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对2011—2016年新疆呼图壁种牛场0~6月龄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的体重、体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体重增重规律与其他品种相似,体尺累积生长平缓,同时西门塔尔牛具有早期发育快的特点;绝对生长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公犊牛6月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腿围、管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体高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2;母犊牛6月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腿围、管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1;表明性别是影响体重与体尺相关性的重要因素。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牛分为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型,其犊牛的生长发育对后期牛的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注重犊牛时期的饲喂。  相似文献   

2.
黄淮山羊体尺体重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省睢宁县种羊场2006年测量的165只黄淮山羊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体重与体长、体高、荐高、胸围、管围和腰角宽的相关系数,建立了成年黄淮山羊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长、体高、荐高、胸围、管围、腰角宽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802、0.718、0.927、0.729、0.783;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立了成年黄淮山羊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的回归模型y=0.919x1+0.078x2+0.826x3-52.228,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43,决定系数R2为0.889。  相似文献   

3.
大通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大通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对110头6~10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通牦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0.879和0.977,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993、0.954、0.992和0.993。大通牦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2.5岁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在11月份对31头2.5岁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2.5岁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0.713、0.846和0.595,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923、0.864和0.893。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大通牦牛1.5岁公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于体重估测,在2011年11月对31头1.5岁大通牦牛公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估测大通牦牛1.5岁公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579、0.453、0.600,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820、0.603、0.786。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SAS软件分别分析了海南后备黑山羊和成年黑山羊的体尺与体重间的相关、体尺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体尺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后建立了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围是影响海南黑山羊体重的最主要的体尺因素。选择海南黑山羊快长系时应在选择体重的同时,加强对胸围的选择力度。海南黑山羊后备羊及成年羊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45.1117+0.2909X2+0.4115X3+0.6781X4+0.6815X6和Y=-46.3559+0.1802X2+0.4448X3+0.7701X4+0.8720X6。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笔者在2011年11月对30头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333、0.708、0.322,经检验,体高、体斜长、管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562、0.502。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肉用母牛哺乳期日粮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产犊后带犊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24头分为3组,每组8头,按肉牛饲养标准及哺乳期产奶量6.0,5.0,4.0 kg分别设为试验1,2,3组,试验期为100 d,测定试验牛采食量及犊牛初生、1月龄、3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3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试验2组犊牛(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5);试验1,2,3组犊牛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犊牛初生~3月龄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试验1组犊牛胸围增加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西杂母牛哺乳期饲喂高营养水平(试验1组)日粮有利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9.
家畜体尺直接反映家畜的体格大小和体躯的结构、发育等状况,也间接反映畜体组织器官的发育情况及体重,它与家畜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以及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密切相关。本论文测定了北京金维项目公司692头育肥牛的体高、胸围、体斜长和体重,以此数据推导出我国肉牛体重估测公式为:Y=-738.67550+4.04786 X1+2.33390 X2+0.76066 X3。式中,Y为体重(kg),X1为胸围(cm),X2为体斜长(cm),X3为体高(cm),其决定系数(R2)为0.8289。此公式经显著性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P0.001),表明利用此公式的体尺指标估测肉牛体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鲁西牛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与各体尺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研究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鲁西牛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建立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结果显示鲁西牛群体I中所有体尺性状均与体重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腹围(X5)、体高(X1)和胸围(X3)通过较强的直接作用影响体重(Y)。鲁西牛体尺(X)对体重(Y)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2.374X1+2.455X3+2.721X5-923.527 (R=0.955,P<0.01)。根据最优回归模型,对鲁西牛群体II的体重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群体I和群体II进行合并为群体III,分析鲁西牛群体III体重与体高(X1)、胸围(X3)和腹围(X5)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体重(Y)相关程度最高的胸围(X3)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P=0.939),与体重间相关系数最小的体高(X1)则是通过较强的间接作用影响体重。[结论]综上,体高、胸围和腹围可作为3个重要参考指标,为后续合理评估鲁西牛生长发育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F1代羔羊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性状估计其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80只150日龄兰小杂交F1代羔羊,公、母羔各半,测量其体重(Y)、体长(X_1)、体高(X_2)、胸围(X_3)、管围(X_4)、胸深(X_5)和胸宽(X_6),运用SPSS 22.0软件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兰小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和0.908,其次为体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4。各体尺性状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胸围和体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深、管围、体高、胸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深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公、母羔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43.861+0.675X_3+0.394X_1(r=0.945,P0.01)和Y=―38.378+0.590X_3+0.397X_1(r=0.948,P0.01)。综上所述,胸围和体长是影响兰小杂交F1代羔羊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该品种的选育和肥羔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体长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胸深、管围、体高、胸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F1代羔羊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性状估计其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80只150日龄兰小杂交F1代羔羊,公、母羔各半,测量其体重(Y)、体长(X1)、体高(X2)、胸围(X3)、管围(X4)、胸深(X5)和胸宽(X6),运用SPSS 22.0软件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兰小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和0.908,其次为体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4。各体尺性状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胸围和体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深、管围、体高、胸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深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公、母羔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43.861+0.675X3+0.394X1(r=0.945,P<0.01)和Y=-38.378+0.590X3+0.397X1(r=0.948,P<0.01)。综上所述,胸围和体长是影响兰小杂交F1代羔羊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该品种的选育和肥羔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体长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胸深、管围、体高、胸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分析三江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成年牛和犊牛共264头,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江牛成年公牛与成年母牛体重差异显著(P0.05),公犊牛与母犊牛体重差异不显著。体斜长、胸围、体高、管围、十字部高均对体重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0.921、0.892、0.785、0.612。通过对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除十字部高的系数估计值未达显著水平(P0.05)外,其他估计值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得出了三江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体重=-389.618+7.389管围+1.686胸围+1.254体斜长+0.894体高,模型决定系数达0.904。  相似文献   

14.
西藏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嘉黎成年母牦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了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以指导该品种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方法]以西藏嘉黎县测量的64头嘉黎成年母牦牛的体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估测成年母牦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28、0.807、0.712,经检验,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854、0.787和0.843。[结论]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8):32-35
肉羊体尺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在育种和生产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对杜泊羊和湖羊的杂交F1代112只羔羊的6个体尺性状和体重进行了测定,并用SAS软件对体尺和体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将体尺性状划分为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确立了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决定程度,分别建立了公羊和母羊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测定的6个体尺性状和体重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围和体长是杜湖F1代羔羊的最主要的决定变量。公羊和母羊体长(X1)和胸围(X3)对体重(Y)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46.480 8+0.665 4X3+0.443 8X1和Y=-21.946 2+0.464 2X3+0.218 7X1。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初生高原型藏系羊羔羊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初生12 h以内的藏系羊羔羊为研究对象,测量羔羊的体斜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数据,并称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羔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高原型藏系羊初生羔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变异系数为14.88%、8.50%、6.88%、9.85%;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0.743、0.911,经检验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体尺性状建立三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得出估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842、0.827、0.833。试验表明,高原型藏系羊羔羊的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之间显著相关,且体重与体尺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体尺性状与体重具有相关性因而在育种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找出与体重相关性较大的体尺性状可以提高测定效率.本研究测定了湖北乌羊5个体尺性状,并用SAS软件分析了它们与体重间的相关、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体重的决策程度,分别建立了公羊及母羊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围和体直长是湖北乌羊公羊体重的最主要决策变量,而胸围和管围是湖北乌羊母羊体重的最主要决策变量.湖北乌羊公羊及母羊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23.2124+0.8616X3和Y=-39.2923+0.7873X3+0.1981X4,其中X3表示体直长,X4表示胸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SPSS17.0软件对成年欧拉羊公、母羊的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宽(X_3)、胸深(X_4)、尻宽(X_5)、胸围(X_6)等7项生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成年欧拉羊公、母羊的6个所测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是影响欧拉羊公、母羊体重的最主要体尺因素,辅助其他体尺对体重产生较大的间接影响,建议在今后的选育中加强对胸围的选择力度,以提高欧拉羊的平均体重。成年欧拉羊公、母羊的体重与相关体尺间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71.363+0.508X_2+0.789X_4+0.759X_6(R=0.848,P0.01);Y=-129.206+0.725X_1+0.670X_2+1.016X_3+0.644X_6(R=0.863,P0.01)。  相似文献   

19.
旨在对内蒙古乌拉盖地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本研究测定了2 162头肉用西门塔尔牛从出生到20月龄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利用Logistic、Brody、Gompertz和Bertallanffy 4种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分别估算出4种曲线方程中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曲线模型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体重和体尺生长过程均有较好的拟合度(R~20.98),但对于不同的性状,最佳拟合模型不同。体重与体尺相关关系表明,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腹围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0.958 55)。其体尺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预测体重回归方程为Y=-366.485 70+1.307 37 X_3+3.896 12 X_4-0.417 50 X_5。研究表明,Gompertz和Bertallanffy两种模型对体重的拟合优于其他两种模型,Brody模型对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十字部高的拟合效果均是最优。体重预测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进一步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应用通径分析理论,对饲养于吉林省白城地区的350只3~6岁辽宁绒山羊的体尺与体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饲养于科尔沁农牧交错区的辽宁绒山羊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体重起决定作用的体尺性状是胸围和胸宽,体尺性状与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071X2+0.712X3+0.165X4+0.081X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