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江西笋用竹发展很快,但在引种过程中,存在栽植成活率低、管理粗放,未适应地适竹,笋产量低等问题。该文全面阐述了江西笋用竹引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集约经营、竹种搭配、发展乡土竹种等发展笋用竹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2.
早竹又称燕儿竹,具有出笋早、出笋期长、笋味鲜美、产量高等特点,是优良的笋用栽培竹种.早竹的耐寒性较强,可作为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发展笋用林的竹种.  相似文献   

3.
雷竹、早竹、早园竹等小型散生竹种,是目前群众栽培较广、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的笋用竹种,已引种到长江流域很多地区. 一、竹种选择新引种地区应根据竹种特性,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做到适地适竹.小型笋用竹新竹生长当年就可完成,限制引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规律.选用笋用竹种时,还应考虑其出笋期、对早春的低温以及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等.作为笋用林培育,产量、产值、笋质等也是竹种选择的重要因素,除选择合适的竹种搭配外,尤其要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刚竹属优良笋用竹引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目前江西省各地引种食用笋竹(主要为刖竹属优良笋用竹种)存在的实际问题,介绍了几种优良笋用竹的形态特征及适生条件,提出了一套引种技术措施,最后对江西省发展食用竹笋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广德县首次引种雷竹、角竹、花哺鸡竹,对其引种习性、生长状况、笋期规律及经济性状经过7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3竹种引种成功,经济性状优良,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林业局、鄞县林业局和鄞县林科所三家合作,在秀丽的东钱湖畔着手建设面积为30亩的优良笋用竹种引种园,着重引种6—10月份出笋的优良笋用竹种,如水桂竹、绿竹、吊丝单、巴山木竹、方竹、浙东四季竹等,以丰富宁波市场秋季竹笋的供应。现在已派员赴有关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竹种园引种的石竹、甜笋竹、雷竹、红竹、黄甜竹、高节竹、角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水桂竹、黄皮刚竹、桂竹、四季竹等13个中小径笋用竹种的出笋成竹规律及其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出笋时间和昼夜生长节律不一致,雷竹和石竹笋期较早,黄甜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等笋期居中,黄皮刚竹和桂竹的笋期最晚;多表现出白天累计生长量大于夜间累计生长量的规律,而甜笋竹、红竹、水桂竹及乌哺鸡竹的昼夜节律却与之相反。不同竹种的竹笋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均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而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本研究可为优良中小径散生笋用竹的引种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概述江西省笋用竹引种和竹笋业现况。提出了若干建议:摸清适生条件,规划种植范围,合理配置不同笋期的竹种,确保引种造林质量,合理开发本地竹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10.
清文 《湖南林业》2008,(7):23-23
新引种地区应根据竹种特性,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做到适地适竹。小型笋用竹新竹生长当年就可完成,限制引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规律。选用笋用竹种时,还应考虑其出笋期、对早春的低温以及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等。作为笋用林培育,产量、产值、笋质等也是竹种选择的重要因素.除选择合适的竹种搭配外,尤其要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12.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绿竹(Sinocalamus oldhami Meclure)又名箓竹(广西)、毛绿竹、坭竹、石竹(广东)、乌药竹、效脚绿(台湾),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用竹种,也是一种高产的用材竹种。因绿竹在我省,特别是在浙南很有发展前途,笔者结合“七·五”课题工作,调查了我省绿竹集中产区、分布区及近年的新引种区。现将材料整理成这篇拙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早竹、雷竹、红竹、高节竹、角竹、五月季竹6个竹种在笋期的出笋始末期限,出笋数量和质量,以系统地揭示和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各自的经济性状,为发展和选择笋用竹种以及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黄秆乌哺鸡竹、金镶玉竹等15个观赏竹在江西景德镇的引种生长表现进行了观测研究,除方竹和花孝顺竹外,其他引种竹种栽植成活率达.85%以上;金镶玉竹出笋最早,斑竹最晚,其他各竹种在3月20日至4月22日相继发笋.其结果将为这些观赏竹在江西景德镇及周边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几种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笋用竹种对竹丛枝病抗病性试验发现,不同的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早竹、燕竹、雷竹普遍容易感病,属高度感病品种;白哺鸡竹、乌哺鸡竹的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7.
四川秦巴山区引种丛生竹冻害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笋竹产业是四川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丛生竹引种及资源培植是构建区域笋竹基地周年产笋的关键。冬季低温冻害是丛生竹引种及资源培植的主要制约因子。通过对12个竹种定植3年的冻害监测分析,各丛生竹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程度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竹种和不同的丛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纬度梯度冻害程度要大于海拔梯度,但任山地立地条件下,海拔控制尤为重要。推荐了5个适宜四川秦巴山区域低山河谷、丘陵区立地条件的丛生竹竹种。  相似文献   

18.
黄甜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黄甜竹发笋数、成竹数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土除草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三元区现有竹类标本园,通过对104种中39个竹种的产笋期、年产笋量,以及鲜笋的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17个较具开发潜力的四季笋用竹种,并提出了配置模式,为笋用竹林基地建设提供竹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笋用丛生竹引种要求,选择生长指标和抗性指标,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了6种丛生竹在浙江温州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黄麻竹的生态适应性最好,其次是勃氏甜龙竹,中等适应性的竹种为白绿竹、马来甜龙竹、青麻11号,沙罗单竹则较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