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芦荟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芦荟的医疗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近些年在全国出现了芦荟热。为此三峡库区的万州芦荟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其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开发芦荟深加工。主要就万州芦荟产业深加工发展的必要性、深加工产业链的选择和深加工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鲜与加工》2013,(2):8-8
芦荟属于营养物质含量较为丰富的野生果蔬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芦荟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保健食品之一",国际食品法典将其列为蔬菜。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芦荟食品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芦荟乳制品、饮料、酒类、果酱、糖果、糕点以及芦荟保健品等产品琳琅满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芦荟食品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6年,全球芦荟食品  相似文献   

3.
芦荟属百合科常绿草本植物,芦荟作为民间用药,估计有4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芦荟认识的不断深入,芦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引种发展。1987年6月18日成立的国际芦荟研究会在美国达拉斯召开会议,从此,芦荟在世界上更是身价百倍。美国是当今用芦荟最多的国家,在十七世纪因药用而大量栽培。现在美国芦荟热已席卷全国。此后,芦荟热蔓延到欧洲和日本。  相似文献   

4.
芦荟为多年生、肉质、多汁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是大自然中一种神奇的植物,素有“万应良药”、“天然美容师”等称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芦荟含有芦荟多糖、蒽醌类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种活性酶及甾类化合物等高活性成分,具有健胃、美容、抗癌、杀菌、消肿、降低血糖、提高肌体免疫力与组织再生力等作用。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比较研究,从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角度进行了综合排名,芦荟排名第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保健品”。目前芦荟已被各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芦荟作为美容、保健食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日本,芦荟已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常见食品,用其制成的芦荟果汁、芦荟菜肴、芦荟糖果等应有尽有。而今在我国也掀起了一股芦荟热,不仅各种各样的芦荟制品在市场热销,食用芦荟也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芦荟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多糖,Sevage法除蛋白,再经过透析处理制备得到精制的芦荟多糖,并对其衍生物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芦荟多糖分子质量采用GPC-RI-MALS法测定,多糖结构经过13C NMR表征确证。为了研究芦荟多糖构效关系,对芦荟多糖进行了衍生化,其衍生物包括乙酰化芦荟多糖、磷酸化芦荟多糖和羧基化芦荟多糖。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芦荟多糖含有1→4糖苷键,并且为甲基化多糖。分子质量测定结果显示,芦荟多糖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12 381 u。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芦荟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磷酸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品VC相当。构效关系研究表明,磷酸化芦荟多糖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试验为进一步研究芦荟多糖结构、开发功能性食品与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库拉索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俗称美国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翠叶芦荟、沙漠芦荟、真芦荟等。2013年3月定植于大拱棚,定植时11~13叶,单株重0.59千克,11月上旬收获时21叶,每株有长40厘米、宽6厘米以上的叶片8片,平均单株重3.0千克,亩产量9000千克。经过对库拉索芦荟的栽培实践,我们掌握了其施肥、浇水、除草剂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应做的工作。现将库拉索芦荟及其露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偶然发现,用芦荟黏液治疗兰花的黑斑病很有效,且不污染环境。直接用芦荟粘液防治兰花叶片上出现黑斑痫灶时,即剪取新鲜的芦荟叶片,将叶片中的黏液涂于病灶上(兰叶的两面都要涂到),何天一次,3~5天即可。虽然病斑不能退去,但已被完全控制,不再发展。芦荟不仅可治疗地生兰的黑斑病,还可用于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除兰科植物以外,用于茶花、君子兰、巴两木、栀子花等花卉,效果电不错。自制芦荟溶液防治取新鲜的芦荟叶100克,洗净泥土和灰尘,放入洁净的容器内捣烂,加入清水500克,浸泡3~4小时,  相似文献   

9.
问:在生产芦荟清汁型饮料时,虽经多次精密过滤,但还会产生沉淀。加入悬浮稳定剂后,过一段时间饮料中又会产生大量絮状悬浮物,不但影响产品的外观,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请问有什么办法可解决以上问题?答:芦荟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含有芦荟甙、芦荟大黄素、芦荟黄素、异芦荟黄素、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及纤维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价值。人们把芦荟作为保健药材利用的历史比一般草药更悠久,但作为果蔬品种推荐给消费者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有资料表明,长期食用新鲜芦荟叶或者饮用芦荟汁,具有提高肌…  相似文献   

10.
中外历史上有关有名的美女使用芦荟美容的传说很多,不管其是否可靠,但事实是直到现代,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民间都利用芦荟美发美容。《神奇植物卢荟》的作者曾访问福建南安县80高龄的陈正玉,她从13岁即用芦荟涂抹头发、梳妆打扮,至今头发乌黑、整齐、柔顺,连她孙女也及不上她。当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芦荟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开发出许许多多的芦荟美容用品和芦荟保健食品。而成为基础化妆品的芦荟很受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芦荟对人的皮肤特别有益。美容是与人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假如肠胃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芦荟热遍了全国,也风靡海外。不过市场上的芦荟种类有限,面貌寻常,对不少人来说已不足为奇了。那么它在原产地是否也是这样的面孔呢?我们不妨到南非去走一走。作为芦荟的发源国,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交汇处、非洲大陆南端的南非共和国,无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那里芦荟种类繁多,既有20多米高的芦荟树,也有株高仅几厘米的草本芦荟,还有不少天然杂交种,堪称储量丰富的芦荟种质资源库。南非科学家根据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将这些千姿百态的芦荟划分为10个种  相似文献   

12.
芦荟圆斑病,又称芦荟黑斑病。主要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华北地区盆栽芦荟多有发生。症状发生在芦荟的叶片上。病菌侵入叶片初期,叶面上病部出现丝状褐色污斑,稍凸起。以后扩展为近圆形的黑褐色  相似文献   

13.
芦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芦荟的发展史、生长习性、主要栽培种或变种、叶片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核型分析以及芦荟叶片中的SOD、POD等活性酶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本实验室所进行的芦荟多糖精制工艺、芦荟色酮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简要介绍。此外,对笔者正在进行的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的关系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4.
芦荟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具有抗细菌、真菌作用,抗细菌作用源于Aloin的细胞素功能,这种具有相对进攻性的生化性质,使得芦荟可以直接杀死细菌和真菌。芦荟还具有消炎作用,无论是烧伤、物理性伤害、腐蚀性化学物质伤害或紫外线、热辐射引起的发炎,芦荟凝胶都具有镇痛、消炎作用。据实验表明,芦荟的凝胶能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艳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72-178
为探索芦荟对微咸水灌溉栽培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其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120天)以含盐溶液灌溉栽培,盐浓度达2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芦荟生长,100 mmol/L NaCl对芦荟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轻,50 mmol/L NaCl不抑制芦荟生长。同时,以50 mmol/L NaCl溶液灌溉对芦荟盐分离子吸收分配影响轻微,但盐浓度达100 mmol/L NaCl对芦荟影响显著:根、茎、叶中K+含量显著下降,Na+ 、Cl-含量显著增大,K+/Na+大幅减小。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贮水组织是芦荟积累盐分离子的重要部位,但100 mmol/L NaCl胁迫下芦荟根尖和叶片细胞中的离子平衡受到显著干扰。结果说明,芦荟适于用微咸水灌溉栽培,叶片贮水组织在缓解其盐胁迫中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白花桑氏芦荟Aloe albida ×A.saundersiea 这是白芦荟和桑德斯芦荟之间的杂交种,两亲本均为原产南非东部地区的细叶芦荟,其中白芦荟的花白色稍带绿。本品种叶比白芦荟硬挺,长10厘米,宽0.5厘米,绿色,细长的三角剑状,叶缘有锯齿。花序高15厘米,小花白色略带粉红。  相似文献   

17.
组培条件对不同品种芦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研究了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糖分、琼脂、BA、活性炭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芦荟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芦荟组培苗均出现玻璃化现象且程度不同,以木剑芦荟最为严重,库拉索芦荟次之,华芦荟最轻;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外植体消毒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糖分及琼脂浓度的降低、细胞分裂素(BA)浓度的增加而加重。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调整糖分、琼脂、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可有效地降低并控制芦荟玻璃化苗数量。添加一定浓度的活性炭(3g/L)对芦荟试管苗玻璃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芦荟苗增殖、组培苗的生长、根长、出根率都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芦荟皮作为芦荟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数量多,营养保健价值高。通过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成分、加工利用等方面,阐述了芦荟皮的潜在价值和开发潜力,展望了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芦荟叶肉速溶同体饮料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Aloe)属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在民间用其解毒、疗伤、治疗便秘等已有几千年历史。芦荟含有对人体有益的80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其特有的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及多糖蛋白等是多种细菌和滤过性病毒的天然克星,具有杀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降血糖、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等功能。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芦荟誉为21世纪人类的最佳保健品。  相似文献   

20.
以有机库拉索芦荟凝胶原汁和果粒为主要原料,搭配佛手浓浆,研制含芦荟果粒的有机芦荟佛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配方为:有机库拉索芦荟凝胶原汁85%,有机库拉索芦荟凝胶果粒10%,柠檬酸0.2%,佛手浓浆0.5%,罗汉果甜苷0.02%,复配增稠稳定剂0.05%,白砂糖4.23%。经该配方研制的有机芦荟佛手饮料酸甜可口,香气怡人,芦荟果粒脆爽,满足有机产品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