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株行距20 cm×20 cm时滇重楼长势突出、丰产性和药材品质最好;低于此密度,植株生长发育好、病害发生轻、总皂苷含量高,但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高于此密度,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粗、休眠芽长和块茎鲜重降低,且茎腐病和根腐病显著加重,根茎中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在云南省德宏州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荐滇重楼栽培以株行距20 cm×20 cm(25×104苗/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草莓品种‘明宝’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cm株距栽培密度下,草莓平均单果重达到11.23 g,单株平均产量达到223.18 g,平均产量最高达到29.46 t/hm2,其果实品质显著高于10 cm的常规栽培密度,且与25 cm和20 cm 2个低密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大田生产中适宜推广15 cm株距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加工专用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适宜密度,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商品薯率、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对生育期影响不大,对产量及其农艺经济性状均有影响。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9.09万株/hm2,平均产量达42924kg/hm2,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10cm×20cm;适宜密度范围为8.33万-9.09万株/hm2,相应的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20~110cm)×20cm。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与氮肥对黄秋葵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密度和氮肥两因子对黄秋葵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来说,种植密度对黄秋葵叶片产量、茎杆产量和地上生物产量的影响呈现一致的规律.经显著性分析表明,018品系在高密度(即行株距40cm×30cm)下最佳,叶片产量达到3211.0kg/hm2,在低密度(即行株距60cm×50cm)次之,叶片产量达2860.6kg/hm2,中密度(即行株距50cm×40cm)最差;密度对021品系的差异不显著;氮肥对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差异不显著;018和021品系的茎叶比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变小.整体来说,生产上采用40cm×30cm的种植密度和375.0kg/hm2的氮肥水平可获得最大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最佳密度为10 672株∕hm2(行距×窝距=60cm×50cm),小区(面积15m2)产量最高达到7.77kg,比其他3个处理高10.04%~21.24%,差异性显著。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薏苡分蘖、拔节、开花、成熟等生育进程随密度增大呈提前的趋势,薏苡分蘖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有效穗等农艺性状随密度增大而成增大趋势,成熟期茎围、单株有效茎蘖、千粒重、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呈减小趋势,薏苡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能利用效率( RUE)的提高是增加玉米产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RUE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如何通过改善RUE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中科院栾城试验站进行,选用该区域普遍使用的先玉335和郑单9582个品种,设20 cm+100 cm,40 cm+40 cm,60 cm+6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水平,除了40 cm+40 cm密度为6.2×104株/hm2,其他密度均为7.5×104株/hm2。结果表明:郑单958的叶面积系数在60 cm+60 cm处理下比其他3个处理高5%~20%,先玉335高5%~17%;整个生育期内两品种60 cm+60 cm行距处理RUE高于其他处理10%~30%;在整个生育期内先玉33560 cm+60 cm行距处理总干物质量比其他3个种植模式高15%~22%,郑单958高17%~25%;两品种60 cm+60 cm的行距处理玉米收获指数、干物质量的转移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而利于提高产量。分析表明,太阳辐射和积温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而夏玉米光能利用率明显受到积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4种不同行距种植方式对泛麦8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力条件下不同行距对泛麦8号的群体动态、茎秆质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不同的影响效果。试验条件下4种行距种植方式中产量表现以15:30cm 宽窄行为最高,其次是15:35cm 宽窄行,以20:20cm 等行距种植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种植密度对纹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法,对不同栽培密度的纹党产量和主要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纹党的种植密度为1. 2万株/667 m2时,纹党品质最好,醇溶性浸出物、总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1. 20%、34. 21%,但鲜根产量最低,为562. 18 kg/667 m2;纹党的种植密度为5. 1万株/667 m2时,鲜根产量最高,为1467. 40 kg/667m2,醇溶性浸出物、总糖、总灰分、水分含量分别为67. 43%、25. 45%、3. 07%、8. 50%,均达到国家药典要求。因此建议种植商品纹党的适宜密度为5. 1万株/667 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人们对寒地水稻浅土层热效应特征变化的认知度。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行株距30×8 cm(D_1)、30×10 cm(D_2)、30×12 cm(D_3)、30×14 cm(D_4)、30×16 cm(D_5)5个密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浅土层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层温度在抽穗期达最高值,灌浆后开始下降,且温差缩小,其中以10 cm土层温度稳定性最高。受种植密度影响,高密度处理下土温白天增温快,夜间最低,昼夜温差大,最高日平均温度出现的早,其中D_1、D_2处理在10 cm、15 cm土温变化上几乎同步。相比之下,各土层T_(max)、T_(min)出现时间随土层的加深而向后推迟,生育期内T_(avg)、T_(max)、T_(min)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而T_(maxmin)则随密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分蘖期和成熟期,且作用效果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产量以D_2处理最高,表现为9.27 t/hm~2,较D_1、D_5处理增幅13.5%~14.6%。说明适宜密度条件能够实现对浅土层热效应的科学调控,并获得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个种植密度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考察该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均影响显著;对第三、四、五、六、七叶期的茎蘖数均影响显著,但对八叶期的茎蘖数影响不显著;对籽粒周长影响显著,但对其余4个粒型性状影响不显著;对容重影响显著,但对其余8个品质性状影响不显著。当基本苗为270×104/hm2时产量最高(6435.00 kg/hm2),茎蘖消长最平缓,成穗率最高(25.39%),籽粒周长最大(18.07 mm),容重最高(798.00 g/L)。因此,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较大,其中基本苗为270×104/hm2时该品种产量最高,产量三要素最协调,茎蘖消长最合理,株高适宜,且综合品质性状最好,适宜在该种植密度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衰减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密度的最大,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强化栽培水稻产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常耕条件下的产量则以中等株行距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2.
席草宽行窄株栽培法与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湖南祁阳第四纪红壤母质发育的稻田进行席草宽窄行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宽行窄株”适宜密度以30cm×15cm和25cm×15cm规格最佳,其生物产量分别为13.20 t/hm2、12.76 t/hm2,比常规栽培增产23.5%和19.3%,差异极显著。“宽行窄株”栽培法的基本原理:适当缩小株距,放宽行距;保证席草密植和基本苗数,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针数;其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发挥边行优势,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发育,解决密植高产的矛盾。席草移栽期和收割期盆栽试验表明,席草移栽期以10月中旬最佳,移栽期推后则生物产量下降;席草适宜的收割期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乙矮合剂对密植夏玉米叶片衰老及后期早衰的调控机制, 建立华北夏玉米区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 以中单909和浚单20为材料, 设置乙矮合剂(ECK)和密度梯度处理, 研究密度梯度对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与ECK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随密度增加, 两品种花粒期单株叶面积减小且降幅增大; 各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降低趋势; 丙二醛(MDA)含量则呈增高趋势; 上述指标在叶位和品种间存在差异。ECK处理显著提高各密度不同部位叶片SOD、CAT、POD活性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显著降低MDA含量; 单株绿叶面积降幅减小, 叶片衰老进程延缓, 衰老程度减轻。ECK处理后, 较高密度群体下(7.5~10.5万株 hm-2), 中单909和浚单20较各自对照分别增产5.59%~6.63%和6.73%~8.10%。因此, 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结合喷施乙矮合剂可作为华北夏玉米区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密度为37.5万穴/hm2,或株行距为20cm×13.2cm,氮肥施用量为225kg纯氮/hm2,其N,P2O5,K2O的比例为1.0:0.5:0.8时,产量最高,平均达9.24t/hm2,最高达9.36t/hm2。据此提出产量指标为9.0 t/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每hm2密度37.5万穴,每穴插2粒谷秧,纯氮用量225kg,P2O5用量112.5 kg ,K2O用量180.0kg,其中基肥为猪牛粪22.5t+30kg过磷酸钙;试验还提出了相配套的水分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京福1优527的单产水平,挖掘其产量潜力,2007年在福建省三明地区进行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基本苗21.74万株、施用纯氮150kg、施用磷肥90kg、施用钾肥150kg可实现较高的产量水平,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京福1优527高产栽培策略是合理密植,控制好基本苗数。一般中等肥力田基本苗以21.74万/hm2左右为宜,例如安排密植规格为20 cm×23 cm,每丛插1~2苗左右。同时通过合理施用氮、磷肥促使大穗,以达到高产目的。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纯氮150kg、磷肥150kg可达到7.72t/hm2左右的产量水平。与此同时,配合施用钾肥和有机肥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东北旋耕制度下垄作与平作甜菜产质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东北旋耕制度条件下甜菜平作和垄作对于甜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2017年以‘H004’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区设计的实验方法,在哈尔滨呼兰区多年旋耕地测定了在平作和垄作栽培条件下甜菜的块根产量、绿茎叶产量、含糖率、甜菜地下和地上部位的干物质量比例以及不同耕作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研究发现转旋耕条件下平作和垄作甜菜含糖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垄作甜菜块根产量要明显优于平作甜菜,垄作甜菜块根单产达到87.8 t/hm2,而平作甜菜块根单产仅为72.9 t/hm2。此外研究发现平作甜菜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较多,如平作甜菜根/地上部干物质比值要显著低于垄作甜菜。同时发现垄作栽培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疏松程度均优于平作,如在20-26 cm土层中垄作土壤的容重和含水量分别为1.38 g/cm3和21.96%,而在20~26 cm平作土壤的容重和含水量仅为1.56 g/cm3和19.35%。本研究表明在东北旋耕制度条件下,垄作栽培更适于甜菜生产,也为下一步研发东北高产高糖甜菜栽培模式鉴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了解库尔勒香梨不同栽植密度下群体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差异,为选择适宜的栽植密度提供理论参考。对几种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树体结构、果园群体结构及产量品质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园群体结构及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不同栽植密度8个群体结构指标可简化为树高、冠高、冠幅及新梢长度4个指标,可反映不同栽植密度果园群体结构绝大部分信息;果实品质的8个成分中,单果重、果形指数、色调角、可溶性固形物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随着密度的减小,果园群体综合得分越低;5.0 m×6.0 m果实品质最好,产量较高;2.5 m×7.0 m果实品质较差,产量高。综合评价可知,5.0 m×6.0 m果实品质最好,产量处于中等水平,群体结构合理,为较适宜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卢霖  董志强  董学瑞  焦浏  李光彦  高娇 《作物学报》2015,41(12):1870-1879
为探讨乙矮合剂调控夏玉米氮素同化和防止后期早衰的生理机制,为建立华北夏玉米区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试验站,以中单909和浚单20为材料,设置乙矮合剂(ECK)和密度梯度处理,研究密度梯度对花后玉米穗位叶氮同化特征和早衰的影响,以及ECK的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灌浆期(花后0~40 d),穗位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灌浆后期(花后30~40 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灌浆中后期(花后20~40 d)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两品种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达最大值,7.5~10.5万株hm–2密度群体产量下降,高密群体易发生早衰。ECK处理显著提高了各密度群体灌浆中后期(花后20~40 d)穗位叶NR活性、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高密群体(7.5~10.5万株hm–2)GOT活性和GPT活性;较高密群体下(7.5~10.5万株hm–2),中单909和浚单20较各自对照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9%~6.63%和6.73%~8.10%。ECK处理提高了高密群体夏玉米穗位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产物含量,保证密植群体氮代谢正常进行,有效防止早衰及提高产量。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并结合喷施乙矮合剂可作为华北夏玉米区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江苏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优质强筋品种‘瑞华麦506’为材料,研究了播期(10月5日、15日、25日、11月4日和14日)和密度(2.1×106、2.7×106和3.3×106/hm2)对温光利用、籽粒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迟减少了出苗至越冬始期累积积温和日照时数以及花后累积日照时数。迟播显著降低了茎蘖数和穗数,但不同程度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产量以10月15日播种最高。每晚播种10天,生育期、积温、日照时数和穗数分别减少8.5天、108℃、38 h和3.85×105/hm2,产量损失700 kg/hm2。推迟播期降低了面粉吸水率,但增加了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增加密度对籽粒品质影响不显著。综合而言,10月15日播种、采用2.7×106/hm2密度是江苏淮北强筋小麦协同高产优质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