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海南檐州蔗区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叶片养分、降雨量、旬积温和旬日照时数的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萌芽分蘖期和工艺成熟期进行适时灌溉,对于促进分蘖、保证有效茎数和延长伸长期有重要作用,重施基肥和在伸长期增施追肥是高产高效的重要栽培措施。通过对各因子的综合分析,筛选出降雨量、旬积温、旬日照时数和生长发育天数为自变量,以Richards方程作为基本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建立了甘蔗株高综合预测模型[H=43945690(1-e]。该模型因其含有时间变量和各参数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对样本资料具有灵活的切合性能和适用性,既可用于预测,又可用于对生态系统的调控。经对该模型参数和实际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降雨对株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积温和日照时数。同时得出土壤含水量每增加1%(基数为13.0634%)相当于降雨量增加32.5mm,甘蔗株高每天可增高2cm。  相似文献   

2.
蔗地土壤养分与甘蔗生长的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蔗地土壤养分状况与甘蔗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与建立综合预测模型。利用种植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土壤养分与农艺性状实测值,对养分间及养分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Richards函数,选用土壤全氮变化量(N)、全磷变化量(P)、全钾变化量(K)以及甘蔗生长天数(D)为自变量,以甘蔗株高为因变量(H)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在中等养分水平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变化量对甘蔗茎长、茎粗以及节长的提高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土壤全氮变化量影响着甘蔗节的生长;土壤全磷变化量对甘蔗茎长和茎粗的提高有显著影响;其余单个养分因子对甘蔗的农艺性状关系不显著。所得模型为:H=486.0352[1-e~(-0.00625K-0.00098P-0.00678N-0.007138D)]~(9.8642)  相似文献   

3.
茎是甘蔗繁育的主要部位,砍成茎段后会因失水导致种茎质量下降.判断并筛选高质量的甘蔗种茎是提高甘蔗出苗率,保证甘蔗产量的前提.为了解干旱胁迫对甘蔗种茎生长的影响,采用桂糖42号单芽茎段作为试验材料,培养20天,对种茎形态和蔗苗及根系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使甘蔗种茎的茎重降低,茎径缩小,同时蔗苗和根系...  相似文献   

4.
施用保水剂对甘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左蔗区以丘岭旱地为主,春秋旱对甘蔗生长不利.在江州区太平镇渠显村镇江屯旱地甘蔗施用保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提早甘蔗出苗、分蘖,提高出苗率与分蘖率,明显增加甘蔗有效茎而提高甘蔗产量,建议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钾肥施用量对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子凡  林电  彭春燕 《中国糖料》2009,(4):34-35,4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蔗不同施钾水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1)甘蔗茎径、单茎重有明显下降趋势,有效茎数则有明显上升趋势,甘蔗的茎长、产量无明显趋势。(2)提高了蔗汁蔗糖分、总糖、改正锤度、重力纯度,改善了甘蔗品质。  相似文献   

6.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西柳江县蔗区2008年元月13日至2月5日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的极端天气造成的甘蔗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全县未砍收的15300hm2甘蔗全部受到冻害,其中叶片干枯、生长点和侧芽被冻死,蔗茎组织严重变质的甘蔗有2100hm2,叶片大部分干枯,生长点和侧芽严重冻伤,蔗茎内组织大部分变质,且有轻微酒味的有8600hm2;生长点和侧芽受冻伤,但茎内组织没有明显变质的有4700hm2.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的甘蔗品种耐寒性有很大的差别,新台糖22号耐寒性表现比较差,而桂糖21号、桂糖98/296等品种的耐寒性表现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甘蔗单芽种茎为材料,研究甘蔗单芽种茎包衣处理对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为甘蔗种茎包衣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包衣和未包衣处理甘蔗单芽种茎,其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10℃>13 ℃>15 ℃>常温,同处理比较,包衣甘蔗单芽种茎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未包衣处理.包衣甘蔗单芽种茎在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南省耿马农业气象观测站2007-2009年甘蔗品种"粤糖8388"生育期资料,依据作物生理发育时间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甘蔗各生育期的生理发育时间。结果表明,甘蔗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生理发育时间分别为36.2、32.8、26.4和62.9 d。利用各生育期生理发育时间对2010年甘蔗生育期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预测误差分别为7、3、6和15 d,相对误差分别为16.7%、6.8%、13.9%和12.4%,整个生育期的根均方差(RMSE)为14.2%,说明模型对预测甘蔗生育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甘蔗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会遭到一种或多种害虫的为害.如甘蔗苗期,蔗瞑幼虫及地下害虫从近地面叶鞘处蛀入茎内及根部进行为害,造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幼虫从蔗茎地上部蔗芽或根带生长带侵入造成瞑害节.据笔者在仙游、惠安等县调查得出:常年蔗瞑为害造成枯心苗率平均为5~8%,瞑害节率为7~13%,甘蔗受害后蔗茎产量减少约为3~5%,糖产量降低1%以上(绝对值),且增加蔗茎的纤维含量,影响蔗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培育不同形态和部位的甘蔗茎段,并对甘蔗腋芽的发芽率,腋芽苗的株高和假茎粗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健壮的甘蔗腋芽苗外植体培育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和部位的甘蔗茎段对腋芽萌发及生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以不同部位的茎段对腋芽萌发及生长影响最为明显。甘蔗茎中部位置的茎段其腋芽萌芽率和腋芽苗的株高、假茎粗与蔗头和蔗尾位置的茎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甘蔗腋芽苗组培过程中获取健壮的甘蔗腋芽苗,需选择甘蔗茎中部位置的茎段进行腋芽苗培育,甘蔗茎段的长短和茎径对腋芽苗影响较小,不需筛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影响广西甘蔗种茎出苗及苗期生长的气象因子,本研究选用2个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T22)和‘桂糖42号’(G42)为研究对象,从2—5月开展甘蔗分期播种试验,每半个月播种1期。通过观测每期甘蔗的出苗率、苗期生长状况以及同期的气象因子(降雨量、平均气温),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22、G42蔗种的出苗率与播种后20 d的累积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播种后10 d的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由播种后20 d的累积降雨量与甘蔗出苗率的对数函数方程进一步显示,为了使甘蔗种茎出苗率达80%以上,甘蔗播种后20 d的累积降雨量要达到75 mm以上;播种后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甘蔗苗茎伸长期株高/茎粗相关性达到5%显著性水平以上,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降水量是影响甘蔗茎伸长期株高/茎粗的显著性自变量。推断甘蔗播种后10~20 d的累积降雨量是决定甘蔗出苗的关键气象因子,在甘蔗苗期生长过程中,降雨量对甘蔗生长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降雨量预测甘蔗苗期株高/茎粗。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在广西甘蔗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甘蔗出苗率,要加强甘蔗种植后20 d内的水分管理,在这期间累积降雨量需达到75 mm以上才能达到甘蔗齐苗的目的,甘蔗出苗后也需加强水分管理,利于苗期快速生长,从而提高蔗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用甘蔗品种湖光1号,进行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覆盖地膜+保水剂和常规栽培(CK)4种保水措施的旱坡地甘蔗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旱坡地甘蔗抗旱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地膜盖膜保墒效应显著,保水剂的保墒作用在降水量少时显著;与CK相比,3种保水措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盖膜处理显著增加蔗茎产量,但制糖品质降低;施用保水剂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CK,但显著低于盖膜处理,制糖品质显著提高;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蔗茎产量与制糖品质都显著提高,效益最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亚热带地区甘蔗产量的模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基于甘蔗生长机理的APSIM-Sugarcane动态模拟模型对南宁一块试验蔗地的甘蔗产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蔗茎和蔗糖的模拟产量与实测产量分别相差440g/m2和330g/m2,地上部干物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1.1,决定系数为0.94,说明模型对甘蔗产量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回归模型表明,降水量、太阳辐射和气温的累积量也可精确反映甘蔗产量的动态变化。APSIM-Sugarcane模型的应用可为我国甘蔗产业的精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雷州半岛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征,建立了光、温、水和土壤条件对甘蔗自然生产潜力影响的分析模型和综合模型;通过时模型计算分析,明确了影响雷州半岛甘蔗自然生产潜力的主导因子是土肥条件,其次是水分条件,再次是光、温、水配制结构和温度条件;并明确了雷州半岛旱坡蔗地各耕作土壤中存在的限制因子的位序,为分阶段进行旱坡蔗地土壤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甘蔗基因型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8年育种材料中4个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系(08-56、08-441、08-572和08-1497)和2个广西主栽品种(ROC22和ROC16)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抗寒形态特征、抗逆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各供试品种(系)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处理使甘蔗的株高、假茎粗均降低,使甘蔗叶片不同程度的萎蔫,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低温胁迫处理使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显  相似文献   

16.
甘蔗收获后因不能及时入榨,堆积储存过程中甘蔗劣变造成蔗糖含量下降,给糖厂带来损失。为了探究甘蔗机收后储存过程中糖分损失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DM540-CPS系统高速粉碎茎段,置于20℃和37℃中储存,连续检测茎段的理化指标变化。采用多元分析法研究储存时长、环境温度和甘蔗品种3个因素对甘蔗储存过程中蔗糖含量、pH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确定在甘蔗储存过程中劣变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储存前12 h内蔗糖损失率高达30.87%,pH由5.5降至4.0左右,真菌数量显著增加。3个环境因素中,储存时长是影响劣变程度的最核心因素,较高的环境温度能加快劣变发生,甘蔗品种影响蔗糖含量但不影响劣变程度。因此,糖厂应尽可能将采收安排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天气中,并于12 h内完成压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优势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凯 《中国糖料》2002,(3):19-21
广西、云南、广东的雷州半岛为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以综合自然因素(温度、降雨、光照等)评价适宜甘蔗生长发育的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具体调查表明,温度三大糖蔗基地都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降雨三大糖蔗基地基本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广西>雷州半岛>云南;光照三大糖蔗基地差别较大,以云南>雷州半岛>广西。  相似文献   

18.
为使甘蔗皮得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400、500、6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吸附剂(BC400、BC500、BC600),以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苯酚的初始浓度、生物炭的制备温度、吸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甘蔗皮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3种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表现为BC600>BC500>BC400。35℃下苯酚初始浓度为50 mg/L,生物炭BC600吸附300 min后苯酚的去除率可高达96%,生物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尾梢为主要原料,采用分级固态发酵技术研究生产甘蔗尾梢饲料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一级发酵工艺中接种量、水分含量、一级发酵时间和二级发酵工艺中精粗比、二级发酵时间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0.15%发酵菌剂于一级发酵底物中,调整其水分含量为50%,密封常温发酵5 d后按3∶7比例将一级发酵料与新鲜甘蔗尾梢混合均匀,压实密封进行二级发酵,21 d后甘蔗尾梢饲料品质最佳。所得甘蔗尾梢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5.24%,粗纤维含量为24.03%。分级固态发酵技术可快速、有效提高甘蔗尾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同时降解粗纤维,改善饲料适口性,可应用于甘蔗尾梢饲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