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耐贮运加工番茄新品种长红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长红是利用美国亨氏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N-444,与分离选育的含有番茄耐贮突变体基因alc的N-448配制的晚熟耐贮运加工番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晚熟,生长势强,果实硬度高、耐贮运,抗病性好,总产量比对照87-5增产22.2;.可作为晚熟直播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具有较高营养品质的新疆主栽早晚熟加工番茄品种.[方法]以新疆主栽的3个早熟和3个中晚熟加工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番茄红素及VC含量,比较其含量的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早熟品种新番36号(屯河9号)和中晚熟品种亨氏H9780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番茄红素及VC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早熟和中晚熟品种,中晚熟品种亨氏H9780番茄红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早熟品种新番36号(屯河9号).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营养品质,根据得分高低排序为:亨氏H9780>新番36号(屯河9号)>新番41号(屯河48号)>里格尔(87-5)>新番15号>屯河8号.[结论]亨氏H9780和新番36号(屯河9号)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加工番茄新品种优立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工番茄新品种优立2号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AT126为母本、AT14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在2009—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23 388.7 kg/hm2,较对照品种里格尔87-5(CK1)增产29.2%,较对照品种屯河8号(CK2)增产20.4%。在2011—201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21 948.5kg/hm2,较对照品种里格尔87-5增产28.1%。该品种中晚熟,生长势强,单株平均结果数38个,果实近圆形,成熟果红色,平均单果重87g。果实番茄红素含量168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抗白粉病、叶霉病、疫病。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加工番茄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新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的加工番茄茄红素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病害少、成本低,在国际番茄酱贸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生产中加工番茄的主栽品种为里格尔87-5,该品种虽熟性较早、结果多、综合性状较好,但果实偏小、退化严重、产量不稳定。因此,从1996年起,我中心开始进行加工番茄的引种及品种选育工作,其目的是选育出早中熟、高产、耐运输、且综合性状明显优于里格尔87-5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关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为高固形物含量品种的选育和高质量的番茄酱产品生产提供相关的依据。结果表明:与可溶性固形物关联度次序依次为:糖酸比>总酸>果实耐压力>单果重>果胶含量>平均产量。即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呈显著相关,关联度为0.7404;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低,关联度为0.5652,在选育高固形物含量加工番茄品种时,应高度关注关联度大的性状,并同时考虑关联度低的性状是否满足选种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穴盘育苗时对天赋8、天赋9两个番茄品种接种AM真菌,比较接种AM真菌和未接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9 d苗龄时两品种接菌处理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31.82%、25%,差异显著;两个参试番茄品种的接菌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0.69%、7.68%;接菌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VC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未接菌对照。  相似文献   

7.
巴番1号是利用早熟自交系0611和中晚熟自交系0609配制而成的中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3%,番茄红素含量134mg/kg,抗裂、耐压、耐贮运,每667m2产量7500kg以上,较对照87-5增产16.0%~29.1%,适合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早熟加工番茄新品种早红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早红是利用美国亨氏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GL-29,与皮特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GL-49配制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成熟较集中,前期产量高,前期产量比对照里格尔(87-5,下同)增产70.2;.可作为早熟育苗移栽或直播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河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番茄品种,对引进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6个早熟品种和12个中晚熟品种分别进行品种比较,以河套地区主栽品种屯河1号和屯河48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间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8个品种中,早熟品种IVF1458与中晚熟品种IVF4494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其中早熟品种IVF1458产量达到100 495.22kg·hm-2,中晚熟品种IVF4494产量达到140 541.34kg·hm-2,且二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6%以上,番茄红素含量均在12mg·100g-1以上,较适宜河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番茄内在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樱桃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内在品质的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性状的樱桃番茄和普通番茄各9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6个果实相关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6.718%,决定第一主成分大小的关键为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决定第二主成分大小的重点为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11.
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番13号(原名新红3号)是利用92-79和加洲汁用配制的中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固形物含量高,产量比对照新番4号增产13.14;,高抗TMV,耐CMV,做为抗病毒病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由高色素番茄和加工番茄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和心室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和单果重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单序果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果实横径、心室数和单果重对番茄红素含量的直接通经系数与遗传相关系数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报告番茄罐藏新品种“杂辐25号”育成经过及其罐头制品鉴定情况。“杂辐25号”番茄是由“北京早红”与“粤农2号”的杂种第一代经3万仑琴γ射线照射处理后进行五代选择而定型的。新品种植株为自封顶,株型紧凑,果中型近圆形,产量高且稳定。适宜在我省南部地区气候条件种植。果实的固形物含量为5.82%,番茄红素含量为7.98毫克/百克。由“杂辐25号”番茄制成的高浓度番茄果酱,其酱体细腻稠密,色泽深红,风味正常,番茄红素含量为41.85毫克/百克,吨耗原料为5.64吨。碎块番茄罐头的色泽虹,风味佳,块形好,每百克碎块番茄含番茄红素为6.10—8.60毫克,原料加工回收率为89.3—91.3%。  相似文献   

14.
吕霞  刘慧英  祁乐  祁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70-4772,4776
[目的]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加工番茄新品系。[方法]选用10个加工番茄新品系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产量、室内理化指标。[结果]20040812果实性状好,加工性状中等,番茄红素含量较高,产量高,较对照增产8.3%,综合性状好;98D51×佳禾9号株高适中,加工性状中等,产量较低,但综合性状最好,最接近理想品种。[结论]98D51×佳禾9号、20040812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品种区域化试验。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品番茄1号是利用英国引进的优异番茄种质资源B2000-8和特异番茄种质材料98-24选配而成的适宜加工及鲜食的番茄新品种。其果肉较厚、抗裂、耐压、耐贮运、加工性状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5.4%,番茄红素含量达到92 mg/kg FW,果实硬度0.6 kg/cm2,抗病性强,公顷产量达到6.75万~7.50万kg。栽培技术要求育苗苗龄55~60 d。太原地区移苗定植在晚霜过后即5月10~20日,不宜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连作。浇水施肥并重,采用双秆整枝。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肥料在加工番茄上施用的肥效及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番茄上施用腐植酸肥料,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12.56;~27.47;,其中:等成本处理>60;常规养分处理>等成本优化配比处理.施用腐植酸肥料可以增加加工番茄的还原糖、总酸度、VC、可溶性固形物和茄红素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等成本处理效果最明显.加工番茄上施用腐植酸肥料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收90~284元/667 m2.等成本处理>60;常规养分处理>等成本优化配比处理.为了加快腐植酸肥料在加工番茄上的推广应用,应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适合加工番茄的腐植酸专用肥的配方和制造方法及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用色差仪法定量分析番茄果实番茄红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无损测定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得红色和橙色果实番茄品种的L、a、b值,并采用比色法测定果实番茄红素的含量。根据L、a、b值获得a/b、(a/b)2、色度值、色调值和色光值,再分析这5个颜色系数与果实番茄红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色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与a/b间的相关性最大,橙色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与(a/b)2间的相关性最大。据此分别建立了红色和橙色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与最佳颜色系数间的回归方程。经过验证,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番茄红素含量的估测值与实际测定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3种物质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平  张雯  郑彩霞  杜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64-5665,5669
[目的]为了研究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处理各发育时期的千禧番茄果实,研究它们对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物质混合液的最佳配比。[结果]适当浓度的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浸泡液处理可提高各发育时期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合成量。3种物质的混合液处理坚熟期番茄果实的最佳配比是葡萄糖3.0%,谷氨酸钠3.0%,乙烯利1.0%,处理后番茄红素的含量提高了191%。且乙烯利对番茄红素高表达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谷氨酸钠、葡萄糖。[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合成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工番茄采后果实加工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美87-5’、‘石红206’、‘石红208’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硬度、pH、还原糖在果实采后5 d内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加工番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个品种第1 d与第5 d时5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工番茄达到成熟后应立即采摘,并在4 d内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