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楂常温贮藏与冷藏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山楂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常温下土法贮藏和简易贮藏方法,而据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报道,在0℃条件下贮藏山楂150天,用硅窗袋包装和普通筐装的总损耗率为4.6%和31.7%,差异非常显著。为探讨不同的包装方式、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山楂贮藏保鲜的效果,我们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1989年间又进行了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山楂品种为豫北红。试验重复进行两年,1987年果实采自辉县黄水乡龙水梯村山楂园(10月4日采收);1988年重复以上试验,果实采自辉县上八里山楂园(10月5日采收)。 果实采回后预冷一昼夜,经分选入贮。设4个处理;①普通常温…  相似文献   

2.
达那是1950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育成,八一年我国从日本引入.该品种在我所表现长势强,果为短圆锥型的大果。果皮红色,酸味较重,八三年对其品种进行了根系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挖根地点为本所南院。土质为粘壤土,供试植株为八二年的匍匐茎新株.当年十月定植,每畦为20株,株距为30厘米。八二年十月至八三年四月采用小拱棚塑料烤棚伤寒.从八三年四月八日起二每月八号挖一整株。调查整株辅导根、吸收根的条数和长度,在六月八号采用土块法调查报系的分布情况。 试材的土肥水管理与大田相同,周年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1%左右.…  相似文献   

3.
山楂低产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山楂曾在山东省大面积发展,但随后由于加工能力有限,导致价格下跌,效益低下,许多山楂园被毁。近年来,山楂在果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趋于合理,为开发现有的山楂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于2003—2006年进行了成龄低产山楂园技术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4.
山楂在莱西县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全县现有山楂园八万亩,其中三十至百年以上的大树九千余株约合千亩。由于长期忽视对山楂的栽培利用,管理粗放,树体衰弱,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山楂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我们于1980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开发示范,经过二年来的试验,山楂大树树势恢复很快,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84年经验收,实验区面积528.5亩,平均亩产2093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楂大树主要分布在治河两岸的河滩地带,土壤为砂土或细砂壤土,漏水漏肥,养分含量低,据测定:有机质含量0.36%,速效氮37p…  相似文献   

5.
盖县暖泉乡龙王庙村农民刘忠歧。全家五口人,两个半劳力。1983年承包了分布在三华里长山沟里的7000株山楂树(其中结果树1700株)。承包后,他们自筹资金购买了喷雾器、化肥、农药等,在有关单位科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对山楂树进行科学管理,成效显著喜获丰收。八三年山楂总产量7.2万斤,由于果个大、虫果少,没等出园就以每斤0.65元的价格售出,  相似文献   

6.
我地区有发展山楂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楂生产有较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山楂生产又有了较大发展,截止一九八三年山楂发展到250多万株(其中结果树60万株,产量为533万斤),占果树总株数的50%。山楂已成为我地区果树的主栽树种。为使山楂生产向深度发展,实现管理科学化,从1982年开始,我们在省农科院园艺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山楂大面积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地区有关部门成立了开发领导小组,直接指导有五个县,十七个山楂主产乡参加的开发试验工作。试验株数共70703株,计划三年内(1982~1984年),以1980~1981年平均产量为基数,每年递增15%,三年累计增产52.25%。二年来,我们在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下,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1982年,铁岭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山楂栽植成活率,我站于1985年春进行了山楂幼树塑料地膜覆盖及培土堆试验。试验表明,地膜覆盖及培土堆栽植山楂比常规栽植能提高成活率20%以上。塑料地膜覆盖试验在四合永镇  相似文献   

8.
山楂是一种适应性强、收益早、群众所喜爱的山果。但由于管理粗放,产量不高。 近年来,搞了苹果、梨的人工铺助授粉效果很好。山楂是开花多,挂果少,是否与授粉有关系?我站从77年开始进行试验,78年又搞了四个大队试验,通过两年试验,人工授粉盛果率比自然情况下大大提高。 如下大峪有一株山楂,过去每年都是50—60斤,今年经过授粉产山楂140多斤;授粉花序最多有16个果,10个果以上占半数,7—8个果是少数,不授粉花序一般只有7—8个果。 据在王家村大队调查:授粉的每一个混合芽平均结6.6个果,未授粉平均结2.3个果,挂果率显著的增加。另在上大峪大队…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全省稀土农用会议精神,讨论落实山楂、苹果应用稀土研究试验示范计划,在省果树所主持下,于1986年4月11日至12日在熊岳召开了“山楂、苹果应用稀土试验网会”。参加会议的有:大连、丹东、营口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受理编号:20130137)我所于1989年在抚顺地区发现软籽山楂,2011年9月17日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审定并命名为‘抚红软籽山楂’。研究水平为国内先进,填补了山楂属软籽山楂新品种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山楂生产实践中发现如下几种情况:一、山楂种实的种仁率很低,但依其种皮发育仍能获得正常结实。二、在孤零的小片山楂园里,虽系单一品种自花授粉也能正常结实。 三、在莱西孙受公社西张家寨子大队,1976年发现一棵大山楂树,全树花序发育至含苞期以后即不再开放,但却能照常结实而产量不减.之后的两年内这种现象又逐年减轻(原因待查)。 由于上述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很大兴趣;为此,我站在 1977和 1978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山楂授粉试验。兹将试验经过及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本试验旨在探讨山楂自花授粉和品种间相互授…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986 年承担了山东省科 委“山楂大面积丰 产栽培试验”的开 发课题,旨在为干 旱山区山楂栽培提 供一套技术规范, 现已按计划取得了 产量翻番的结果。 一、基本情况 选青州市西南 山区五里镇、观音 乡、莲花盆乡山楂老栽培区为试验地,属石质干旱缺水山区。 土质以褐土、两性土为主,雨量多集中于6—8月份,光照较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2.5℃。无霜期192天。老山楂树以分散零星种植于山坡梯田隙地为主;新栽幼龄山楂基本上是先开石垒堰,客土回填,整成三合一等高梯田,土层多在40—60厘米,然后成片栽植。品种为嘬口山楂。 试验基本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山楂在贮藏期间烂果现象较重,一般烂果率达10~20%,重者高达50%以上。据调查,山楂烂果主要是由于褐腐病菌为害所致。现将我们从1982年以来的调查结果报导如下。一、山楂褐腐病发生、为害情况1982年10月26日,在本所地下室山楂贮藏窖内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500个山楂果实中,褐腐病病果率达1.6%。以后病害还在继续发展。1983年7~9月,我们又于各地山楂园进行了调查,也发现有褐腐病发生。如我省山楂主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山楂如同苹果、梨等树种一样,有隔年结果现象,也需要进行疏花疏果。为探讨疏花序对山楂的效应及适宜的果枝、营养枝比例,1987~1988年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EF 生长调节剂对果树有提高座果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为探讨其对山楂的效应,我们1987年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试验在本县支口乡康堡村山楂园中进行,园地砂质壤土,供试品种为4年生大金星,株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山楂产量低,质量差,其原因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落花落果比较严重,果实个头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山楂的座果率,增大果个,除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措施外,我们在盛花期进行了喷“九二○”试验。试验园地在我所小东山丘陵坡地山楂园。树龄9年生,品种为遵化面楂,土壤为黄粘土。管理一般:春季施基肥一次,每株约200斤土粪;灌水5次;追尿素2次,每次每株1斤;喷三氯杀螨醇700倍液2次,主要是防治山楂红蜘蛛。共选择生长势较一致的山楂树2行33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连续三年对山楂酒进行了下胶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对山楂酒采取0.015—0.02%的明胶下胶量效果最佳,酒液清亮透明,稳定性好,透光率高达90%以上。下胶时添加单宁对山楂酒的澄清无效果。此外,下胶澄清后酒液色泽略有减褪,这与花青素沉淀有关。国内市售的山楂酒经常出现透明度低、浑浊沉淀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山楂酒的销售和生产。中小型果酒厂对山楂酒的澄清多采用自然澄清法和单宁—明胶法,前者需时太长而效果差,后者常因用量不一而影响澄清效果。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楂酒下胶澄清技术的试验研究,从小试、中试到生产上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是“山楂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开始于1980年,原计划1985年结束。旨在探索总结出一套在较差土壤条件下,使山楂大树高产、稳产、优质、壮树的丰产栽培技术,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试验至今已历4年,兹将结果整理报告于下。一、试验园概况试验于莱西县院上公社王璧大队林业一组进行,试验园面积2.28亩。自198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好多研究表明,三十烷醇能显著提高苹果的座果率。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于八三年在宋官疃乡大市留果园进行了试验。 选择13年生小国光四株,每株选40个花序,处理、对照各20个花序(0.05 PPM浓度处理及对照为17个花序,除外)。三十烷醇系益都蚕种厂所产,处理浓度分0.05PPM、0.1P  相似文献   

20.
^60Co—γ辐照山楂枝芽诱变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希望山楂能通过辐射诱变,获得一些有益的突变个体或有价值的突变类型,使之为生产服务。经于1986年至1989年的四年试验观察,初步获得以下结果,供今后在山楂育种中参考。一、试材和方法以省农科院山楂园中的西丰红、辽红、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