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采用冷浸法提取新疆23种植物活性成分,分别测定其对朱砂叶螨24 h的毒杀活性,0903T2等14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活性都比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进一步测定了5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以1221J提取物的毒力最高,LC50仅为0.041 g/L,其次是0910T4和1126D2提取物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达0.554 g/L和0.641 g/L,杀螨活性较稳定。0910T4提取物对天敌安全性测定表明,在40.00 g/L高浓度下对两种棉田优势天敌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2.47%和23.08%,显示出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具有较高杀毒棉蚜活性的植物资源,为植物源农药研制、棉蚜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地区部分植物,运用超声提取法,提取28种植物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结果】曼陀罗、毒参、大戟等8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较高杀蚜活性,其中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最高,毒参提取物次之,曼陀罗和毒参提取物24 h校正死亡率及LC50分别为75.18%、69.76%,15.58和20.54 mg/mL。【结论】曼陀罗和毒参甲醇提取物对棉蚜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高于毒参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60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广西地区6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三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小菜蛾具有较高毒杀活性(校正死亡率50%以上)的植物有山茶科的木荷、油茶,茄科的颠茄,大戟科的三年桐,含羞草科的猴耳环,即4科5种,其中木荷的毒杀活性最高,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其次为油茶、颠茄、三年桐、猴耳环,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50%,84.60%,66.70%,59.00%。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夹竹桃提取物的灭蚜活性。[方法]选用95%乙醇、石油醚和水分别萃取夹竹桃叶和树皮的活性成分,配制成1.2、0.6、0.3mg/ml3种浓度对棉花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活性研究。[结果]夹竹桃的树皮和树叶乙醇提取物对棉蚜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棉花蚜虫的杀伤性极强。[结论]夹竹桃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这为利用植物提取液来毒杀棉花蚜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玛纳斯棉蚜天敌捕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988年7月6日至8月26日在玛纳斯棉田的调查资料,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棉蚜消长曲线,并就棉蚜日增长率与天敌数量间做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棉田棉蚜呈指数消长;棉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为食虫蝽和多异瓢虫。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新疆棉蚜暴发,它除为害棉花之外,尚严重为害甜瓜和西瓜.以往防治瓜田棉蚜多采用茎叶喷雾,对天敌杀伤较大,蚜群恢复迅速,不得不多次用药,有时会愈治愈重.为了保护利用瓜田里的害虫天敌,1987—1988年,我们对玛纳斯县瓜田里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棉蚜天敌控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罩笼排除法评价棉蚜天敌效力以及各类天敌数量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敌对棉田棉蚜有着很强的控制作用。天敌中以多异瓢虫、方斑瓢虫、小花蝽和异须盲蝽为主,其余天敌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对棉蚜的毒力和不同虫态多异瓢虫(卵、1龄幼虫、3龄幼虫、成虫)的毒性,为科学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喷雾塔进行室内定量喷雾,测定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处理后棉蚜、多异瓢虫的死亡率。【结果】在2 000 mg/L处理下,苦参碱对棉蚜的毒力最高、校正死亡率为89.3%,高于藜芦碱的61.7%和印楝素的57.6%。这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毒力均较低,2 000 mg/L处理96 h后多异瓢虫卵死亡率分别为16.5%、20.9%和20.9%;处理24 h后,1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9.6%、38.9%和42.6%,3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7%、8.3%和5.0%,成虫死亡率均不超过20%。3种植物源杀虫剂处理下的多异瓢虫各虫态死亡率均显著低于100 mg/L吡虫啉。【结论】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对多异瓢虫安全性较高,其中苦参碱对棉蚜毒力高于其他2种,适合在新疆棉田棉蚜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区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天敌的安全性,为绿色防治棉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SC)对棉蚜的毒力与防治效果,评价其对棉蚜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在室内,氟啶虫胺腈0.375 g/L浓度处理48 h后棉蚜校正死亡率为100.0%,0.250 g/L浓度处理为93.3%,而0.2 g/L吡虫啉处理为84.4%。氟啶虫胺腈对多异瓢虫致死作用小,0.375和0.250 g/L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均不足10%,显著低于吡虫啉0.2 g/L处理(45.7%)。2018年和2020年田间施药5 d后,氟啶虫胺腈15 mL/667m2处理(0.375 g/L)对棉蚜的校正防效在90%以上,10 mL/667m2处理(0.250 g/L)处理的防效也超过了85%,显著高于吡虫啉8 g/667m2(0.2 g/L)处理。氟啶虫胺腈15、10 mL/667m2浓度处理下棉蚜僵蚜率、捕食性天敌与棉蚜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吡虫啉。【结论】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田棉蚜防效较好,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蚜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石河子地区17年(1990~2005及2 007年)的历史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气候条件与棉蚜发生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21~25日最高气温均值、 7月1~5日最低气温均值、7月11~15日最低气温均值、7月16~20日最低气温均值以及6月11 ~20 日总降雨量与棉蚜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组建了石河子地区棉蚜预测模型,历史符合率达93.3;,将2003、2004年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结果与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13.
14.
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瓜蚜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寄主植物(苦瓜、丝瓜、豇豆)上,研究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瓜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瓜蚜在3种寄主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有差异,并随温度而变化,但皆以18℃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最高,分别为6.288、1.297和0.324,寄主选择性实验和控温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3种寄主中,苦瓜最适瓜蚜种群增长,豇豆次之,丝瓜最差。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呈减短趋势,但达到32℃时稍有延长,温度对瓜蚜成蚜的繁殖量和存活时间的影响程度随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5.
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进行抗性监测,了解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发展情况,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用药水平最低的新疆南疆种群作为相对敏感种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酶活力测定、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新疆南疆、河北邢台及江苏南京3个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潜在的代谢抗性机制。【结果】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的棉蚜对丁硫克百威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所发展,抗性水平分别为4.87和8.72倍,为低水平抗性阶段。解毒代谢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3个地区田间种群之间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江苏南京种群的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新疆南疆种群。定量PCR分析表明,河北邢台地区棉蚜的羧酸酯酶表达量较高,是新疆种群棉蚜的3.28倍。【结论】田间棉蚜已对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酯酶活力升高在棉蚜对吡虫啉低水平抗性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10%烟熏死烟剂(有效成分为异丙威 吡虫啉)对保护地黄瓜瓜蚜防效优良、速效性好,且对黄瓜安全。该烟剂防治瓜蚜在其不同发生期均可施用,适宜剂量为750 g/hm2,药后1 d的防效可达92.5%以上,药后7 d的防效仍达90.7%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18.9%。 相似文献
17.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不同寄主上的体色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寄主上不同时期棉蚜的体色分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蚜自然种群由黄色型和绿色型2种个体组成。在木槿、石榴和花椒3种越冬寄主上,早春以绿色型个体为主,春末夏初黄色型个体逐渐占优势,夏末秋初又以绿色型个体为主;在夏季寄主棉花上,黄色型个体一直占优势,其中5-6月份棉花苗期可见到部分绿色型个体,所占比例与越冬寄主上棉蚜迁出时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在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饲养不同体色棉蚜的试验结果表明,绿色型棉蚜可分化出绿色型和黄色型2种后代,后代的体色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在温度较高时黄色型后代占优势,在温度较低时绿色型后代占优势,而且黄色型后代随温度的降低也会产生出绿色型后代。系统饲养黄色干母的后代还发现,不论饲养温度如何变化,其后代均为黄色型,表明自然界有2种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黄色型棉蚜。 相似文献
18.
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发育及繁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网罩盆栽苗研究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及成虫发育历期、繁殖能力、成虫寿命、产仔能力、体重.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发育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成虫寿命、第一次产仔数量、平均每次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而生殖前期、产仔次数、净增殖率与内禀增长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翅型棉蚜的产仔次数极显著小于无翅型,而有翅型棉蚜生殖前期显著长于无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净增殖率显著大于有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可能可以将用于翅发育和飞行的能量转而用于繁殖.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南疆阿瓦提棉区的棉蚜及瓢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时序动态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度下:棉蚜变程范围在6.60~24.60 m,平均12.07 m;块金/基台盛发期范围8.35%~49.98%,消退期在6.63%~13.90%;小尺度下:棉蚜变程范围在1.37~14.76 m,平均3.525 m;块金/基台范围盛发期1.32%~38.81%,消退期在0.21%~83.54%;通过种群动态分析、各向异性变异函数分析及普通克里格插值三维模拟分析,表明不同尺度下瓢虫与棉蚜有着比较典型的追随关系,但小尺度下受随机因素干扰较多,种群变化曲线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