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了调动黑龙江省农村沼气使用的积极性,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使用效率,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应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鸡西市、牡丹江市、鹤岗市等6市的27个村屯调研所得数据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国家补贴政策、农户受教育程度、技术服务体系、沼气池运行成本、建池成本等因素都会对沼气的使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尚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205-209
为了研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1年8月陕西省武功县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Probit为代表的选择模型,研究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受培训状况、婚姻状态、村干部作用以及人均土地面积对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受培训状况和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因素不显著,而性别、年龄、接受教育年限和村干部作用因素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的乡镇企业,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以便为有效地进行耕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江苏省1971—2009年修正后的耕地数据,使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江苏省及其地市耕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耕地压力指数呈逐年减小的总趋势;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使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下降,耕地压力逐渐增大,继而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又使全省平均耕地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全省13个地市耕地压力程度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耕地承受巨大压力;徐州、镇江和南通耕地压力初现;其余6个地市无耕地压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压力研究表明,缓解耕地压力的途径一是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二是防止耕地的继续流失。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驱动因素,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根据驱动因素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显著影响因子、较为显著影响因子和不显著影响因子三类,并对各类别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2个街道、3个镇的实地走访调研和388份有效问卷发放与回收,运用调查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法对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民社会保障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充分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改善农民就业环境等措施来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健康、有序、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29-133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行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标准。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通过农村宅基地挖潜的可行性分析推定,农村宅基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可以划分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2个类型,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内的种植、养殖以及农机具存储用地,生活用地主要包括起居室、堂屋、粮食储存等用地;(2)在保障农民必要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基础上,舒兰县农户的人均农村宅基地标准在162.46m2左右比较合适;(3)通过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推定,舒兰县合理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应在232~295m2之间。人均150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缺乏挖潜的可行性,标准应该按照保证农民正常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6.
张洁  杨阳  王崑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303-310
"灰空间"作为一个建筑概念被提出,主要指连接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近年来,灰空间也逐渐被应用到园林领域。基于建筑和园林灰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园灰空间的定义,确定了其属性、形态、密度和类型,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内12处灰空间为研究对象,按形态将其分为4类,结合属性、密度、类型3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以期通过分析对未来城市公园的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海辉  王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302-306
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对不同历史阶段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量化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的幂法构建综合评价矩阵,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支持的角度,对庐山风景区1990—2000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历史时段内,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协调性较差,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交替变换。其中,1993、1995、1997、1999年,1≤CI≤1.732,风景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比较协调,旅游处于"强可持续发展"状态;1992年,0≤CI≤1,三者之间发展不协调,但相互之间可以互补,旅游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1994、1996、2000年,-1≤CI≤0,三者之间发展不协调,也不能通过互补来调节,旅游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1991、1998年,-1.732≤CI≤-1,三者之间发展不协调,也不能通过互补来调节,旅游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阳乡农村沼气池建设及使用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影子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对沼气池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进行计量。结果表明:沼气可产生733.62元/(户·年)的经济价值,同时沼气的使用降低了妇女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时间机会成本,为农户创造了273.20元/(户·年)的社会效益;此外,有沼气的农户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于无沼气农户,沼气替代秸秆、薪柴的直接燃烧,产生130.20元/(户·年)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对沼气的利用较为单一,基本限于做饭和烧水。沼气后期推广应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将沼气、沼液、沼渣有效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土地持续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农产品加工废物、循环产业链延长等)也逐步凸现出来,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本研究以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通过对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生态足迹的分析,发现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观光业相结合),以期为县域农业产业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钱文荣  王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31-137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研究农民工家庭消费问题,对扩大内需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国988个农民工家庭调查样本,从收入、家庭特征和其他不确定因素三个方面探析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因素对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总消费支出、居住支出、娱乐支出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因素如文化水平、孩子随迁、工作行业因素对农民工家庭的各项消费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租房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民工家庭的总消费支出和居住支出;健康因素对农民工家庭的医疗支出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扩大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潜力,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江静  王青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88-491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计量模型,从影响农民收入的六个因素:乡村人均第一产业总产值、非农产业人口所占的比重、人均农业年财政支出额、农产品价格、每一乡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高等教育程度来分析各自对陕西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度,并提出了促进陕西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促进区域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3软件,利用甘肃省1995—2011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对县域农民收入的时空变动特征、总体和局部空间格局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农民收入水平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呈现出“哑铃”形的空间格局,即农民高收入地区集中分布在河西地区,低收入地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陇东、陇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的失衡及社会条件的差异是农民收入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armers, new farmers refer to the high-quality farmers who are educated and skilled,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of operating. Cultivation of new farmers is a key factor of developing rural human resources, and also the lasting power fo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has witnessed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local farmers have been faced with the competition with foreign quality talents and the pressure of survival.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upply-demand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farm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explored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model of new farmers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signifi cant for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Guangdong, and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层约束与破解路径——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俊毅    王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43-449
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农业产值增速趋缓、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富裕的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为了探究其原因,笔者使用数据挖掘、比较研究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现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广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后。有效制度不足、普遍信任缺乏和进取精神不够等因素,使得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结构不尽合理、治理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广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富的进程。因此,广东各界必须致力于改善社会的普遍信任氛围、提高龙头组织的胜任能力和培育民众的进取精神,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农民收入的变动历程及其来源构成,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判断未来广东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及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速经历了"快速增长—明显下滑—恢复—低迷—持续较快...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气候变化及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的精确估算是研究的基础。以广东省为例,以常规土壤剖面及土壤类型图数据估算表层SOCS,以相同方法,利用基于大量土壤采样数据制作的有机质含量图数据估算表层SOCS的范围,分析常规数据估算结果的精度。结果显示,采用土壤剖面数据计算出的SOCS要比采用有机质含量图算出的SOCS均值高出24.81%,达1.360×108 t,广东省典型的赤红壤和水稻土分别高0.739×108 t、0.469×108 t。可以推断,利用有限样本量的土壤剖面数据估算结果可能会高估SOCS的真实储量。不同数据源有各自的局限和优势,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图来估算SOCS,不仅为SOCS估算方法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同时为SOCS真实值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稳定因素的影响会威胁联盟竞争力,因此研究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笔者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联系黑龙江省联盟实际特点,分析提出伙伴选择匹配性、信任风险、文化契合度、外部环境4个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使用博弈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不稳定因素作用根源,总结提出正确选择联盟伙伴、建立详尽契约制度、加强跨文化学习交流、提升外部环境适应能力来增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为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综合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县近6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陆面水分循环特征以及干旱致灾过程和机理,利用甘肃环县1958—2014 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环县57 年来蒸发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阶段性突变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最大蒸发量均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最小蒸发量出现在2000 年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蒸发皿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分析发现环县蒸发量出现减少趋势的原因主要是风速减小,其次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降水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