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整合各类农业科教信息资源,贯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各个环节,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促进农业科教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新常态下农业科教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世界上在农业推广方面取得较大成功的国家,其农业资源和农业推广现状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襄阳区位于市郊,是农业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本文通过对日本农业推广特点的分析,结合襄阳区实际,从农业推广理念和推广体系两个方面,对襄阳区农业推广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3.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克服农业弱质特性,提升农业产业地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业产业信息实例的具体描述,明确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概念;从决策层、设计生产层、管理层和分销层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各个主要层面;针对国内农业产业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实施对策;强调应加强一把手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和推广"雁行模式",强力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信息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克服农业弱质特性,提升农业产业地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业产业信息实例的具体描述,明确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概念;从决策层、设计生产层、管理层和分销层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各个主要层面;针对国内农业产业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农业产业信息化的实施对策;强调应加强一把手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和推广“雁行模式”,强力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英国食品和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人们把农业推广和信息服务理解为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教育培训、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然而,在农业产业高度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农业推广普及活动,即由农业团体向城市居民宣传现代农业产业知识和信息,从整体上向社会推广农业产业,反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工作,正式当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完善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创新新品种推广工作方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本文将从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境以及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的开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代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管理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中的作用,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并从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农业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农业司近日指出,今年将从四方面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具体措施如下:积极推动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组织对接。财政部门将从农业补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农村人才培训等六个方面对农民合作组织予以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更多地开展联系和合作,推广完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多种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促推农业产业发展等3个方面。下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可能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发展;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和农业产业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指导农业产业发展;跳出农业,在农业与工业、...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5):81-85
通过调查广西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合作组织的状况,分析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运行的新模式,即科研院校依托型、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型、科技型企业引领型、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型等4种模式。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一个平台"的建议,即通过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新型科技培训体系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西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该研究可为科技支撑推进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变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凤县农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详细分析了凤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凤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发展观光旅游农业4个方面阐明了凤县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服务的作用不断增强.农业推广人员掌握信息服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技能,通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够提升当地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本文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采集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农业推广工作人员对于农业推广信息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信息贫困"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随着农业全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信息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本要素。研究农民信息贫困的同时,就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组织信息生产、政府的支持、多元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效应,并提出了组织形式、品牌意识、信息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实施途径.在此基础上,以莱西院上镇蔡家庄和李权庄镇为例,研究了参与农业合作组织、延伸产业价值链对农户收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创新传播、扩散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播和扩散是农业创新推广的两个重要环节。农业创新传播与扩散在目的性、方式方法、信息失真性和推广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创新传播包括人际传播、集群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经营传播。政府是农业创新推广的间接主体,对推广机构和农业生产者传播与采用创新有重要影响。农业创新推广一般应坚持选择创新、试验、示范、普及和总结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两稳两增两提、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农业产业现代化,在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管理能力过强、服务态度良好、营销手段新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的农村既是信息化的农村,也是市场化的农村,农村信息化能够加速推广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劳动成果,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调整相关经济结构。本文首先分析农业信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对策,满足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适应需求转型升级,形成农业产业数字化的再生产共同体。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数字化基础设备不完善、技术适用性不强、专业性人才不足、数字化转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从改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培养数字化人才、完善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系统四个角度提出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服务技术,研究开发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构建了六个环节构成的服务组织体系,采用B/S/D架构开发了包括综合资讯服务系统、产品交易系统、视频培训系统、远程会议培训系统、咨询呼叫服务系统、信息推送服务系统等实用应用系统。随着各服务系统的充分集成与推广,该平台有利于广西特色农业向产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组织效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以工业作为比对背景,在呈现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产业集中度进行测量,运用协整检验、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产业集中度高度影响产业绩效这一研究主张,验证农业企业经营业绩欠佳的重要原因是过度分散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结果显示,农业企业的经营绩效较差,行业集中度显著偏低;长期来看,农业市场绩效对来自产业集中度的冲击有正向响应,农业产业集中度每上升1%,农业市场绩效增加1.488%;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绩效,提高农业产业集中度是增加农业产业绩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农业大国之一,在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如农业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悬殊;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恶性竞争;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农业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差;农产品同质性强,弱化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农业企业组织涣散,农业产业集群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农业产业集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政府宏观调控、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品牌战略、农业合作组织等方面提出有益于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