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东北黑土区各类水保林蓄水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林类型,选择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白皮柳纯林、杨树纯林、樟子松与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林6种林分进行林下枯落物层、林下土壤层蓄水能力和林下土壤入渗性能、孔隙度的试验和测定,研究不同林分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通过试验分析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蓄水率为1.3~2.5倍,枯枝落叶数量多且枯落物比表面积大的落叶松和白皮柳枯落物层蓄水能力最强;针叶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层蓄水量最大;混交林改良土壤效果最好,林下土壤入渗能力高于纯林,毛管孔隙度大于纯林。建议在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建设中,根据立地条件,以混交林和针叶纯林为主。  相似文献   

2.
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冠层截留降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林冠层截留降雨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林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在显著性水平0.01下,R~2为0.636~0.837;而与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和最大1 h降雨强度微弱相关。不同林分冠层截留率平均为27.02%,大小排序为:樟子松与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林白皮柳纯林杨树纯林,总体表现为混交林纯林,针叶林阔叶林。建议在黑土区水土保持林配置上提高混交林和针叶林比例,适当配置适应当地生长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称重法对樟子松、落叶松和小黑杨纯林,小黑杨和樟子松混交林,小黑杨和落叶松混交林中的各树种蒸腾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小黑杨混交的樟子松和樟子松纯林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别不大,蒸腾速率的月变化差异最小,各结构防护林树种的蒸腾速率均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2)与小黑杨混交的落叶松在整个生长季的月平均蒸腾速率为落叶松纯林的76.96%,与落叶松混交的小黑杨的蒸腾速率比小黑杨纯林低17.43%,小黑杨与落叶松混交林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两个树种的蒸腾速率.(3)农田防护林在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其蒸腾速率受大气温度和太阳总辐射的影响较大,并且蒸腾速率与大气温度、太阳总辐射和土壤水含量均表现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风速均表现出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土壤生态(土壤理化指标及化学计量比)与叶片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为林地土壤养分管理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黑龙江省拜泉县选取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林3种典型农田防护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3种农田防护林叶片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根际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林土壤,氮磷比显著低于纯林土壤(P<0.05),混交林落叶松根际土壤电导率和有机碳、全磷、碱解氮、硝态氮含量均为最高,全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也较高;混交林落叶松叶片氮含量及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混交林樟子松(P<0.05),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落叶松的叶片氮磷比显著低于樟子松纯林(P<0.05);3种林型的树种叶片氮磷比均小于14,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全国森林平均磷含量,植物生长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叶片氮元素及土壤磷元素的限制;土壤硝态氮含量是土壤中最大的影响因子,真菌基因(ITS)、嗜酸基因(Acidobacteria)、碱性磷酸酶基因(phoD)这3种基因的拷贝数与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也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碳...  相似文献   

5.
北京九龙山8种林分的枯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阐明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北京九龙山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侧柏纯林、樟子松纯林、栓皮栎纯林、五角枫纯林、油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等8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8.87 ~47.87 t/hm^2,其中未分解层储量大于半分解层储量;综合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规律来看,油松纯林最大持水量最大(36.46t/hm^2),其次为华北落叶松纯林(36.06 t/hm^2),侧柏纯林最小(11.83 t/hm^2);油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的有效拦蓄量最大(23.51 t/hm^2),其次为樟子松纯林(19.85 t/hm^2),侧柏纯林最小(9.53t/hm^2);综合考虑不同林分枯落物与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发现,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8种林分土壤容重均值在0.89~ 1.41 g/cm3之间变动,总孔隙度在39.43% ~54.23%之间变动;林地土壤的入渗速率与人渗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二者呈幂函数关系,且R2值均在0.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御道口牧场不同类型防护林的枯落物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承德市围场县御道口牧场4种不同类型(落叶松、樟子松、落叶松和樟子松混交林、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其枯落物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类型防护林的枯落物蓄积量的范围为5.42~24.59 t/hm~2,其中落叶松蓄积量最大,为24.59 t/hm~2,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蓄积量最小,为5.42 t/hm~2,且4种林分类型的半分解层蓄积量均大于未分解层;平均最大持水量规律为落叶松(16.61 t/hm~2)樟子松和落叶松混交林(14.80 t/hm~2)樟子松(10.22 t/hm~2)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9.99 t/hm~2);平均最大持水率大小依次为落叶松(427.02%)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396.30%)樟子松和落叶松混交林(360.88%)樟子松(303.13%);有效拦蓄量规律为樟子松和落叶松混交林(74.65 t/hm~2)落叶松(71.21 t/hm~2)樟子松(48.82 t/hm~2)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17.66 t/hm~2);有效拦蓄率规律为落叶松(344.99%)樟子松和榆树混交林(326.66%)樟子松和落叶松混交林(286.27%)樟子松(215.49%)。综合结果表明落叶松的枯落物层持水能力最好,该地区落叶松防护林的枯落物层涵养水源功能优于其他类型的林分。  相似文献   

7.
选择黄土高原17 a生的侧柏纯林作为对照,对沙棘—侧柏混交林中的侧柏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侧柏平均树高比纯林的高25.80%,平均胸径大36.88%,林分生物量高128.23%,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侧柏纯林;混交林地与侧柏纯林地相比,土壤各层容重减小,而总孔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最小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侧柏纯林中根径≤1 mm和1~3 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0—60 cm土层内,而混交林在0—180 cm的范围内分布相对更深,更均匀;根径≥3 mm的根系侧柏纯林与混交林具有较为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混交林中根径≤1 mm和1~3 mm的根系水平分布范围相对纯林的更大,而根径≥3 mm的根系的分布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混交林与纯林养分状况和固碳能力的差异,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纯林以及刺槐+油松(Robinia pseudoacacia+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刺槐+山杨(Robinia pseudoacacia+Populus davidiana)混交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混交林与纯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储量。结果表明:(1)刺槐+油松混交林显著增加刺槐枝和根的C含量和叶、干的P含量及枝的C:P与N:P,并显著增加油松叶、枝和根的N含量和枝、干、根的N:P,但显著降低油松各器官的C:N,而刺槐+山杨混交林仅显著增加刺槐枝的P含量。(2)刺槐+油松混交林的土壤C含量显著高于刺槐纯林,土壤P含量显著低于油松纯林;刺槐+山杨混交林与刺槐纯林土壤P含量差异不显著。(3)总体纯林中乔木叶片与凋落物的C含量显著相关,C:N、C:P在乔叶-凋落物-土壤中均显著相关;但在总体混交林中仅有凋落物与土壤中的P含量与C:P显著相关。(4)刺槐+山杨混交林乔木层碳储量显著高于刺槐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层与土壤层碳储量显著高于刺槐纯林。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黄土高原养分循环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黄土高原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泥质海岸盐碱地刺槐-杨树混交林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修筑台田,于台田上布置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3种树种配置模式,对混交林及纯林的降盐改土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a后3种林分类型基本郁闭,保存率为63%~72%,郁闭度为0.6~0.7。混交林的树高、胸径优于纯林。3种模式脱盐作用范围在0—70cm土层;在50—70cm这一土层形成了养分亏缺层。混交林可提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0—100cm全氮含量的土壤剖面分布规律与有机质相似,3种模式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不大,总体表现为磷素总量不足,有效性低。因子分析表明刺槐—杨树混交林降盐改土效果好于杨树纯林,也好于刺槐纯林,能够改善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可作为一项成功的造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柳杉与火力楠、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柳杉湿地松混交林、柳杉火力楠混交林、柳杉纯林、火力楠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混交林与柳杉纯林、火力楠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把柳杉与湿地松、火力楠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P inus sy lvestr is var.m ongolica)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钾、钠、钙、镁、铜、锌、锰、铁等水质指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水化学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pH逐层降低,经过枯枝落叶层后,水质的酸化得到了缓解,说明樟子松人工林的枯枝落叶层对水质酸化有很好的缓冲作用。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的COND变化趋势相同,且各月树干径流和枯透水的COND平均值均高于穿透水和大气降水。枯透水各月ORP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大气降水和树干径流,可见樟子松人工林的枯枝落叶层对ORP值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樟子松人工林对于增强水中微量元素F e和M n含量也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阿什河上游光明沟小流域内,选取樟子松、红松、兴安落叶松、水曲柳及杂木林5种森林类型,采用传统土壤水分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森林类型间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水曲柳林外,其他4种森林类型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为降低型;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大,为32.91%,其次为水曲柳林(28.79%)、杂木林(25.99%)、红松林(23.64%)和樟子松林(18.76%);各森林类型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内大致上遵循高—低—高—低的规律,与降雨量间存在较一致的对应关系,森林对该小流域内土壤含水量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在地区和土层间存在差异,然而林木生长对SOC的变化的影响沿降水梯度的变化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辽宁省不同降水区樟子松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土层SOC的差异以及林地SOC与对照样地SOC比值(SOCR)在不同地区和土层间的差异.结果表明:SOC和SOCR受地区、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郭然  王效科  刘康  杨帆 《土壤》2004,36(2):192-196,202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最重要樟子松原产地—红花尔基的樟子松林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及其机械组成,发现樟子松林下的土壤有机C和N含量与其机械组成呈显著相关,与粉粒含量相关系数高达0.7028和0.7209,与土壤容重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5760和0.5937。樟子松林土壤平均C、N密度分别为19.5kg/m^2和1.8kg/m^2,比同地区的桦木林和农田土壤低。同时也发现,樟子松林土壤C、N含量与地形有关,一般阳坡高于阴坡,下坡高于上坡;天然樟子松林的土壤C、N密度随年龄先出现增长,到25年时达到最高值,30年以后有下降趋势,这与土壤质地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该地区,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C、N含量的差异也主要受土壤质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山西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区别,因而,研究两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源钙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存在的最适钙浓度,本研究测定分析了不同外源钙浓度下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变化。本次试验的试验材料为三年实生沙地樟子松幼苗,设有6个钙浓度梯度,每个梯度设置6个重复处理,进行土培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幼苗叶片中植物钙含量随着钙浓度升高而增加,其叶片植物钙含量比未进行施钙处理的沙地樟子松幼苗大幅提升;施钙可以促进沙地樟子松幼苗的生长,最适钙浓度范围为50 ~ 100 mg kg?1,当浓度超过其最适值后,随着钙浓度的增加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量与生物量均出现下降趋势;施钙可以促进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色素的合成,使植株的光合参数提高,并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钙浓度在50 ~ 100 mg kg?1之间时,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施钙影响沙地樟子松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在钙浓度达到400 mg kg?1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小于0.8,产生胁迫现象;添加钙处理后沙地樟子松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当钙浓度达400 mg kg?1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综上可知,沙地樟子松幼苗最适钙浓度保持在50 ~ 100 mg kg?1之间,过高或过低的钙浓度都会抑制沙地樟子松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25  
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与健康林相比,出现生长衰退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微生物和酶活性均有显著程度的降低,表明土壤地力已出现严重衰退。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解决当前人工林退化的主要措施是因地制宜进行间伐或轮伐,改善林地微生态条件,尽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建议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彰武松生长及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彰武松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经繁殖观察研究表明,其顶芽饱满、长势旺盛,无性嫁接愈合能力强,生长速度快,1年生、2年生彰武松实生苗的地径和苗高均大于同龄樟子松、赤松、油松,2年生苗高分别为樟子松、赤松、油松的136%、151%和133%。彰武松与11年生樟子松树高比为1.82:1,地径比为1.47:1,差异显著。彰武松有较强的抗旱和抗病能力,是“三北”地区很育发展前景的优良造林树种,值得大力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9.
永嘉县四海山林场森林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永嘉县四海山林场不同森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该林场4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及林下土壤持水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总储量大小为马尾松林>柳杉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大小表现为柳杉林>马尾松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柳杉林和针阔混交林0~10 cm土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针叶混交林;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大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柳杉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四海山林场林地水源涵养总量为7 530 343.4 t,经济价值量为6 174.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