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及其防治钟慧敏(浙江省植保总站,310004)荸荠为莎草科水生作物,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浙江为多。80年代后,我省的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其加工品“清水马蹄”罐头是重要出口产品。为适应生产发展,我们于1989~1994年对本省...  相似文献   

2.
贺州市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又称马蹄,是广西名特优水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贺州市荸荠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种植3500~4000hm2,667m2产1500~2000kg,其加工品“清水马蹄”享誉国内外。荸荠秆枯病俗称马蹄瘟,是为害荸荠的1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2500~3000hm2,秆枯率一般为20%~50%,病情指数8~15。2002年贺州市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发生面积之大,为害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秆枯率低的55.33%,高的100%,平均86.94%,病情指数低的15.53,高的达35.29,平均25.55。9月中、下旬便出现了大量的枯死、倒伏,产量损失4~5成。1发生特…  相似文献   

3.
荸荠蔓枯病和荸荠螟张运胜(湖南省安乡县农技推广中心415600)荸荠,别名马蹄、地粟等。为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荸荠病害有蔓枯病、矮黄病等;害虫有荸荠螟、蚜虫等。下面就蔓枯病和荸荠螟这两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67%万兴乳油防治荸荠秆枯病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别称马蹄)是贺州市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出口创汇型蔬菜,年播种面积约4000hm^2,年出口清水马蹄灌头4.5万t。荸荠产区主要集中在鹅塘、沙田、贺街、莲塘、公会、望高等乡镇,由于连年连片种植,致使荸荠秆枯病发生呈逐年加重之态势。2002年荸荠秆枯病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500hm^2,约占种植面积的90%,平均秆枯率86.94%,  相似文献   

5.
荸荠(马蹄)在贺州市八步区大规模种植的历史已有10多年,最近几年,年播种面积约5 000ha,产量15万t,产值近2亿元。2005年加工出口清水马蹄罐头2·5万t,创汇1 425万美元。生产和加工马蹄是相当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3年以来,荸荠球茎在收获之前就在田间病变腐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马蹄生产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迫切需要加以预防和控制。1症状表现及发病情况在田间病变的荸荠球茎,外表皮失去光泽,颜色暗褐色,似水渍状;果肉变色、软化、腐烂、发臭。已病变但症状不明显者,收获贮藏几天后就会腐烂发臭。…  相似文献   

6.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果蔬技术站(315321)王勤海荸荠是我区的主要水生蔬菜之一,一般在立秋前移栽,前茬为早稻,属“晚水荸荠”。90年代初以来,荸荠秆枯病(Cylindrosporiumeleo-choridisLentz)...  相似文献   

7.
荸荠茎点霉秆枯病菌侵染过程的超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荸荠(Eleocharis dulcis),又称马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水生蔬菜。近年来,随着荸荠在我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荸荠茎点霉秆枯病是2009年在湖北省荸荠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Phoma bellidis侵染引起,该病在湖北省团风地区发生尤为严重,对荸荠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一般在8~12月发生,发病初期在荸荠茎秆上产生圆形或梭形红褐色小斑,随后病斑沿茎  相似文献   

8.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Eleocharistuberosa)是我国的特产水生蔬菜。其营养价值高,既是佳蔬,又是良药,《本草纲目》中记有“马蹄能清热消渴,治痹热,温中益气、开胃下食,厚人肠胃,饭后宜食之”。可止渴失津,化痰消食,清心明目,解热杀菌,清黄疽,降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9.
荸荠俗称马蹄,有地下水果和江南人参之美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可做蔬菜或水果生食,还可加工成淀粉、蜜饯、罐头等系列产品,更是一味名贵的药材.  相似文献   

10.
正荸荠又叫荠米、马蹄等,属莎草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都有栽培,仅湖南省安乡县每年就有200 hm~2左右的种植面积,是该县的主要特色水生蔬菜之一。荸荠利用地下茎发芽长出新植株进行繁殖,其育苗方法有高密度育苗和稀植育苗两种。1高密度育苗1)特点。用种量大,苗龄短,苗期管理方便,苗床可利用空坪隙地,不需占用稻田。2)方法。荸荠高密度育苗一般在移栽前20~25 d进行,苗龄最多不超过30 d,具体育苗时间依  相似文献   

11.
荸荠(Eleacharis tuberosa),俗称"地栗"、"马蹄"、"乌芋",属莎草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取用于地下匍匐球茎,是一种多用途的农产品.除作水果食用外,还可作菜肴、制淀粉、加工罐头及药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荸荠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荸荠已成为镇宁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部份.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493 hm2,平均667 m2产1 450kg,比正常年份减产550kg,减产率27.5%,严重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县财政收入.鉴于镇宁县实际情况,结合气象因子、品种资源、品种布局及耕作制度等综合分析,对2004年荸荠减产原因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螟卵啮小蜂是水稻三化螟重要的卵寄生蜂,其幼虫还能取食三化螟的卵粒。为了充分利用这种有效天敌控制三化螟,我们在水稻生态系统中试验种植荸荠,用以繁殖荸荠白螟,荸荠白螟的卵作为螟卵啮小蜂的桥梁寄主。本文研究了新生态系统中荸荠白螟的年消长动态和“桥梁作用”以及它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荸荠属莎草科,是大众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荸荠白禾螟(Scirpophaga praelata Scopoli)别名荸荠白螟,是荸荠生产中1种毁灭性害虫。各荸荠种植区均  相似文献   

14.
1背景近年来,本市年种植荸荠233.3hm2。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产量损失常年达30%~40%,品质变劣,加上农户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使本市荸荠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为此,我们在1999~2000年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根据本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参照浙江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制定了本市荸荠无害化生产技术,2000年示范面积6.7hm2,产量比常规生产田增加6.9t/hm2,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鲜果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兰溪市荸荠病虫…  相似文献   

15.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明 《植物医生》2008,21(3):35-36
荸荠秆枯病,又称荸荠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秆枯病一旦发生,致使大面积荸荠减产,部分荸荠田块甚至绝收,降低荸荠产量及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或尽可能杜绝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于2004-2007年在镇宁县城关镇五里坪荸荠坝区,对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实施了无公害化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6.
在“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发展中,植保部门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大力推广“优质、多抗、高产”品种,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深受农民欢迎。我站80年代初期,示范,推广扬稻1、2号,解决中稻白叶枯病的效果非常显著。80  相似文献   

17.
荸荠白禾螟发生为害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是福建省北部山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光泽县,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稻—荸荠轮作制。近年来,荸荠白禾螟(Scirpophaga praelata Scopoli)大面积发生为害,已成为荸荠生产中一种毁灭性害虫。特别是在较为集中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为害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荸荠的一种新病害——荸荠秆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连荣 《植物保护》1985,11(5):33-34
荸荠秆枯病是我省荸荠Eleocharis dulcis)上的一种新的真菌性病害。采用病组织分离纯化的菌种,经多次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进行致病性鉴定,均可表现典型症状。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在我国荸荠秆枯病尚未见有记载。根据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的观察,和1962年Lentz描述的在美国种植的中国荸荠上的荸荠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相似。现将我省荸荠秆枯病发生情况与病原菌简介  相似文献   

19.
荸荠白禾螟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是福建省北部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光泽县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稻——荸荠轮作制,近年来,荸荠白禾螟(又名纯白螟)大面积发生为害,已成为荸荠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特别是较为集中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为害尤其严  相似文献   

20.
1993~1996年作者对荸荠白禾螟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荸荠白禾螟有2种,即白尾白螟和黄尾白螟。两种白螟很相似,均属鳞翅目螟蛾科,只是黄尾白螟腹部末端的毛曾黄色,幼虫为害荸荠,又名荸荠螟。白螟在湖北荸荠产区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2~3代为害最重,常造成荸荠茎杆枯死或分株减少,苗数不足,导致球茎小而轻,品质变劣,10月后以幼虫在荸荠茎杆内越冬。防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