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耐密型玉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明 《吉林农业科学》1993,(1):10-11,49
<正> 耐密型玉米是指相对于平展型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一类玉米品种。由于耐密品种一般都具有株型收敛,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的特点,通常也被称之为紧凑型玉米。耐密型玉米的出现和发展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  相似文献   

4.
耐密型玉米品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试验材料本文引用的材料来自“玉米双高栽培技术”课题组。1990年试验结果及公主岭市种子管理站1990年掖单号品种试验结果。各试验点的土壤皆为黑土,有机质含量2~3%,破解氮100~150ppm,速效磷  相似文献   

5.
耐密型玉米育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密度对玉米(Zea mays L.)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耐密品种的原则及方法,指出耐密型玉米应当具备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高抗种植区域的主要玉米病害等诸多优良性状,为玉米耐密型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目前有关玉米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探讨,认为提高玉米耐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品种耐密性主要是源于生理机制的耐密特性,株型不是耐密的充要条件;在生理耐密的基础之上对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改良是选育耐密型杂交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通过展示研究解决目前玉米生产上种植密度偏低,品种多、乱、杂等限制增产增效的核心问题,引导农民科学选择和种植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玉米耐密育种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耐密育种就是从基础材料开始,在自交系的不同世代以至对杂交种的评价鉴定都要在预先设计好的高密度下进行,目的是对抗倒伏、结实性好等优良性状的鉴别和严格筛选,以期选育出耐密玉米自交系,并组配出耐密高产玉米品种,变个体增产为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竖叶型玉米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耐密性能强,在较高密度下,其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小,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从生理角度分析,竖叶型品种由于叶片上冲,叶投影角大,叶投影小,所以透光率高,消光系数小。生产上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扩大叶面积系数,提高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光合生产率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稀植是影响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就目前的情况,选用增密栽培模式很有必要,而能否成功应用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耐密品种的选用.通过对30余个较耐密品种进行耐密对比初选,然后对入选的阳光98、先玉335、浚单20、郑单958进行了“313”模式试验,即:4 000株/亩、6 000株/亩、7 400株/亩密度对比试验,弄清了4个品种在不同密度的产量构成、密度与穗粒数、密度与千粒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为“313”增密模式提供了合理的种植密度,给玉米增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玉米产量远远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而加大群体数量来提高产量。逐步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也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目前大田生产上常用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衡单6272为试材,在种植密度6.00万~9.75万株/hm2范围内设计了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品种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耐密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玉米耐密性及耐密性育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实际出发,认为耐密性是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性状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1.在高密度下,玉米植株下体间上,雌雄穗发育协调,结实性好是耐密型品种增产的内在机制;2.高上,株型紧凑,根茎强壮,抗倒,结实性好是进行耐密性选择的重要指示性状;3.耐密性育种不应仅局限于株型选择,而应将耐密性作为一个具体  相似文献   

14.
四密 2 5是原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 1990年育成 ,组合为 81162× 792 2。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 ,需≥ 10℃积温 2 60 0℃左右。 1990~ 199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抗病、优质、耐密植 ;1992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杂交种预备试验 ;1993~ 1995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产量均居首位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东北早熟春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适宜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 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 6 5万~ 7 0万株。  相似文献   

15.
玉米的耐密性与耐密株型的性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实际出发,通过对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增产机理和形态性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该类品种的株型性状选择要求,并进一步提出在注重株型性状选择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多个性状。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下,密度要求差异较大。在中等肥力下密度5.5万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在高肥力水平下密度6.0万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为不同生产水平下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历来是巴彦淖尔市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当前在巴彦淖尔市的玉米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多方面的制约着巴彦淖尔市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改进栽培模式增加种植密度,规范栽培技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经过一年的试验可以看出,在110厘米垄上双行栽培,四个耐密品种不同密度试验,一是两种密度对比,A密度公顷保苗6万株与B密度公顷保苗7.5万株相比,经济性状和产量因子前者均好于后者;二是四个品种对比,处理1、2、比对照分别增产1.3~0.4%和12.4~14.5%,处理3减产6.1~9.8%,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公顷保苗6万株处理2,亩产822.9公斤,比对照亩增产91.7公斤,增产幅度12.4%。通过试验数据表明,上述四品种,处理2、处理1和对照,适合通透密植栽培,密度范围公顷保苗在5.5~6.5万株。  相似文献   

20.
玉米耐密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种植耐密型玉米是近几年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耐密型玉米耐密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耐密型玉米耐密生理基础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为耐密型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