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81至1984年底,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先后从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引进高粱试材共1025份,其中杂交种146份,恢复系119份,成对不育系和保持系243对,品种209份,杂交后代选系60份,群体5份。这些试材大部分来自印度,部分来自非洲和美国,其他是育种的高代选系。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主栽品种和新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齐穗后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品种更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减少,这种趋势在倒3叶上尤为突出。表明超高产品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尤其是下位功能叶片,且在籽粒灌浆的中后期更为显。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的演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辽宁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的演变特点。[方法]以辽宁省70年代以来生产上推广的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种丹玉6、丹玉13、沈单7、掖单13、沈单16和丹玉39为试材,通过对主要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比较,揭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随时间更替的变化特点。[结果]不同玉米杂交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随着年代推移逐年增加,其杂种优势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全部表现为很高的正向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穗部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其中穗粒数的杂种优势对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最大,百粒重、穗长其次,而穗粗、出籽率的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辽宁省玉米高产、优质育种目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穗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次更替的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主栽品种和新育成的2个水稻超高产品种为试材 ,研究各品种穗部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品种更替 ,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颖花数、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等穗部性状均呈增加趋势 ;超高产品种在各个性状上都有所改进 ,并且结实率较高 ,使得其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说明各穗部性状的均衡增加是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粱高产模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粱高产模式栽培研究卢庆善,毕文博,刘河山,袁德法(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高粱是辽宁省的主要旱粮作物之一。自80年代以来,一直以Tx622A为母本的杂交种为主栽品种。近年来,由于6A组合在抗性方面的逐渐退化,生产上的栽培管理也不规范,导致产量不高、不稳...  相似文献   

6.
高粱可溶性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高粱品系和1个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高粱可溶性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变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0号(309A3/310)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309A3为母本,31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全国鲜重平均产量5 184.2 kg/667m2,比对照辽饲杂1号增产27.2%。该品种是A3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为不育化类型,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19.3%,出汁率52.7%,是生产燃料乙醇较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一、品种选育经过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7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不育系839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优27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所内产量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生产试验,2015年5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酿造高粱杂交种辽杂50(吉2055A×辽粘R-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13年以外引不育系吉2055为母本,自选恢复系辽粘R-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5~2016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75. 8 kg/667m~2。该品种株高较矮、整齐性好,适于机械化收获。抗叶病、抗倒伏、抗倒折,综合抗性好,是优异的酿造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粱的开花特性,国内外曾有过报道.但由于所用试材或试验条件的不同,其结果差异较大.特别是前人研究所用的试验品种,在当前生产上已不再用,因此,为了实际应用,我们选用生产上几个常用高粱亲本,特设区对其开花特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期望对高粱育种、亲本繁育及杂交种生产提供一个方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高粱产量和桃蛀螟危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山东省夏播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以3个高粱杂交种为试材,设置6个种植密度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高粱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个品种都是在密度1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高密度种植不但可以增加穗柄伸出长度和穗柄长度,有利于机械化收割,而且还可以减少桃蛀螟对高粱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9E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5(Tx398 9E/LTR10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Tx398 9E为母本、LTR10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4—2015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2年全国区试鲜质量平均产量75 951 kg/hm~2,比对照增产13.0%,2年共27个点次,23个点次增产,4个点次减产。该品种为9E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17.4%,出汁率49.1%,是生产燃料乙醇较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辽甜15的选育填补了国内外没有9E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糯高粱杂交种辽粘6号(LA-34/0-01选)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01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03.7 kg/667m2,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01.8 kg/667m2。2012年2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熟期早、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强、适于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玉米杂交种为试材,探讨了苗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GWUE、产量和耗水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在3种供水条件下,郑单958是高GWUE品种,具有高产中耗水的特性,鲁单981是低GWUE的品种,是低产高耗水品种,而四单19的GWUE是在干旱胁迫下最具增长潜力的品种,具有稳产节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从50年代末高粱育成品种的问世,到60年代末高粱杂交种的育成,吉林省高粱的研究和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高粱研究已从高秆杂交种转入中矮秆杂交种和特用型杂交种上,并形成了应用于生产的主导体系,而适于间种的超矮高粱和便于机械收割的长穗柄耐密矮高粱也即将问世,这些全依赖于高粱种质的创新和利用;更有赖于分子水平的育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以4种高粱类型中的12个材料为试材,用多探头温度自动测定记录仪研究了高粱植株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粱植株表面温度变化分低温稳定阶段、稳定上升阶段、高温波动定阶段、波动下降阶段和稳定下降阶段5个阶段.午间的高温波动定阶段是研究冠气温差的最佳时段,但存在温度浮动大而且频繁的特点,温度波动易导致试验误差.在温度稳定上升阶段,品种间以及品种与气温的差异表现相当稳定,重复率较高,此阶段也可以作为研究植株体表面温度和气温差异的合适阶段.不同高粱类型间、品种间表面温度存在差异,且在一日当中品种间温度差异表现不尽相同;午间温度低的品种,在温度上升阶段升温较快,品种间差异比午间还要高.这一研究结果为认识高粱的体表温度特征和利用体表温度作为筛选高粱抗旱、高产基因型的指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粱叶片的面积直接关系到植株对光能的利用及品种生产潜力。本文探讨了高粱从上至下第1~8叶各叶片面积与总叶片面积、单株产量的关系及各叶片的遗传力,旨在为高粱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5年在本所试验地进行,以进入省区试和产比试验的优良杂交种为试材。由于高、中秆材料在株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在生产上栽培密度截然不同,且交叉种植会造成高、中秆材料间通风透光的明显差异,所以试验分高秆和中秆两组分别按省区试密度进行。高秆  相似文献   

18.
高粱新品种锦杂101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以自选不育系375A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引自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19.
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中国高粱不同时期主干品种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全面系统了解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有效提高杂交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应用SSR标记技术分析高粱亲本及其F1的遗传差异,探讨中国高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的优势种群演变。【方法】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中晚熟区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SSR标记遗传距离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中国高粱杂交种优势类群,研究高粱的育种进展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演变特点。【结果】利用109对引物对55份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47对引物有较好的多态性,共得到等位基因变异373个,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5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4个。供试材料标记位点的PIC变化范围为0.0351—0.8836,平均为0.6085。55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889-0.9500,平均为0.6011。聚类分析将55份高粱材料聚成4类,聚类结果与根据地理来源、遗传背景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年代杂交种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1970-1980年代呈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对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得出Durra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Kafir-caudatum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遗传距离远,产量高,因此,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应以Durra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Kafir-caudatum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模式为主。【结论】高粱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粱亲本的选配应充分考虑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20.
辽杂12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0年利用自选的不育系7050A和外引的恢复系654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杂交种,已于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