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坝上地区果树快速育苗技术坝上地区在培育果树苗木中,一直是3年出圃。即头年培育砧木苗,第二年嫁接,第三年才能培育成果苗出圃。不但培育时间长,而且在人力、物力、资金、土地等管理上增加了投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地膜覆盖的育苗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清水河县的林业职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正轰轰烈烈地大搞果树育苗和果树定植。他们把四月份定为造林运动月,个个信心百倍,干劲冲天,要在全县放出果树卫星。果树育苗为190亩,争取亩产4万株,要求一年成砧木,二年嫁接,三年出圃定植,1961年基本实现果园化。果树定植为3万亩,45万株。为此,在1959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应用温室大棚培育麻黄苗可以大大缩短成苗时间,提前出圃栽植,做到当年采种,当年育苗,次年出圃栽植。还可以极大的提高苗木成活率(较常规大田圃地育苗提高成活率28%),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甜橙柑橘苗育苗方法,从播种到苗木出圃一般需要3年,即1年育砧木,2年排苗嫁接,3年育苗出圃。育苗期长、费工、见效慢,不利于甜橙苗的快速繁育。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快速繁育甜橙柑橘苗技术,改3年育苗出圃为2年育苗出圃,改剪砧嫁接为带砧嫁接。实现了当年秋季播砧木种,春季排苗,秋季嫁接,第2年8—9月份出圃甜橙柑  相似文献   

6.
生产信息     
生产信息安徽寿县双门园艺良种场每年出圃大批量银杏苗、果树苗、接穗芽、花木苗本基地育苗面积800余亩,年产名优新稀果树、银杏、常绿、花木苗300多个品种千万株苗木。现可供以下品种:银杏苗:实生苗1~5年生、嫁接1~10年苗(大马玲、大佛指、家佛手等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内用纸袋培育苗木,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成本低,培育的果树苗木可提前一年出圃等特点。利用这一技术育苗,可以躲过早春晚霜危害,从而延长生长期一个月左右,苗木栽培成活率比常规育苗可提高 30%以上,栽植后的苗木可提早 1— 2年结果,特别是在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和早春干旱地区更有推广价值。 一、种子处理。所用的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用 1%硫酸亚铁液浸泡半小时后,将种子捞出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昼夜,再装入麻袋或纸箱中进行催芽。 二、土壤处理。尽量采用林地土或生荒土,禁止使用园田熟土,否则苗木…  相似文献   

8.
榆树种子去翅机械播种是降低育苗成本、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人均管理定额、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有效途径。春季机械铺膜播种又是缩短育苗周期,解决传统榆树育苗两年出圃为一年壮苗出圃的有效方法。2007年,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三0团林业工作站分春夏两次进行了1.3公顷地的榆树种子去翅机械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芝地区果树生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林芝地区果树生产优势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简要论述了该地区发展果树生产的对策,从而为当地提高果品质量,推动果业向高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麻栎胚根切除防穿袋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栎是云南滇中地区的本土树种。1999年以来,在云南牟定县启动实施的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中采取云南松与麻栎混交的主要造林模式,在麻栎育苗过程中,采用普通的塑料袋育苗技术存在出圃前出现主根严重穿袋现象,造成了苗木出圃率和移植成活率较低。为此,开展了麻栎胚根切除技术及育苗用土施肥2种措施,在防止育苗穿袋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在中德合作云南二期造林项目中推广和应用3193hm^2,采用麻栎胚根切除技术育苗,苗木合格率提高了25.70%,造林成活率提高了3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快速培育柑桔壮苗技术杨松青(勐养农场)柑桔育苗,一般是开春后播种,次年春季嫁接,11月底或第3年春出圃,育苗时间达24个月以上。在西双版纳的气候条件下,我们实践总结出“柑桔快速育苗技术”,不但缩短了育苗时间(18个月),又能在7月出圃。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造林绿化力度逐年加大、苗木的用量也在逐年成倍地增加,为此,建议应发展穴盘育苗,缩短育苗时间,提高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13.
德宏州西南桦双层膜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5年以来,通过在西南桦育苗生产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采用所谓的"双层膜"育苗技术,在播种出苗期,采取在育苗大棚内又盖小棚的方法,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较常规育苗方法缩短了苗木出圃时间、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苗木质量.对相关的采种母树选择、采种时间、苗圃整地、大棚建造、播种、幼苗管理、炼苗及苗木出圃等一系列的育苗技术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科学而经济的一次性育苗与分段综合育苗方案,提高龙脑樟扦插苗出圃率,降低单株成本,为龙脑樟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珍稀濒危树种云南蓝果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蓝果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试验和对苗木生长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云南蓝果树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种子无休眼期,宜随采随播,播种1周后开始萌动,25天出土,种子贮藏方式以混沙贮藏为好。培育的云南蓝果树容器苗210天即可出圃造林,1年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其幼苗的生长高峰为6~7月,这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李磊  王强 《新疆林业》2002,(4):17-17
胡杨(Populusdiversifolia)是天山南北平原地区落叶乔木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耐盐、耐涝、抗旱、抗寒、抗沙埋。由于胡杨幼苗期生长缓慢,按常规育苗一般2~3年出圃,不能满足造林的需要,同时土地利用率和育苗经济效益低。近几年来,我们对胡杨育苗进行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形式和不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试验,寻求能一年出圃的快速育苗法。2001年利用地膜提早播种,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播种期提前到4月中下旬,一年生苗木株高多数在1.0~1.4m,基径平均0.6~0.8cm,产苗每667m21.2~1.46/667m2万株。1种子的采集和贮存…  相似文献   

17.
杨树留根育苗截杆造林技术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留根育苗截杆造林技术是利用杨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一套育苗新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杨树育苗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一级苗的出圃率,缩短了杨树轮伐期,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云锦 《云南林业》2006,27(5):21-21
元阳县抓住国家发展林木生物质资源的机遇,在红河干热河谷地区大力发展膏桐林。2005年,全县采收膏桐种子5吨,育苗6.7公顷(100多亩),出圃苗木500多万株。今年,全县种植膏桐2666多公顷(4万多亩),  相似文献   

19.
杨树地膜覆盖法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育苗法有效提高了杨树育苗扦插成活率,延长了苗木生长周期,增加了生长量,提高了苗木质量,做到了当年育苗当年出圃,降低了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20.
<正>邯郸市峰峰矿区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均耕地不到1.2亩。随着林业的发展,育苗面积的扩大,每年林业育苗要占用1,200亩耕地,加之苗木需二年出圃,林农争地的矛盾日趋严重。目前,如何改变收粮不育苗,育苗不收粮的传统习惯,提高单位面积收益,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于1983年开展了麦田套育泡桐苗木的试验研究,初步获得了亩产小麦404斤,泡桐壮苗451棵,由原来的每亩净收入85.81元提高到522.98元。解决了人多地少、林农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