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因制茶技术不同,品质也异。根据其制法和品质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等六大类。乌龙茶产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的部份地区,相应地称之为福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福建乌龙茶又分为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采用“重晒轻摇重火功”,闽南乌龙茶则采用“轻晒重摇轻火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品质风格。有良好的品种,还要加以科学的制作技术,才能制出好茶。闽南乌龙茶也不例外,从鲜叶采摘直至烘焙成干茶,在每个工艺的要求都十分严格。1 鲜叶采摘 闽南乌龙茶一般采摘形成驻…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的花色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龙茶的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闽南乌龙茶多以茶树品种命名,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铁观音;毛蟹品种采制的称毛蟹;黄棪品种采制的称黄棪,又称黄金桂;乌龙品种采制的称乌龙;除铁观音、乌龙之外的其他品种,如黄棪、毛蟹、梅占、水仙、佛手等品种采制的乌龙茶又统称为色种。近年已将黄棪单列。 闽北乌龙茶茶名在不同时期常有变化,但成茶的命名仍有一定的规  相似文献   

3.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4.
闽南乌龙茶为半发酵青茶,其外形和内质所形成的特征,都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乌龙茶应是“绿叶红镶边”,红是朱红色的红,绿是淡绿的绿,其所以形成这个特征,完全在于乌龙茶的做青过程。一、做青的基本原理闽南乌龙茶的做青包括晒青和摇青两部  相似文献   

5.
闽南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天地人三者是闽南乌龙茶独特的品质风韵形成的关键要素,所以要制好茶就必须从天时、地利、人巧上下工夫。本文就栽培自然条件与闽南乌龙茶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旨在为提高闽南乌龙茶的品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是茶叶商品中的茶类名称,而乌龙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历史上乌龙最早是作为茶叶产地名称出现于十一世纪刘弇写的《龙云集》:“今日策茶者,取郝源为上。至如日注、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顾渚、双井、鸦山、岳麓、天柱之产,虽雀舌枪旗,号品中绝胜,殆不得与郝源并驾而驰。”刘弇描绘乌龙和顾渚等名茶并列,誉为品中绝胜,却比不上郝源产的北苑茶。近千年前的乌龙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尚乏考证,而那时乌龙茶的采制工艺尚未面世。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我国乌龙茶始祖,主产于闽北(武夷山、建瓯等)和闽南(安溪、永春等)两地。乌龙茶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历史名茶品名,也是茶树品种之称。犹如超群拔萃的大红袍、铁罗汉、铁观音、黄金桂等,在群芳谱中独领风骚,被世人称为茶叶珍品,飘香饮誉海内外。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是乌龙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前体。选择18个茶树品种的闽北乌龙茶(毛茶与其复焙茶)和3个茶树品种的闽南清香型乌龙茶,采用硫酸-甲醇法制备脂肪酸甲酯,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中检测到11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主要是含16个和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总量及不饱和度均低于闽南乌龙茶;十六碳酸(C16:0)、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和顺,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C18:3)等9种脂肪酸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雀舌的C18:3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复焙对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的影响与其碳原子数和不饱和度有关,其中二十二碳酸(C22:0)和二十四碳酸(C24:0)全部降解,但含量下降最多的脂肪酸是C18:3。由此可见,福建乌龙茶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差异特征与其产地有关,并受茶树品种和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丁俊之 《茶报》2000,(3):37-37
当今世界上,乌龙茶是中国所独特的茶类。中国乌龙茶有四大品系:即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安溪乌龙名茶;以大红袍为代表的(闽北)武夷岩茶;以凤凰单丛为代表的广东潮汕工夫茶;以冻顶乌龙为代表的台湾乌龙茶。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乌龙茶60年产销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存 《中国茶叶》2010,32(5):10-11
有“八闽门户”之称的厦门,是茶叶最早的输出口岸,被称为茶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乌龙茶长期由厦门口岸出口且大部分为闽南人经营和饮用,因此,以厦门口岸的营销为主结合全省的产销情况,对福建乌龙茶60年产销历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何融 《福建茶叶》1997,(2):42-44
泉州市是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永春两县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茶叶基地县,所产“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和“闽南水仙”已成为全国乌龙茶的两大品系,闻名遐迩,安溪县则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我市所产乌龙茶是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本文就我市茶业所面临的产销形势,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泉州市茶业产销现状分析自1985年开始,泉州市茶业获得较大速度的发展。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乌龙茶空调制茶程序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制作基本一样,有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包揉与烘焙→干燥等十几道工序。但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乌龙茶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产。其采制特点,能以叶梢伸长较完整(已形成对夹叶)的标准原料,通过初制加工,制成香高味醇的优良成品。尤其是闽北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闽南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清香幽长有特殊的“音韵”,早已驰名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论提高乌龙茶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主要茶类之一,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乌龙茶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安溪乌龙茶的品质目前已基本上按近或超过传统的水平,武夷岩茶的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提高乌龙茶的品质,本所几年来曾深入闽南和闽北乌龙茶区,总结安溪乌龙茶和武夷岩茶的采制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闽南乌龙茶作为半发酵工艺的茶叶,发酵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拥有绿茶的清新感和高香,又具备红茶的醇厚甘爽,风味游离在两大茶类之间.香气和汤质是乌龙茶品质的两大重要指标,在闽南乌龙品种中,铁观音、本山等代表性品种虽有汤质细腻等优秀的品种特征,但是香气方面往往较为内敛,通过科学合理的拼配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整体香气.而以黄金桂...  相似文献   

17.
安溪是闽南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也是闽南茶区的代表。自清末至今,安溪乌龙茶、尤其是乌龙茶中的名优品种,如铁观音、黄棪等,驰名国内外,除去生产不断发展,销售渠道不断畅通等原因外,更主要的还由于安溪乌龙茶在色、香、味、形诸方面具有特殊的品质风韵。那么,这些特殊的品质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8.
闽南闽北乌龙茶加工艺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闽南闽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加工工艺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阐释了乌龙茶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茶树品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提供鲜叶原{的物质基础。采制乌龙茶,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乌龙茶的品质风格与茶树品种特点关系至为密切,比其他菜类更为突出,有了相适应的品种所采的鲜叶,才能通过独特的初制工艺,生产出绿叶红镶边、香高味醇的乌龙茶。因此,乌龙茶主产区的茶农及茶叶工作者,历来都很注意茶树品利的研究,既保存祖宗遗传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又不断培育出适制。)龙茶的精品种。本文拟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与空理乌龙茶。)我国独特茶类,主要产区分布在闽南与闽北的一些山区…  相似文献   

20.
闽台适制半发酵茶类四个地方名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发酵茶类,俗称乌龙茶,早仅福建生产,至1796年前后传入台湾。乌龙茶类算是特殊的茶类,其品质优异者。较之制造绿茶或红茶难于控制。茶类品质与海拔气候、土壤、采摘期及制法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受茶树个体(或品种)固有遗传特质的影响为最大。 佛手、水仙、铁观音及青心乌龙(或称软枝乌龙)成为茶树四大名种,在福建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传入台湾也超过130年。自有乌龙茶生产以来,茶农或茶界都已知道,茶树必需用无性繁殖,才能保持此茶树个体(或单枞或品种)制造乌龙茶类的特有品质。 前年本人返回已别离四十余年的家乡探亲,承茶友们的爱护,顺道参观了数个茶区的茶树品种观察园及普通茶园,比较这些地方优良品种,在福建和台湾的形态与品质等有何变迁。 兹将此次粗放观察的结果,简叙于后: 1、依据茶树叶部或植株其他部位的形态等特性,并参阅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几位学者的研究报告,很明显的看出,不论日本的皋卢种或台湾的香橼种,都是与福建的佛手(或雪梨)同一地方品种而异名者,且均源自福建。日本的皋卢种似福建的红芽佛手,而台湾的香橼近福建的绿芽佛手。佛手种可说是茶树植物界中,最特殊的品种,福建无疑的是佛手种的原产地。我们应建议“佛手”种的学名为“VarFukiensis”,有别于Var.Sinensis及Var.Assam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