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冷凉山区水稻生产水稻生产水平,对黔南州冷凉山区滇杂31“浅肥密嫩”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针对条件优越的丰产稻田,提出利用良种良法实现“种三产四” 即种三亩田产四亩粮的增产目标,受此启发,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先捍利用良种良法,在贵州冷凉山区“冷烂锈阴瘟”(即冷水田、烂泥田、锈水田、阴山田、稻瘟病高发田等)低产田提出“种三产五”即种三亩田产五亩粮的丰产目标,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良品种滇杂31特征特性结合配套栽培技术,在贵州冷凉山区“冷烂锈阴瘟”稻田示范推广,经专家组多年多点临田测产,滇杂31比同田CK增产42.9-431.3kg/667m2,增幅10.1-298.5%,比CK平均增产81.2%,平均增产稻谷251.5kg//667m2。  相似文献   

3.
冷凉山区稻田改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800m以上的冷凉山区常年种植水稻,但单产低,仅1 500~5 250kg/hm2.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技术创新,在该地区研制推广稻田改种玉米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是冷凉山区粮食持续增长的一条新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冷凉山区无霜期短,温度低,湿度大,日照少的特殊气候区,规范了水稻孕穗期、灌浆期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选择以及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雷公山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倒春寒和秋风危害频繁,水稻生产受较大的影响,一般单产250kg/667m2。研究通过应用旱育秧、选用中早熟品种和强化栽培技术等达到前期防倒春寒,中后期避秋风,确保安全齐穗,实现了水稻超增产。试验区最高产量达622.9kg/667m2较当地最高单产的320.7kg/667m2增长94.23%。  相似文献   

6.
杨嵩明 《科学种养》2014,(10):28-28
<正>食用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宿根植物,由多个鳞片组成球状鳞茎供食用。云南省剑川县甸南镇玉华村平均海拔2450米,气候冷凉,年均气温7.8℃,常年种植的食用百合,品质优、无污染,球状鳞茎富含生物碱、蛋白质、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药食兼用,因此价格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示范表明,2001年滇杂31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好、落粒性和熟期适中等特点。2002年示范面积33.3hm2,平均单产11.48t/hm2,最高单产13.89 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2%。2003年示范面积超过500hm2,实收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20%左右,田间生长清秀,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示范表明,2001年滇杂31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好、落粒性和熟期适中等特点.2002年示范面积33.3hm2,平均单产11.48t/hm2,最高单产13.89 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2%.2003年示范面积超过500hm2,实收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20%左右,田间生长清秀,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9.
1适宜区域贵州高原稻区。2产量目标2.1目标产量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00kg/667m2以上,比常规栽培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贵州小麦区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敏  余虎 《种子》2012,31(5):101-102
对2006-2010年度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57个品系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小麦育种在“十一五”期间,产量没有突破性进展,平均产量在215.6~311.8kg/667m2之间徘徊.对主要农艺性状做相关分析后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基本苗、单位面积穗教和穗粒数对产量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和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措施,只有轻型简便,节本增效广大农民群众才接受。为了进一步提高余庆县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水平,2009年在白泥镇下里村开展了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800kg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结果4.8亩旱育厢式丢秧平均单产831.67kg/667m2,最高田块单产达868.11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