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气管环组织培养(TOC)是用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的有效方法〔1〕。Johnson(1975)应用TOC中和试验将分离的IBV分为10个血清型〔2〕;吕化广(1989)采用TOC、鸡胚接种增殖和血清学鉴定的联合方法诊断I...  相似文献   

2.
气管环组织培养的一种简易方法探讨杨小燕,甘孟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气管环组织培养(TOC)作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一个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TOC不仅可用于IBV的分离、毒力测定,还可用于IBV的血清分型 ̄[...  相似文献   

3.
19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可疑病料通过SPF鸡和鸡胚感染试验、血凝(HA)试验、气管环培养(TOC)感染试验、单克隆抗体(Mab)ELISA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初步证明其中13份病料含IS病毒(IBV).在用其中9份接种8~9周龄SPP鸡进行的发病试验中,全部呈现临床症状,其中3份引起病死亡率(60~80%),接种后5周从存活鸡采血作IBV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气管环组织培养 (TOC)是用于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TRTV)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的有效方法 ,Buy、McDongall、Cook等应用TOC已成功地分离到TRTV。我们曾用TOC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绿猴肾细胞 (VERO)对可疑的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鸡进行野毒株分离 ,证明TOC比CEF、VERO细胞更适于TRTV的分离和鉴定。经过鸡胚传代、电镜观察和中和试验等初步鉴定为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并通过理化特性和病原学的特性作进一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病毒及血清标准株 :NL 7784株。分离株 :上海…  相似文献   

6.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C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0、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TBDV、ILT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在SPF鸡胚上的相互干扰作用江国托,王永坤,丛华,许彩芸,陆梅(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225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新城疫(ND)是鸡的两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国内多采用H_(52)和...  相似文献   

8.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及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及病理化方面的检验。以新鲜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易感发育鸡胚尿囊腔的途径,进行病毒的分离与传代,分离到5株病毒(分别记作IVB-HQC9601、IBV-HQC8604、IBV-HQL9606、IBV-HQC9610、IBV-HTL9611),经初步检验及对易感鸡的感染发病试验,表明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用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T毒株分离毒株,制备灭活疫苗,初步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都能用于制备琼扩抗原,而且以感染IBV后20-30小时的绒毛尿囊膜和感染IBV后48-60小时的尿囊液效果最佳。通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研究和对血清样品的测定,以及与美国KPLABORATORIES的IBV-ELISA诊断盒比较,表明所建立的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朱建国(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医药系,450045)刘秀梵(扬州大学农学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呼吸道疾病,以气管罗音、...  相似文献   

11.
单抗介导的斑点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作第一抗体,用酶标兔抗体IBVIgG作第二抗体,建立夹心法Dot-ELISA程序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试验表明,本程序检测IBV抗原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抗原检出量为0.5μg,约100个气管环半数感染量(100TOCID50),阳性检出率为96%。  相似文献   

12.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193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到60年代初世界各国均报道了此病,它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感染雏鸡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诊断IBV,主要是通过鸡胚尿囊液或气管组织培养物中分离病毒,也可以对气管或其他组织粘膜进行涂片通过免疫荧光法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法鉴定。血清学试验如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ELISA等也可以用于诊断。中和试验由于比较费时费钱而少用。最近几年新兴的方法有RT-PCR法,通过对尿囊…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PF鸡胚盲目传代的方法,分别从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武功县和杨陵区具有传染性支气管为(IB)、临床特征的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经电形态学观察、核酸型鉴定试验、脂溶剂敏感性试验、NDV干扰试验、回归易感动物试验和鸡胚血清中和试验,鉴定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陕西省确有IB流行,为省内防制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疑病料的病毒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疑病料通过SPF鸡和鸡胚感染试验,血凝试验,气管环培养感染试验,单克隆抗体ELISA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初步证明其中13份病料含IB病毒,在用其中9份接种8-9周龄SPF鸡进行的发病试验中,全部呈现临床症状,其中3份引起高死亡率(60-80%),接种后5周从存活鸡采血作IBV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 P C R 方法。通过对纯化后 I B 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 P C R及套式 P C R 扩增表明,两次 P C R 产物的大小为0.7 kb 和0.5 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 N D V 及 I B D V 的 P C R 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 B V H B株感染 S P 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 C R 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 B V,在 S P F鸡感染 I B V后的21 d 仍然能够检测到 I B V 的基因组,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 C R 产物为 I B V 的核蛋白基因。该 P C R 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 F 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 I B V 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养鸡技术讲座第六十一讲当前若干重要鸡疫发病及防治对策(下)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沈正达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和气管 音为重要特征,成年鸡除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7.
建立检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其抗体感染作时间I抗以50~60min,Ⅱ抗以30~40min最佳。该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检测出人工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Aust-T,HN9301,TJ9301,BJ9301毒株后的抗原;对自然发病病例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Dot-ELISA和气管环中和试验法。  相似文献   

18.
Dot—ELISA间接法检测鸡新城疫病毒(NDV)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方法分离纯化鸡IgG,免疫羊制备羊抗鸡IgG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制备酶标记物的工作浓度为1:1000;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NDV抗原的斑点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NDV鸡胚毒40份,阳性检出率100%;人工感染非免疫鸡的气管组织、肺组织各47份,检出率为93.6%;人工感染SPF鸡气管组织、肺组织各40份,检出率100%。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无交叉反应。试验显示该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SPF鸡胚传代培养、SPF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和鸡胚肾原代细胞培养,从一起有明显呼吸症状且又表现严重肾病变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肾型传支病毒BK株。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90~100nm,纤突长15nm,为典型冠状病毒。在SPF鸡胚上盲传至5代,在TOC上测其CD50为10-6.2。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试验鸡出现典型“花斑肾”,表明BK株具有较强嗜肾脏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类型AIBV毒株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鸡胚气管环纤毛运动作指示系统,应用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不同血清型的7个标准AIBV毒株及5个不同致病型的分离毒株。采用50CD50病毒量IBV毒株感染鸡胚气管环培养物,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气管环纤毛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血清类型的AIBV毒株敏感性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