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育技术控制长爪沙鼠种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爪沙鼠对混合不育剂EP-1的摄食系数为0.87,适口性良好。在野外投饵试验中,其洞口密度和洞系密度比对照组下降,表明该药对长爪沙鼠有毒杀作用。成幼比从0.6∶1降至0.45∶1。表明该药控制长爪沙鼠繁殖的效果显著。本试验还对该药对长爪沙鼠的生理作用作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属鄂尔斯台地向黄土丘陵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境内塬、坡、沟纵横交错,植被覆盖率低。长爪沙鼠为本县农田主要害鼠,占农田害鼠种类的56.3%,对农作物的为害损失一般为10%~40%,严重者可达50%以上。过去对其研究较少。1996~2002年,笔者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形态特征据笔者在当地捕捉的长爪沙鼠观察,其体长100~135mm,头尖,眼大,耳明显。趾端有强爪,锐利弯曲,黑褐色。头和背毛呈土黄色,同沙色相仿,常带黑色毛尖。腹面污白色。尾粗,长度略短于体毛,尾端形成毛束。尾毛黄色,毛束深…  相似文献   

3.
杀鼠迷钠盐杀灭家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试验主要观察了“杀鼠迷钠盐”对家鼠的毒杀效果,并与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的杀鼠迷母粉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杀鼠迷钠盐适口性很好,灭鼠效果可达92%以上。该药在当前众多的灭鼠药物中,能突出的优点是:用药量少,便于携带。易溶解,好配制。是目前灭鼠药物中有推广前景的一种好剂型。  相似文献   

4.
杀鼠迷是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杀鼠迷水剂是将杀鼠迷原药经过化学处理后,制成可溶性的剂型。杀鼠迷水剂具有杀鼠迷原粉所具有的慢性、广谱、高效、适口性好、对羽毛动物无二次中毒的特点,还克服了杀鼠迷原粉不溶于水,只能配制混合毒饵和粘附毒饵的缺点,具有能用药液浸泡配制毒饵,方法简便,药物不易脱落等优点。据介绍,我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制给药的方式测定左炔诺孕酮-炔雌醚复合剂(EP-1)对雌性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不育效果。将试鼠分多剂量、单剂量及对照三组。多剂量组按照10mg/kg剂量,每周给药3天,连续4周;单剂量组按10mg/kg剂量仅给药1次;对照组与多剂量组同时等量以食用油灌胃。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多剂量组子宫、卵巢的形态及其脏器系数、卵巢组织、血清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且试鼠完全不育;单剂量组未发现子宫、卵巢等性腺的变化,血清E2、LH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且给药后1个月雌鼠可繁殖正常后代。结果表明,连续给药对雌性长爪沙鼠有生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EP-1与溴敌隆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3—10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分别设置不育剂试验区、毒饵试验区和对照区3个样区,采用春季一次性足量投饵、按月铗捕统计种群相对数量的方法,比较了不育剂EP-1和毒饵溴敌隆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野生种群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EP-1改变了 长爪沙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不育剂区与毒饵区成体组成差异显著(F2, 14=5.89,P<0.05),降低了长爪沙鼠幼体出生率和全年种群密度,全年幼体数量和总体种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R32=0.8552,R42=0.5126)。EP-1对长爪沙鼠种群增长有持续控制作用,而溴敌隆对长爪沙鼠种群的有效杀灭作用只持续3个月,仅是短期控制。  相似文献   

7.
宁国强 《植物保护》1985,11(5):41-42
为筛选农田灭鼠药物,探讨其配制和布放方法,我们从1980年起开展了多项农田药物灭鼠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灭效比较试验 内容和方法 供试品种及剂量:0.1%敌鼠钠盐麦粒、0.005%大隆毒饵成品、0.0375%杀鼠迷玉  相似文献   

8.
杀鼠迷灭鼠效果好赖真如(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510500)近年来,由于农田鼠害猖獗,为筛选能与敌鼠钠盐交替轮换使用的杀鼠剂,延缓害鼠抗药性,广东省从1992年开始引进河北省张家口市鼠药厂生产的慢性抗凝血杀鼠剂7.5%杀鼠迷水剂,先后在本省花都、潮州...  相似文献   

9.
复合不育剂EP-1对雄性长爪沙鼠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食毒法研究了浓度为1/20000的复合不育剂EP-1饵料对雄性长爪沙鼠性激素、生殖器官及繁殖行为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1周后,血清内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睾酮(T)浓度显著下降;试鼠精囊腺重量显著降低;睾丸和附睾重量虽略有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给药组精子平均畸形率为(55.0±2.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0±2.36)%;给药组睾丸曲精小管平均异常率为(22.9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1.18)%;试鼠配对后主要表现为相互嗅闻,给药组雄鼠主动嗅闻雌鼠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打斗和攻击频次也降低;实验室条件下,40天内对照组繁殖率为55.6%,而给药组均未繁殖.说明EP-1对雄性长爪沙鼠具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适于防治南疆农区鼠害的抗凝血类杀鼠剂, 在喀什地区疏勒县采用夹捕法、食饵法、粉迹法评估了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的防治效果, 并采用灌胃法给药测试3种杀鼠剂对家鸡Gallus domestiaus和鸽子Columba livia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连续投放毒饵10 d后, 与溴敌隆防治区相比, 杀鼠醚防治区的阳性粉块和无毒小麦取食量的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 但无毒小麦取食量下降的农户比例更高;且防治后褐家鼠比例更低, 防治期间毒饵消耗量更高。连续单独投放溴敌隆30 d的灭鼠效果可达90.9%, 但10 d溴敌隆与20 d溴鼠灵联合防治防效仅为65.9%。灌胃法测试表明, 对当地家禽类的毒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杀鼠醚、溴敌隆和溴鼠灵。因此, 建议优选毒性较低的杀鼠醚或溴敌隆用于南疆农区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广西植保》1995,(4):20-22
开发应用7.5%杀鼠迷水剂灭鼠样板示范工作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值保总站今年,我区在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办(1995)l号文件精神,开展全区性群众灭鼠活动中,为了解决杀鼠剂供应严重不足和做好鼠药交替使用的问题,我们开发应用7.5%杀鼠迷水剂新剂型...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甘肃省在全省48个县、区对农田害鼠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了本省农田的主要害鼠有27种,隶属2目6科14属。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原则,可将本省农田害鼠分布划分为4个生态区域。①陇东旱塬区,农田害鼠有15种,优势鼠种为中华鼢鼠和大仓鼠;②陇南阴湿山区,有12种,优势鼠种为中华鼢鼠、黑线仓鼠和黑线姬鼠;③中部干旱区,有10种,优势鼠种为达乌尔黄鼠、中华鼢鼠和褐家鼠;④河西走廊区,有10种,优势鼠种为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和五趾跳鼠。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达茂地区鼠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达茂地区位于干草原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带。铗捕调查表明,该地区鼠类可分为8个群落:(1)草原黄鼠+五趾跳鼠群落;(2)五趾跳鼠+戈壁五趾跳鼠群落;(3)五趾跳鼠+三趾跳鼠群落;(4)小毛跖鼠+草原黄鼠+五趾跳鼠群落;(5)五趾跳鼠+长爪沙鼠群落;(6)子午沙鼠群落;(7)黑线毛跖鼠群落;(8)五趾跳鼠群落。8个群落可聚为3个群落组,即干草原鼠类群落组,荒漠鼠类群落组,盐沼灌丛鼠类群落组。由此构成该地区鼠类生态地理群。本文亦分析了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及群落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万全县研究了模拟条件下不同密度的长爪沙鼠对春小麦生长量及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长期间,低密度组(I、II)小麦生长量超过或等于被啃食量,即鼠的取食刺激了小麦生长;高密度组(III、IV)鼠的啃食高于小麦的生长量,小麦生长量下降。当鼠密度为4只/100m2时,小麦能通过自身补偿生长,实现产量的超补偿,其产量最高为2780.32kg/hm2;与对照组相比,产量、千粒重等指标略有升高,穗粒数明显增加。说明在低密度鼠的条件下,小麦可通过补偿生长而降低损失;中等以上的鼠密度则导致小麦减产,且鼠密度越高,小麦损失越重。  相似文献   

15.
1、选择灭鼠药剂:统一使用安全经济优质杀鼠剂7.5%杀鼠迷和0.5%溴敌隆药剂。 2、配制灭鼠剂:①选用7.5%杀鼠迷500g加入8—30kg热水,然后往溶液中加100kg大米或谷物搅拌使大米或谷物吸于液体,堆闷16h左右,每隔2~3h翻拌一次,凉干备用。  相似文献   

16.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正在就其有关八种灭鼠剂的协调分类和标签的提案征求意见。该提案由欧盟八个不同成员国提出,涉及氯鼠酮、鼠得克、华法林、噻鼠酮、溴敌隆、杀鼠迷、溴鼠灵和氟鼠酮等。意见在4月19日前反馈。  相似文献   

17.
呋喃丹是美国生产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一个新品种,用于杀虫、杀螨和杀线虫,七十年代引进我国,当时防治水稻害虫效果好,特别是对稻瘿蚊,防效更显著,且残效期长,深受群众欢迎。随后,扩大使用于防治甘蔗害虫。为了总结经验,解决使用中的存在问题,轻工业部糖业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6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省番禺县和湛江市召开了甘蔗田使用呋喃丹现场参观和技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吐鲁番市农区害鼠种类及数量发生规律,笔者于2019在吐鲁番市3个区(县)分别设立了农田和农户鼠害监测点,于3—9月对农田和农户的鼠情进行了每月1次的监测。结果发现,吐鲁番市农区害鼠种类以小家鼠为主,农田区大沙鼠近年也发展成优势种,农村地区已捕获到褐家鼠。本市农田和农村居民区的害鼠月密度变动呈现明显的互补趋势。吐鲁番市农田鼠害最适防治时期为8月,农户鼠害防治适期为3月和7月。研究结果为吐鲁番市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煜  刘宇  戴安锁  董天义 《植物保护》2007,33(4):129-131
实验室比较了6种抗凝血鼠药毒饵(杀鼠灵、杀鼠醚和敌鼠钠盐供试浓度为0.025%,氯敌鼠钠盐、溴敌隆和溴鼠灵供试浓度为0.005%)对布氏田鼠的毒效。试药配成常规浓度毒饵,对靶鼠进行单个笼养和围栏群养有选择摄食试验,以毒杀率和摄食系数评价毒效。结果表明,单养试验:杀鼠灵和杀鼠醚对试鼠毒杀率分别为60%和80%,摄食系数分别为0.67和0.54;其他试药都达到100%毒杀率,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71、1.10和0.77。群养试验:杀鼠灵只有50%毒杀率,其他5种试药都达到100%毒杀率;杀鼠灵和杀鼠醚摄食系数较小,分别为0.53和0.75,其他4种试药为0.86~1.11。除了杀鼠灵,其他5种鼠药都适于防治布氏田鼠,但从灭鼠成本和实用性考虑,敌鼠钠盐和氯敌鼠钠盐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溴敌隆毒杀小家鼠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邦海 《植物保护》1990,16(6):36-38
本试验采用0.005%和0.01%溴敌隆毒饵防治小家鼠,适口性均好。用小堆密布法投毒饵灭效高于大堆稀布法。用0.005%溴敌隆毒饵连续投毒3日,取得比0.0375%杀鼠迷毒饵饱和投毒灭效高11.52%。故提倡推广使用0.005%溴敌隆毒饵小堆密布法杀灭小家鼠。可获得95%以上的灭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