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了六种有机磷农药,用打孔滴注法对山核桃刻蚜,山核桃天社蛾,竹织叶野螟进行防治试验,效果良好,尤其是氧化乐果,甲胺磷,久效磷。1986年以来杭州市大面积防治中推广应用上述农药,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2.
美国薄壳山核桃虫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美国薄壳山核桃虫害的文献,对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据报道薄壳山核桃害虫总计6目34科60种,主要分属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以食叶害虫种类最丰富,蛀干害虫次之,其他为刺吸类、种实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警根瘤蚜、星天牛、山胡桃透翅蛾分别为苗期、幼树期和大树期的主要害虫。提出了薄壳山核桃虫害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建议将"山胡桃透翅蛾"的中文名改为山核桃透翅蛾。  相似文献   

3.
利用病毒治虫,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生物治虫措施。为了探讨松毛虫病毒对鳞翅目中苹果天社蛾、麻栎天社蛾、榆天社蛾、尺蠖等四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一九七七年我们把新太县土门林场感染病毒而死亡的松毛虫带回捣烂,分别加水五十倍、一百倍、二百倍成三种浓度的死虫液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苹果天社蛾死亡百分之九十四点八至百分之百;麻栎天社蛾死亡百分之八十二至百分之九十七;榆天社蛾死亡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4.
杨小舟蛾,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为杨树和柳树的食叶害虫。在长丰县各乡镇曾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为此,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观测。  相似文献   

5.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我国,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主要方法。为大量繁蜂,有必要及时地积累和长期保存中间寄主卵。目前,米蛾卵在4℃左右的冰箱中只能保存10~20天;柞蚕卵在-20℃冰箱中只能贮存一个月。而且,寄主卵羽化率和它在低温下贮存的时间成反比。因此,中间寄主卵的长期保存是赤眼蜂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液氮冷冻赤眼蜂寄主卵(米蛾卵等)是一项新技术,它对扩大赤眼蜂的防治面积,实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芳香木蠹蛾是危害薄壳山核桃的蛀干害虫,近年来危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分析了芳香木蠹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危害特征,提出了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园咖啡木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核桃园中,咖啡木蠹蛾是为数不多的直接危害结果枝的害虫之一.由于该虫防治较困难,且无法准确掌握防治时机,近年来危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通过对宁国市的山核桃主产区连续3年观察研究,现简要介绍咖啡木蠹蛾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尾天社蛾是张家口地区坝上四县杨树防护林带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林网化的实现,杨树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其中,食叶害虫双尾天社蛾尤为猖撅。据1975年统计,其为害面积达30万亩,以沽源、张北两县为最严重,虫株率一般在200—300条,个别可达1000条。为寻求生物防治的途径,我们在沽源县黄盖淖公社林网大队,分别于1974年8月11日至19日;1975年7月11日至19日,8月26日至29日,应用苏云金杆菌对双尾天社蛾作了防治试验。以笼养幼虫不喷药作为对照。试验采用铁丝笼饲养和在5米高的杨树林带进行喷药试验两种方法。苏云金杆菌兑水150倍,加少许洗衣粉。试验期间进行温湿度观察。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果园虫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种模式6年生薄壳山核桃果园的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果园虫害主要以蛀干害虫天牛和食叶害虫刺蛾为主,其中天牛虫害率高达61.95%,严重受害率为6.46%;薄壳山核桃园中混交林分虫害率高于纯林,且不同混交林分之间虫害程度差异明显,虫害率为57.49%~81.40%。邻近杨树林果园的虫害最为严重,严重受害果树约占43.24%。对严重危害薄壳山核桃果园的2类害虫天牛和刺蛾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杨扇舟蛾 Clostera anachorcta(Fabr),又名白杨天社蛾。国内从南到北,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分布于欧州、苏联、朝鲜、日本、印度、斯里南卡.为害杨树、柳树和母生。近几年该害虫在我省大量发生,为害严重。1982年8月在长沙仅调查一株3年生的杨树,就发现杨扇舟蛾卵4块、幼虫15条,一个月后树叶就被全部食尽。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2.
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小叶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主要害虫之一。杨扇舟蛾是一种食叶性杨树害虫,取食树叶,严重影响杨树生长。该虫在澧县1年发生4代,对杨树危害很大。该虫以蛹在枯叶内、地被物、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5月上甸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至9月第四代幼虫期到来。10月底化蛹越冬。杨树叶全展开时,即为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13.
应用赤眼蜂防治林木虫害,已成为当前林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探索赤眼蜂在我场林地的防治效果,我场从1972年以来开展了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尾舟蛾、柳天蛾等食叶性害虫的试验。二尾舟蛾 (双尾天社蛾)、柳天蛾等曾于1972年在我场莲花山作业站林地大发生,虫口密度最高者达125条(粒)/株,将80垧杨树人工林叶子全部食光(据72年7月调查),而后逐年蔓延遍及该站全林区,严重的危害杨树人工林的生长。为了防止其蔓延和发展,曾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白杨透翅蛾是林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对林业生产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以白杨透翅蛾发生规律为入手点,从成虫、卵、幼虫等方面,分析了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白杨透翅蛾发生的规律,从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白杨透翅蛾防治策略,以期为白杨透翅蛾防治作业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又名杨褐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江苏省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治理较为困难。本文通过研究杨小舟蛾的发生规律,建立虫害监测系统,了解并掌握治理虫害的关键时机,筛选出几种低毒安全高效的农药,建成有效的综合防治配套体系,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保障生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昆山市甚至在苏州地区乃至苏南地区杨树栽培区内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栎褐天社蛾,是湖北栎树主要的害虫,发生广、为害性大,据初步了解在本省凡是有栎树的地方都有发生。幼虫食害栎叶,严重时能将全叶吃光,使树枯死。1959年对该虫进行了白殭菌防治的研究。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一、栎褐天社蛾白殭菌的防治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1.菌种的采集分离培养和菌液的配制我们从武汉市附近马尾松林中,采集一些被白殭菌寄生致死的松毛虫,刮除体表上的分生孢子,在室内  相似文献   

17.
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北京地区的三种林木害虫上发现了病毒,就其病原的分类地位和形态进行了鉴定,与此同时,对其中两种害虫做了组织病变的观察及其生物测定的研究。试验证明,杨天社蛾的颗粒体病毒对该种幼虫有很高的致病力,现简报于后。一、杨天社蛾颗粒体病毒杨天社蛾为我国杨柳科树种的大害虫,有关这种害虫的颗粒体病毒,尚未见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18.
分月扇舟蛾是我国北方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已在赤峰市林西县蔓延成灾,发生面积达50余万亩。经多年观察、研究,我们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活动规律有了较多了解,且发现该虫有鸟类天敌5种、昆虫天敌21种、病毒1种,为有效地防治该虫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月扇舟蛾又名银波天社蛾,银波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日本、朝鲜、前苏联、蒙古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分  相似文献   

19.
苏联拉脱维亚里加森林公园4-15年新生松树遭受冬嫩梢、夏嫩梢、松顶芽、红松卷叶蛾的严重危害,采用化学防治无良好效果。后来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拉脱维亚森林中的普通赤眼蜂进行防治。利用悬挂的硬纸盒(盒内装有杂谷害虫的卵卡),将赤眼蜂放进森林里。另将一些赤眼蜂放在实验室内繁殖,观察它对嫩梢卷叶蛾的效果。为了进行试验,预先采集这种不同类型的嫩梢卷叶蛾的幼虫和蛹,放在昆虫饲养室内培养至出蛾。当蛾产卵时,放进赤眼蜂。赤眼蜂对嫩梢卷叶蛾的卵的寄生力很强,寄生率达90%。在冬梢卷叶蛾的一个卵中,赤眼蜂能产6个卵。利用赤眼蜂防治嫩梢卷叶蛾的关键取决于放蜂的时间。第一次放蜂时间应是害虫开始产卵的时候;第二次放蜂时间是第一次之后相隔10天.  相似文献   

20.
前言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 Hein),是我省以至国内严重危害松类球果和枝梢的重要害虫之一。1973年前,我们曾与有关单位协作,摸索了航空化学、人工化学等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化学防治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为了在现有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探讨新的防治途径,我们应用赤眼蜂于油松球果小卷蛾卵期进行了防治试验和示范。赤眼蜂可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但国内外以往尚未见有应用赤眼蜂防治油松球果小卷蛾的正式报导。1978年我们进行小型试验时,应用的蜂种有松毛虫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otsumura 和拟澳洲赤眼蜂 Tri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