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黄矮病毒病是小粒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作者对经过改良轮回选择后的冬小麦体的BYDV耐性进行了评价。利用化学杀雄剂以促进基因重组,选择在病毒压力下产籽量较高的耐病基因型。选择17个耐BYDV的亲本进行部分双列杂交,从每个F1植株上收取等量种子组成原始群体。从F1植株上混收的种子在田间播若干行,母本行喷化学杀雄剂并接种BYDV-PAV-IL。从母本行收取种子,研究目的是确定:在各选择周期BYDV  相似文献   

2.
在自花授粉作物中,由于需要进行大量杂交工作(因而费时间,花费大)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轮回选择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但是,由于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的开始应用,人们已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为应用轮回选择法改良已有的四倍体甜菜品系,获得了一轮轮回群体,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试验中应用了种株腋芽培养技术,各系号的基因型均得到了一定数量腋芽培养的母根。  相似文献   

4.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与玉米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泽斌  田志国 《玉米科学》2004,12(1):018-020
群体改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基础环节,非常重要,在国外被称作前育种(Pre-breeding),是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核心技术.为了适应玉米杂交育种的需要,必须把群体改良技术转向相互轮回选择.CIMMYT已经全面转向相互轮回选择,而沿用了几十年的全同胞、半同胞、S1、S2及改良穗行法等已很少使用.美国、印度、津巴布韦、巴西等国也逐渐转向相互轮回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CIMMYT重点利用的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技术,并提出了对方法的优化及与育种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轮回选择是玉米育种程序中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它作物中也日趋重要。Sprague等(1977)、Gardner(1978)、Hallauer等(1978)、Hallauer(1984)对不同的轮回选择方法及应用已有过讨论。用于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法包括混合选择、S_1、S_5、全同胞群体(FS)、修改FS(MFS)、  相似文献   

6.
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  相似文献   

7.
花生经4次轮回选择的改良进展与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61054个中熟玉米群体耐自交衰退能力的轮回选择——(S.K.Vasal等),Maydica,1995,Vol。40,NO.2,159~164(英文)热带和亚热带玉米(ZeamaysL.)群体表现高度的自交衰退,欲使它们能够作为新生杂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群体内改良本轮回选择体系中采用的方法如下,它们的期望遗传增益见表1:1.混合选择法本法依单株表现选择亲本。如果仅对母本实行混合选择,那么增益就会降低。尽管控制双亲是适宜的,因为它所得增益是仅按单个亲本选择的二倍,但在授粉前依性状表现来选择亲本的花粉仍是有限的。与  相似文献   

10.
现已证明,在高等植物中,配子体的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着也表达在孢子体上(遗传重叠)的基因的支配。因此,配子体选择也可以导致包含农艺性状在内的有关孢子体反应。做为目前旨在评价实用育种程序中的实际价值研究的一部分,对玉米进行了配子体轮回选择。本文介绍有关直接反应和相关反应的初步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禾谷类,特别是小麦育种最重要的方向是靠增加赖氨酸含量来提高籽粒的营养价值,而改良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即改变醇溶蛋白与谷蛋白的比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理论上说,像玉米一样可以利用突变来改变,但这两个作物谷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小麦为1.3%,玉米为4.5%,不可能获得同样的结果。然而,用其他的蛋白质成分代替赖氨酸含量只有0.5%的小麦麦胶蛋白,正引起研究者的注意(Mertz,1968)。看来,为了显著地提高小麦胚乳中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0.5倍),除了降低麦胶蛋白的含量外,就是提高白蛋白、球蛋白和游离赖氨酸的相对含量,以及谷蛋白中赖氨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玉米群体的表型轮回选择С.И.Мустяца,С.И.Мистрец,Л.П.Нужн培育具有有益经济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的效果取决于对自花授粉的原始群体的筛选和改良程度。为增加有利的加性作用基因数量,丰富遗传基质,利用各种轮回育种的方法,其方法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小麦轮回选择中原始群体组配、互交和选择等基本问题,讨论了轮回选择群体规模。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概述了小麦轮回选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比较适用的轮回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7.
增加燕麦(AvenasativaL.)籽粒含油量,可以使燕麦发展为油用作物及使燕麦籽粒成为高能量饲用籽粒,在本研究中,对增加燕麦籽粒含油量的3个轮回选择程序作了评价,并将其与预测效应进行了比较。程序1:对田间种植的S0植株进行籽粒含油量选择;程序2:对温室种植的S0植株进行选择;程序3:对田间种植的S0植株进行选择,随后对温室种植的S0:1后代进行选择。对3个轮回选择程序的籽粒含油量选择效益进行试验评价所用的材料,来源于每个程序的每个选择轮回的随机品系。籽粒含油量在程序1和3中显著增加,在程序2中增加不显著。籽粒含油量的年度效益在程序1、2和3中分别是6.04、5.85和11.98g/kg,而预测效益分别是9.69、4.92和11.60g/kg。程序3中,对田间的S0植株和温室中S0:1后代植株的选择,在增加籽粒含油量上都起作用。在每个程序中,籽粒含油量的基因型方差保持显著。品系MO22-4-5在试验评价中具有最高的籽粒含油量,为162.85g/kg,根据生长于温室中燕麦植株的有关数据进行籽粒含油量选择,能够成功地纳入轮回选择程序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法对桂综3号和桂苏综两个热带复合群体进行两轮改良后, 选用黄早四、掖478、丹340、Mo17等4个测验种作母本,各轮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选择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效分别为53、645、390 kg/hm2;群体组合超亲优势由5.7%提高到13.5%。C2群体与C0相比,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其他农艺性状随各轮对产量相互轮选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出籽率和千粒重是随轮次改良向增加方向发展,秃尖长也随着减少,其他性状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轮回选择方案对甘薯进行高淀粉群体改良,对得到的三轮群体C0、C1、C2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2群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产量性状薯干、鲜薯重增幅最大,但烘干率和淀粉率提高难度较大。遗传相关分析、通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鲜薯重、烘干率对单株薯干产量的贡献最大,群体薯干产量的提高是控制单株薯干的性状得到合理的改善以及这些性状之间或与其它性状之间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