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4代三化螟是贺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2~3.3万hm^2,是一种间歇性发生为害的害虫,每3~5a大发生1次。2004年第4代三化螟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经积极防治后仍损失粮食1616.16t,同比增1.05倍,比前15a的平均值高95.04%,仅次于历史上大发生年份的1999年。现对其大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大发生年份决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免因大发生而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2011年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大发生,受害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田块减产超过50%,是近几年最为严重的一年。笔者介绍了该病在辽宁的发生为害特点、调查分析了其重发生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1,14(4):27-28
水稻三化螟是以幼虫钻蛀到稻株体内为害 ,造成枯心或白穗 ,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天等 2 0 0 0年三化螟在水稻上大发生 ,发生面积 0 .98万 hm2 ,占种植面积的 61 .6% ,比 1 999年多 0 .37万 hm2 ,是 1 985年以来发生程度最重 ,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虽经防治后 ,仍损失粮食 2 5 .31万 kg,相当于 80 hm2 的粮田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 三化螟大发生情况及特点1 .1 发生期推迟 测灯下成虫始见日为 4月 7日 ,比1 999年推迟 32 d,始盛日 4月 1 3日比 1 999年推迟 1 1 d。各代灯下成虫盛发期分别为 :越冬代 4月 1 3~ 1 9日…  相似文献   

4.
安义县历年三化螟发生特点与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螟的发生数量近年来在我县呈上升趋势 ,尤其水稻混栽区、双季稻地区发生数量大 ,为害严重。一些地方虽然花了大量劳力、农药 ,却收效不大 ,产量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对三化螟发生为害特点认识不足 ,有效防治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本文仅就我县三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谈一点初浅看法。1 三经螟历年发生特点及影响因 素分析1 .1 三化螟历年发生特点三化螟在我县常年发生四代 ,通常年份一、三代为害造成枯心 ,四代造成白穗 ,根据历年资料分析 ,我县三化螟发生为害较严重的年份有1 959年、1 963年、1 964年。到 1 965年 ,第四代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5.
2003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荆州市水稻上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常年以第2代、3代在中、晚稻上发生为害。自1989年、1991年大发生以来,发生一直比较平稳,发生量中等、局部偏重。2003年该虫在荆州市再次大发生,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全市中稻约40%受害严重,直接导致减产20%~30%,有的田块减产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6.
陈小红  叶宗国 《江西植保》2006,29(3):132-133
2001年以来,庐山区沿庐山脚下几个乡镇单季晚稻三化螟连续几年大面积偏重发生,特别是2005年发生最重,防治不利的单季晚稻白穗率一般为15%~22%,严重的白穗率达55%,个别田块甚至绝收,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威胁。为此,笔者根据本区多年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试验,对三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1993年晚稻三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1993年桂林市晚稻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大发生,为80年代以来为害最重的一年。阳朔县植保站于9月14日在定点系统观测区调查第四代卵量,高的达600块/亩,平均为379...  相似文献   

8.
当阳市螟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稻螟发生规律  三化螟在当阳市一年发生4代,春季日平均温15℃以上,秋季日平均温18℃为全发育期有效积温起止温度,气温到16℃时开始化蛹,17℃时开始羽化,产卵孵化,17℃以下不能孵化.温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多少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田观察如果降雨量高达200mm时,则死亡率达99%,尤其是三化螟化蛹期更是如此.若8月上旬雨量偏多造成田间高温高湿条件,则不利于天敌生存,而利于3代卵块孵化,从而导致第3代三化螟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三化螟是融水县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融水县各稻区就已普遍发生为害,并曾出现几起几落的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由于种田科学技术水平与病虫害防治所采取的方法、措施不断提高,即使螟害大发生年份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作物的安全生长与粮食丰收。但有些年份三化螟在适宜的气候、虫源基数、食料等因素聚集合成下大发生,造成粮食严重损失。1历年三化螟发生时间及各代诱蛾量1·1根据融水县病虫测报站1970~2005年历史资料,三化螟1a发生4代。第1代螟蛾于4月中下旬盛发,幼虫在5月中旬盛孵为害;第2代螟蛾于6月上旬盛发,幼…  相似文献   

10.
我区自1985年以来,三化螟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越来越重。全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危害最重,损失产量最大。1987年第三代三化螟的螟害率一般田块达1.5—2.6%,严重田块高达15%以上。要控制三代三化螟的危害,重点是拆除三代的“桥梁田”,在连作稻地区,其主要虫源田是连晚秧田。据1988年统计,重螟地区的双林、南浔、织里、升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