 249 kg/hm2,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及黄瓜产量、总干物质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结果】温室1和2中150%N处理土壤NO3--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较OPT处理提高了10.0%和20.0%。温室1、2中OPT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达到135和169 t/hm2,分别较其CK、50%N处理增加了61.1%和8.0%,24.5%和4.8%;OPT处理黄瓜的总干物质量也较高,为5.6和10.3 t/hm2,分别较其CK、50%N处理提高了17.9%和43.1%,3.0%和34.3%;OPT处理黄瓜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最高,分别为8.8%和16.8%,76和16 kg/kg,有利于减少土壤氮素累积。温室1、2中150%N处理黄瓜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较OPT处理分别降低了14.9%和2.1%,76.1%和67.3%,56.2%和52.5%。【结论】当日光温室黄瓜目标产量为120~140 t/hm2时,最适施N量为675~788 kg/hm2(目标产量对应N肥用量减去测定的土壤NO3--N含量),这可以兼顾产量和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7.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和氮肥用量配施对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及黄瓜营养品质、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氮肥能够提高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和投资收益率均较高的是M2N3、M3N1、M3N2。黄瓜果实硝态氮含量随施氮肥量增加显著提高,高量施用氮肥(N3)将降低黄瓜Vc、还原糖含量,氮肥与有机肥配合能够降低黄瓜硝态氮含量,促进黄瓜Vc、还原糖的合成。有机肥的M2(45t/hm2)、M3(90t/hm2)水平与氮肥的N1(450kg/hm2)、N2(750kg/hm2)水平组合为较好处理,综合黄瓜品质、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最优的处理组合应是中有机肥用量90t/hm2与低氮肥用量450kg/hm2水平左右。  相似文献   

8.
随施氮量的增加,一年生黑麦草功能叶(倒2、3、4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功能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反映了其光合能力增强.功能叶含氮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源库比改变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改变源库比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采用人工去除顶部和叶片的方法,分析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叶面积含量变化及植株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处理后标记的新叶、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标记的新叶、功能叶叶面积略有上升;处理后植株块茎产量降低。宣薯2号处理后标记的新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双峰曲线变化模式,功能叶叶片叶绿素含量略有起伏;标记的新叶和功能叶的叶面积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氮肥运筹(氮肥用量及施氮次数)对直播油菜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苗期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于2011/2012年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开展了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 N kg/hm~2)和同等施氮量(225 N kg/hm~2)下不同施氮次数(一次性底施、底肥+1次苗期追肥、底肥+2次苗期追肥)两个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株高、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和增加产量,提高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与苗期各生物学性状以及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总体上呈线性关系,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同等施氮量下,NT2(底肥+1次苗期追肥)处理的苗期生物学性状明显或显著高于NT1(一次性底施)处理、NT3(底肥+2次苗期追肥)处理。施氮次数与苗期功能叶生理指标呈线性关系。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功能叶生理指标均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体系条件下,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的经济合理施氮量为180-225 N kg/hm~2,且适当减少施氮次数(分底肥+1次苗期追肥两次施氮),有利于冬前苗期维持适宜的株高、单株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