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以及猪体表等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消灭猪舍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下面谈谈对其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的3种方法,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消毒工作是规模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是消灭病原体和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现在很多养殖场对消毒工作没能达到技术要求,就我在养猪场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如下:1养猪场消毒区域的划分一般养猪场分为办公生活区、养殖生产区、饲料区、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储存区等5个区。养殖场整体有围墙与外界隔离,但是办公生活区与其他4个区也要围墙隔离。2进出猪场消毒及其设施2.1消毒池在养猪场大门和进入生产区大门口均设置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猪病防治中消毒工作的误区和作用,提出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3种消毒方法,对猪场进行科学的消毒工作,可以减少和消灭猪场周围的病原体,从而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消毒类型,肉鸡舍消毒分为3种类型,即预防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T作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鸡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即是预防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工作.属随时消毒;而终末消毒,则是传染病扑灭后,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病原体的一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5.
1 奶牛场卫生防疫。牛场应建围墙,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消毒池内设置2%氢氧化钠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药液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非牛场工作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场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更换工作服、胶鞋,不能携带动物、畜产品、自行车等物进场。牛场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上班穿工作服、带工作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检出有布病、结核病等,应调离牛场。  相似文献   

6.
1 猪场内环境卫生的管理措施 猪场内最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隔离,杜绝一切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大门消毒池的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生产区道路、装猪台、水泥地面、排污沟等定期用2%苛性钠溶液消毒,填平低洼地,铲除杂草等.工作人员必须淋浴后,更换消毒过的衣、帽、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如离开猪舍或休假等,返回后要在生活区隔离3天以上才能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7.
1消毒消毒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以下三种:①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的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环境、用具、饮水等。③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8.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鸡群饲养管理中,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有利于杀灭或减少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减少鸡群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达到降低鸡群感染发病的风险。但是大多管理人员认为,在鸡群进行接种免疫疫苗前后2~3 d,不要进行带鸡消毒,否则会降低疫苗效价或免疫效果,致使免疫接种失败。其实这种认识不正确,会误导广大养殖人员无论免疫什么疫苗都会不进行消毒,进而影响对疾病的防控工作。本文对鸡群免疫前后消毒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希望有关技术人员正确掌握消毒时机,能够减少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养猪场消毒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消毒时期的分类预防消毒指平时对猪场的环境、圈舍、饮水、用具等进行的定期消毒。由于是体外用药,可以杀死环境中各种病原体。作为定期预防性消毒可使传染病的发生率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消毒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日常管理时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消毒,可有效减少养猪场生产区、生活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尽管各猪场都在进行消毒工作,但其效果却大有不同。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方能发挥其真正的防疫目的。1日常消毒范围及其周期规模化猪场内的全部区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猪场门口、车辆、出猪台、人员、工具等均应  相似文献   

12.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从而消灭各种传染病。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鸡舍、场地、饲养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鸡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鸡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污  相似文献   

13.
疫病预防是饲养管理的核心之一,关系到养殖的成败,抓好疫病的预防工作,就要从多方面着手:1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畜体表面以及设备器具上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是保证家葛健康和正常生产的必要技术措施。1.1消毒的分类消毒按其进行的时间及性质,可分为经常性消毒、定期消毒和突击性消毒。(1)经常性消毒:出入场门、舍门设置消毒槽、专门的消毒通道,车辆人畜出入时踏过消毒槽内的消毒液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消毒槽内定期清除污物,换上新配制的消毒液。(2)定期消毒:为了预防传染…  相似文献   

14.
正鸡养殖的过程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会对鸡产生很大危害,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机构,如果鸡呼吸道疾病没有及时控制,就会对整个鸡养殖产业造成威胁。1 鸡呼吸道疾病产生的原因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鸡舍的建设不够合理,通风也不好,鸡舍比较密集,再加上在养鸡过程中使用的用具,比如饮水器、食槽、笼网、运输车等消毒不严格,都会带来病原体,从而引发鸡呼吸道疾病。另外,鸡舍距离生活区较近,甚至养  相似文献   

15.
鸡场消毒主要是为控制疾病传播途径,清除或杀灭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或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从而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卫生消毒工作是养鸡场综合性防疫措施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养鸡场必须要有一整套健全的消毒方案,才能有效地消灭散播于环境、鸡体表面及工具上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但在养鸡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消毒误区,导致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引发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养鸡过程中的消毒误区及消毒措施进行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鸡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疾病也越来越难防,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是一项重要措施,是减少、杜绝鸡病发生的有利保障。 消毒,说起来简单,但细分起来,按消毒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鸡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鸡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即进行带鸡消毒,包括病鸡所在的鸡舍,及被病鸡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3、终末消毒:当发病鸡群基本恢…  相似文献   

17.
鸡场消毒的几点看法刘玉山(山东省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疾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因素,彻底消毒是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消毒,减少鸡与病原体的接触,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但有些鸡场对消毒不够重视,在消毒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消毒池成...  相似文献   

18.
消毒工作是净化环境,切断传染源的一个最重要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也应消毒。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另外,消毒次数和消毒强度不够,不能进行定期预防性消毒,就不能有效减少和控制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就有可能暴发疫病。所以未发生疫情也应做好消毒工作,并且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9.
尽管福建省养猪业居于全国前列.但整个养殖环境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消毒和杀虫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消毒和杀虫意识薄弱的猪场,由于内源性病原体无法得到净化.处于大病不患、小病不断的痛苦中挣扎。内源性病原体成为当今我省养猪场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20.
1鸡舍消毒 鸡舍消毒是养鸡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批鸡转群或淘汰后,应把粪便、垫料等清除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把墙壁、地面、鸡笼、用具等清洗干净。待干燥后再用火碱、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消毒后至少要空置28天的时间,从而阻断微生物的生活周期,防止存活的病原体继续危害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