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南地区蔬菜地不同质地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省各蔬菜基地采集101个表层土壤,测定土壤Olsen-P、Bray-P和CaCl2-P,以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磷淋失临界值。结果表明,Olsen-P与CaCl2-P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土壤Olsen-P的增加,CaCl2-P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存在1个明显的突变点,即土壤磷淋失临界值,壤质粘土的临界值为79.74 mg/kg,粘壤土的临界值为51.08 mg/kg,砂质粘壤土的淋失临界值为43.99 mg/kg,砂质壤土的淋失临界值为8.63 mg/kg,淋失临界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壤质粘土>粘壤土>砂质粘壤土>砂质壤土,与不同质地粘粒含量的表现规律一致。在砂质粘壤土上Bray-P与CaCl2-P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在壤质粘土、粘壤土和砂质壤土上,Bray-P与CaCl2-P未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Olsen-P可以作为不同质地土壤磷淋失临界值指标。  相似文献   

2.
南疆地区苹果园土壤肥力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南疆地区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树龄‘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的特性,分别以壤土、沙土、粘土质地幼龄和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0~20 cm、20~60 cm土样有机质、N、P、K、Ca、B、Mg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不同果园土壤养分和矿质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1)盛果期果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高于幼龄期果园。(2)不同土壤质地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壤土和粘土质地果园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相似。(3)0~20 cm和20~60 cm土层中矿质元素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与有效硼的差异较大,达到差异显著性。(4)阿克苏地区苹果园土肥管理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速效氮和有效硼,同时对沙土果园的管理还应该增加钙肥和镁肥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黔西北高原温凉地区3种不同质地(砂、粘和壤)土壤上采取4种栽培模式(穴播、条播、撒播和育苗移栽)种植菊苣发现,菊苣在黔西北高原温凉地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在3种质地土壤上均有较高的产量.但对于同一栽培模式,鲜草产量壤土>砂土>粘土,同一土壤质地鲜草产量条播>穴播>撒播>育苗移栽.有条件尽量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菊苣,以条播、穴播为主要的推广中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子对四川不同质地浅层土壤水分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进一步预测和定量评估四川农作物区不同土壤质地类型下,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方法]利用土壤水分和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面温度、日照时数5个气象因子对10种不同质地类型浅层10 cm土壤水分影响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对不同质地类型的关联序不尽相同,湿度和风速对浅层土壤水分影响相对较大。无降水天气条件下,湿度和风速对砂土类和壤土类影响较大,而温度和地温对砂土类影响较小,日照对壤土类影响最小;湿度对粘土类影响最大,温度影响最小,地温次之。有降水天气条件下,湿度和风速对砂土类影响较大,气温和日照较小;各气象因子对壤土类影响各不相同,仅日照相对稳定;湿度和风速对粘土类影响最大,地温次之。[结论]因此,土壤水分的变化,应根据不同质地的类型和天气条件,找出与气象因子影响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才能更好的掌握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壤水分资源。  相似文献   

5.
定额喷灌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玲  魏文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7):137-141
为明确喷灌洗盐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喷灌洗盐对滨海盐碱地0 ~ 10cm、10 ~ 20cm、20 ~ 40cm、40 ~ 60cm、60 ~ 80cm和80 ~ 100cm土层盐度的淋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洗盐水量与脱盐效果成正比,即用水量越多洗盐效果越明显。经过喷灌洗盐后,不同土层盐分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脱盐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实验地1(SY1)和实验地2(SY2)在0 ~ 10cm、10 ~ 20cm、20 ~ 40cm、40 ~ 60cm、60 ~ 80cm和80 ~ 100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55.34% 和56.72%、53.80% 和48.53%、20.89% 和25.05%、2.04%和5.24%、3.59%和5.63%、6.59% 和6.10%。结合数据分析,喷灌洗盐对SY1和SY2在0 ~ 10cm、10 ~ 20cm土层盐分淋洗效果最佳,其脱盐率在48.53% ~ 56.72%之间。该研究可为喷灌技术合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施肥量对抚仙湖北岸水稻土氮磷钾垂直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抚仙湖北岸蔬菜施肥量过大,易使养分流失的问题,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法,探讨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土N、P、K垂直迁移状况和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条件下,土壤速效N随水垂直向下迁移的流失量大,在不施N肥的条件下,每公顷的N流失量,砂壤土为381 kg,壤粘土为85 kg;且流失量与施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被土壤吸附的量很小。而土壤有效P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短且迁移量小,流失量也极少,主要被土壤吸附在施肥层(0~20 cm),上层土壤有效P沉积量与施P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流失量与施P量关系不明显;不管是砂壤土还是壤粘土,每公顷土壤P流失量仅为0.007~0.014 kg。土壤速效K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长短及迁移量多少与施K量呈正相关,但速效K流失量很小,每公顷的K流失量,砂壤土为12.00~23.02 kg,壤粘土为4.81~7.91 kg,绝大部分被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7.
为渭-库河绿洲植棉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改良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笔者通过筛选渭-库河绿洲植棉土壤上典型的野外考察路线、GPS定点、取样测定,并对植棉土壤不同土层总盐、盐离子含量以及盐离子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棉土壤不同土层盐分含量分别:0~ 10 cm 1.555%,10~30 cm 0.454%,30~50 cm 1.082%;pH:0~10 cm pH 8.09,10~30、30~50 cm pH 8.59左右;平均含盐量分别为15.549、4.548、10.821 g/kg。不同深度土层的盐分含量从大到少顺序依次为0~ 10 cm>30~50 cm>10~30 cm,属于盐化土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植棉土壤不同土层的全盐量、pH、HCO3-、Cl-、Ga2+、SO42-、K++Na+、Mg2+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尤其是表层土壤中SO42-与K++Na+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8,硫酸物在表层土壤积聚强烈,盐分以向上运行为主。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新疆阿图什市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树龄木纳格葡萄园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的特性,笔者分别以壤土、粘土、沙土质地幼龄和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0~20、20~60cm土样有机质、N、P、K、B、Fe、Zn、Mn、Cu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不同果园土壤养分和矿质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地大量元素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粘土全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壤土全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微量元素有效硼、铜、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锰含量、壤土锌含量处于低水平。阿图什市土壤有机质处于低水平,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铜、铁、锰含量高于沙土和壤土,其中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铁、锰与其他2种土壤质地含量差异极显著。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疆阿图什市葡萄园应增施有机肥,同时根据土壤质地、树龄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9.
融雪期作为土壤冻融作用的一个特定时期,对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干旱荒漠区主要优势种融雪期土壤生态过程。于2013年3月,对艾比湖2种典型荒漠林地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①梭梭林地和柽柳林地土壤理化特征除全盐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外,其余各理化因子均在浅层(5~20 cm)处呈小范围集聚随后显著降低;②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中,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脲酶在表层(0~5 cm)和较深层(20~40 cm)表现为:柽柳林地>梭梭林地,蔗糖酶活性除表层(0~5 cm)表现为:柽柳林地>梭梭林地外,浅层(5~20 cm)和较深层(20~40 cm)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梭梭林地>柽柳林地;③2种荒漠林地3大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且以细菌和放线菌占主导,说明温度较低的3月细菌活性仍较强,依旧是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
UPLC-MS/MS测定菠萝中除草定的残留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除草定在菠萝上的残留行为,以及为中国制定除草定在菠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数据支撑,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定在菠萝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行为,采用UPL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前处理方法中不同的净化条件(液液分配萃取溶剂、固相萃取小柱、淋洗液、淋洗体积)对除草定检测分析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前处理方法条件。除草定的最小检出量为1×10-12 g,菠萝和土壤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5×10-3 mg/L。当添加浓度为0.01~1 mg/L时,在菠萝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86.5%、84.0%~8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6%~6.78%、2.74%~4.54%,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检测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定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为8.2~11.1天(小于30天),属于易降解农药;按低剂量(有效成分4800 g/hm2)施药1、2次,收获期菠萝全果中除草定的残留量为<0.01~0.01 mg/kg,菠萝果肉中除草定残留量均<0.01 mg/kg。在菠萝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05、0.04 mg/kg)。  相似文献   

11.
福建南平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摘要:2005年采集了福建南平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159个,并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南平烟区土壤质地以粘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与以往研究相比,土壤pH值有所上升,平均5.59±0.31,仅有38.99%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仍较丰富,有机质平均34.86±7.88g/kg,碱解氮平均188.3±40.0 mg/kg,49.6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5 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36.5±27.2 mg/kg,有35.85%的植烟土壤速效磷<20 mg/kg;植烟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362.8±241.0 mg/kg ,速效钾含量平均62.3±31.4mg/kg ,速效钾含量>150mg/kg的植烟土壤仅占1.26%。为此,在烟叶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对偏酸性土壤,要注意施用白云石粉,但应隔1-2年;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磷肥,并注意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覆土材料对灵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灵芝栽培技术和药用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陶瓷土、蛭石、菜园土、沙壤土、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以未覆土栽培灵芝为对照,以子实体产量、多糖含量、三萜含量、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以及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最佳覆土材料。覆土栽培显著提高灵芝产量,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产量差异不显著,用蛭石作覆土材料的产量最高(136.67 g/袋),比对照提高了32.32%。泥炭土作覆土材料的灵芝多糖含量最高(6.72 mg/g),是未覆土栽培灵芝的1.54倍。覆土材料为沙壤土时三萜含量最高(6.67 mg/g),是对照的1.25倍。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沙壤土、陶瓷土、蛭石栽培子实体的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重金属含量有差异,但均低于国家标准,达到安全水平。综上,沙壤土、蛭石、泥炭土可作为灵芝栽培的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以重庆市金果园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监测重庆市金果园土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含量,结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园区土壤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其中枇杷园和葡萄园0~20 cm和20~40 cm、桃园0~20 cm土层属轻度污染;梨园和血橙园20~40 cm、脐橙园和樱桃园0~20 cm土层的Cd含量达到警戒水平。另外,枇杷园和桃园0~20 cm土层中Pb含量也处于警戒水平。从内梅罗污染指数来看,梨园、蜜橘园、枣园、樱桃园、血橙园和脐橙园均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判定为清洁;枇杷园、桃园和葡萄园0~20 cm土层在0.7~1之间,土壤环境质量为尚清洁。为进一步提高果品品质,该果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土壤Cd、Pb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施用污泥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的迅速增加,污泥的处置及其环境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污泥土地利用因具有处理费用低廉及高效性的特点,已成为重要的污泥处理方式。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是限制其大规模农田利用的重要因素。施污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研究可以用来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用修正BCR三步连续提取法进行分步提取研究了施污后的水稻田土壤中Cu、Pb、Cd、Zn的形态分布状况。与对照相比,在直接施用污泥的水稻田土壤中Cu、Pb、Cd、Zn的含量显著增加。但即使是在施污60t hm-2的土壤中,Cu、Pb、Zn的含量亦远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施污的水稻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可交换态和弱酸溶解态。这些重金属元素在水稻田土壤中相对稳定性顺序为Zn>Cu>Cd=Pb。  相似文献   

15.
《Soil Technology》1993,6(3):287-29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ne shear strength and moisture content for root-free and root-permeated sandy clay loam and clay soils, with a view to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root density on the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both root-free and root-permeated soils, shear strength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de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As expected, increases in root density considerably increase the magnitude of shear strength at all moisture contents investigated. In all cases, roots increased the magnitude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clay soils much more than the sandy clay loam soils. Relative to the root-free soils, the roots increased shear strength in both soils by at least 500%. In the clay soils a higher relative increase of up to 850% is achieved in samples with a root density of 1.80 g cm−3. Also, relative to root-free soils, root permeated soils were found to exhibit a higher rate of shear strength increase with soil drying. This, it is suggested, is because of the higher shading effect of the shoots of the root-permeated samples leading to a slower rate of soil drying than in the root-free sampl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银多金属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剖面重金属的分布情况,以闽西中堡银多金属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剖面中重金属Cu、Cd、Hg、Zn、Pb、Ni、As、Cr 的含量和垂直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污染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u、Cd、Hg、Zn、Pb的含量垂直向下规律呈下降趋势,其中Cu、Cd和Hg主要在表层富集,Pb 和Zn的表聚现象较弱。As和Cr 未呈现表层富集现象,其含量随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Ni 含量在剖面中无太大变化。只有表层土壤Cu、Cd、Hg超标,其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属于轻度Cu-Cd-Hg复合污染型。土壤Cu、Cd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银多金属矿区活动,而Hg污染源与民间冶金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武定县为例,探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分析了武定县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深层土壤具一致性。除Cd、Pb、Zn外,表层与深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受区内断裂带控制,重金属主要富集在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在垂向分布上,Cd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Cr、Ni受自身理化性质的控制,As、Cu、Hg、Pb、Zn可能由地质背景控制。8种重金属均来源于成土母质,Cd、Pb、Zn受矿产开采的影响较大,Cr、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s、Cd、Cu、Hg、Pb、Zn来源于多金属成矿带高背景值成土母质与矿产开采的共同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中重金属含量不同,土壤重金属含量也与有机碳、铁锰氧化物、粘土矿物、养分元素、pH具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梯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梯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发现除铜处于污染临界值外,其它重金属如汞、砷、铬、镍、锌的土壤含量基本达到一级标准。随种植时间的增长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也随着积累,在坡耕地中除汞和锌外,其它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汞、铜、锌、镍和砷的含量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果园>麦田>坡地,而铬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大小次序为:麦田>坡地>果园。研究表明重金属在水平梯田中易累积,同时由于梯田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更容易累积有害元素,从而形成对土壤的污染,进而影响土壤质量。以后应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测与防治,实现黄土高原地区果业、粮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